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倩 作品数:5 被引量:30 H指数:2 供职机构: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山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科技攻关项目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育种工程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更多>>
引进澳大利亚大麦农艺性状分析 被引量:1 2015年 对引进澳大利亚的29份大麦材料的蛋白质含量、淀粉含量和8个农艺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蛋白质含量小于12%的材料为YDM17和YDM23,农艺性状变异系数都达到13%以上。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淀粉含量与蛋白质含量间呈极显著负相关(r=-0.564),与千粒质量间呈显著负相关(r=-0.373);株高、单株粒质量与千粒质量间呈极显著正相关(r=0.589,r=0.492)。利用10个参数进行聚类分析,在遗传距离为8 c M时,各自聚为3类,结合农艺性状变异系数可说明各材料间差异较大。 裴贞 王倩 高明 裴洁关键词:大麦 农艺性状 蛋白质含量 运城地区冬小麦高产技术研究 被引量:2 2015年 以舜麦1718、良星99、济麦22、晋麦84号为试验材料,进行不同N素水平,不同N,P,K配方施肥试验,为运城小麦高产提供施肥配比依据。结果表明,在运城地区,每公顷施尿素量在150~450 kg范围内,小麦产量随施肥量逐渐增加而增加,当每公顷施尿素达600 kg时,小麦出现倒伏,产量反而减少;每公顷穗数随施尿素量的增加而提高;配方施肥试验中,N225P150K75(每公顷纯氮225 kg,纯磷150 kg,纯钾75 kg)配方同时增施有机肥,产量最高,与其他施肥配方间差异达到显著水平,说明该施肥配方适用于运城地区小麦高产。 姚彤琦 李素娟 姚琳 王倩 任文斌 谢三刚 武宗信 赵智勇 雷国峰关键词:小麦 高产 配方施肥 蓝、紫粒糯小麦农艺性状比较分析 被引量:4 2014年 对22份蓝粒糯小麦和22份紫粒糯小麦的8个农艺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蓝、紫粒糯小麦的单株穗数变异系数分别达到15.76%和18.52%;穗下节间长变异系数分别达到14.55%和15.68%。通过对蓝、紫、白粒糯小麦进行多重比较分析,结果显示,蓝、紫粒糯小麦与其他3种类型小麦在千粒质量和主穗粒质量方面差异显著。对8种参数标准化后聚类分析,结果显示,蓝、紫粒糯小麦成各自聚类趋势,表明蓝、紫粒糯小麦为不同的类群。 任文斌 谢三刚 李素娟 王倩 吴翠翠 赵智勇 宋昱 谢飒英关键词:农艺性状 山西南部水地小麦区试品系农艺性状比较及通径分析 被引量:21 2016年 为了了解山西南部水地小麦育种发展趋势,对2012—2014年山西南部水地小麦区试的41份品系进行农艺性状比较分析、相关分析、通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穗长变异系数最大,为9.61%。产量三要素变异系数有效穗数>千粒重>穗粒数。多重比较分析表明,各年度间产量达极显著水平。参试品系与对照各农艺性状t检验均无显著差异。相关分析表明,产量与基本苗、有效穗数、生育期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穗粒数显著正相关。通径分析表明,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对产量