刘建江
- 作品数:12 被引量:17H指数:3
-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 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的三个基本维度——以《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为中心的考察被引量:6
- 2019年
-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从哲学、经济学和政治学三个基本维度展开了对现代性的批判。通过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马克思以现实的主体批判了黑格尔所谓的绝对的主体、以对象性的活动批判了黑格尔所谓的"纯粹的活动"、以感性的现实的异化批判了黑格尔所谓的抽象的哲学思维的异化,展开了对作为现代性基本原则的主体性的批判,彰显了现代性批判的哲学之维。通过对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的批判,马克思揭示了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的内在关联,揭露了统治现代世界的抽象主体——资本,披露了支撑现代世界运行的资本逻辑的实质在于抽象劳动对人的统治,展开了对统治现代世界的资本原则的批判,彰显了现代性批判的经济学之维。通过对粗陋的共产主义和政治的共产主义的批判,马克思阐述了真正的共产主义的本质内涵,提出了人的解放的政治任务,展开了对现代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批判,彰显了现代性批判的政治学之维。这三个基本维度之间是相互关联、内在贯通的,它们构成了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的总体图式,体现了其现代性批判的独特范式。
- 汪信砚汪信砚
- 关键词:《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现代性批判哲学维度
- 论葛兰西实践哲学的三个基本维度
- 2017年
- 葛兰西实践哲学包含三个基本的维度,即历史的维度、文化的维度和政治的维度。以哲学、文化与历史的关系问题为切入点,葛兰西从思维方式和研究对象两个方面阐明了实践哲学对近代哲学的超越,将实践哲学阐释为"绝对的历史主义"与"实践的一元论",彰显了实践哲学的历史维度。以经济与文化的关系问题为切入点,葛兰西批判了克罗齐和布哈林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曲解,从理论和现实两个层面批判了机械的经济决定论,将经济作为一种文化要素,阐释了文化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彰显了实践哲学的文化维度。以市民社会与国家的关系问题为切入点,葛兰西将市民社会从经济基础提升到上层建筑,从如下三个方面阐发了无产阶级的政治实践观:一是意识形态和文化领导权理论;二是有机知识分子理论;三是阵地战略思想,彰显了实践哲学的政治维度。葛兰西实践哲学的这三个基本维度之间并不是彼此孤立、毫无联系的,而是相互缠绕、交织在一起的。为深入理解与把握葛兰西实践哲学所涉及的多个问题域,我们不能仅从某种单一的维度出发对其进行研究,而应从总体性的视角来把握其所内含的多重论域。
- 刘建江
- 关键词:实践哲学文化政治总体性
- 凯尔纳批判的媒体文化研究及其启示被引量:1
- 2014年
- 道格拉斯·凯尔纳在德国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英国的文化研究和后现代理论的基础上,进行批判的媒体文化研究,建构了批判的媒体文化理论。这种批判的媒体文化研究是批判的社会理论、文化批判和批判的媒体教育学的综合,具有批判性、政治性、多元文化性和多重视角性等特点。凯尔纳批判的媒体文化研究,对于当前我国的媒体文化研究和媒体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 汪信砚刘建江
- 关键词:媒体文化文化研究
- 马克思主义与内在关系哲学——如何用可研究和解决的“矛盾”取代神秘的“悖论”被引量:1
- 2019年
- 大多数人在理解马克思时所遭遇的问题,不仅源自马克思理论本身的复杂性,而且源自其概念内涵的多变性。这种特别的做法可归因于马克思的"内在关系哲学",它是马克思辩证法和他对抽象化过程(将我们内在的有关联的世界分解为最适合研究的"部分")运用的基础。马克思语言运用的"灵活性"体现于那些他所认为的必要的用以捕捉资本主义复杂运作的不同的抽象的语言对应物之中。马克思的辩证法的范畴,尤其是"矛盾"范畴,是这一(抽象化)过程的好的范例。
- 伯特尔.奥尔曼刘建江王晶
- 李达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的学理探析
- 2015年
- 在李达接近半个世纪的学术研究和理论宣传生涯中始终贯穿着一条理论红线,这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李达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的学理探析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为基础,涉及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历史学、法学、教育学等诸多领域,呈现出批判性、总体性、创造性等特点,作出了独特的理论贡献。回顾李达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理探析之路,学习其思想,对于我们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 赵士发刘建江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术研究
- 马克思与科恩:正义的两种模式及其关系
- 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研究者提出了新的任务,即挖掘马克思语境中的正义规范,分析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G.A.科恩是这项工作的极力助推者,他重构了马克思的正义理论.本文认为,马克思的正义模式最终指向"人的自我...
- 王晶刘建江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正义理论平等主义道德伦理
-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感性活动概念
- 2017年
- 作为马克思的实践概念的基本内涵,“感性活动”是一个与人的存在内在相关的存在论范畴,也是马克思突破旧哲学存在论的关键。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中,马克思着眼于人的现实存在,回答了“人的存在如何可能”的问题,实现了对全部理性形而上学的超越,开启了一种全新的哲学境域。
- 汪信砚刘建江
- 关键词:《德意志意识形态》感性活动理性形而上学存在论《形态》
- 马克思实践哲学研究的三个前提性问题被引量:1
- 2018年
- 对马克思实践哲学进行研究,有三个前提性的问题是绕不开的:一是马克思对哲学本身的理解问题,二是马克思对实践的理解问题,三是马克思对理论与现实的关系的理解问题。为不断推进马克思实践哲学研究的纵深化,我们需要明确,在马克思实践哲学的视域中,哲学所追求的并不是一种精致化的理论体系,而是要为现实的革命实践服务的,哲学是介入现实的实践力量;实践并不是哲学的实践,而是感性的实践,是"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的现实的感性活动;理论与现实的结合所依靠的并不是哲学的实践力量,而是感性的实践力量,是现实的主体("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人的现实的感性活动。
- 刘建江
- 关键词:实践哲学
- 马克思主义与生态辩证法被引量:3
- 2018年
- '难道批判的批判以为,只要它把人对自然界的理论关系和实践关系,把自然科学和工业排除在历史运动之外,它就能达到,哪怕只是初步达到对历史现实的认识吗?'①——卡尔·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正如马克思的物质变换裂缝理论所展现的,恢复马克思思想的生态唯物主义基础,将资本批判与自然科学批判结合,是对本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和生态学的重新定义。
- 布莱特·克拉克王晶刘建江(译)
- 关键词:一元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二元论生态辩证法
- 马克思相关传记与文献编纂的历史发展过程
- 2019年
- 马克思本人第一次传记性的自我塑造,出现在其1847年所发布的一份公告中;第二次有意识地自我小结与他对"经济学"的介入相一致。早在19世纪50年代初,马克思就有意将其著作结集出版,而《共产党宣言》在1872年的再度大规模传播,使马克思日益被人所知悉。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和梅林在两个不同的方向上使马克思的思想得到传播。前者对马克思的遗著进行了整理和再版,后者撰写了《马克思传》。梁赞诺夫于20世纪20年代初开展的收集并出版马克思恩格斯著作的项目,促成了11卷本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第1版(MEGA1)的诞生。20世纪70年代再度进行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第2版(MEGA2)的出版工作,虽然在某种程度上偏离了梁赞诺夫的计划和方法论,但其整体轮廓和构想还是相似的。通过这一进程,我们对"日常的马克思"的了解被投射到那些被后人选定的马克思的文本中,这无疑遮蔽了我们对那个时代的政治、行动主义、斗争等进行思考的方式。因此,我们需要重新思考马克思在其所处的那个时代所展示给大众的形象以及他所从事的政治斗争。
- T.卡弗刘建江王晶
- 关键词:恩格斯MEG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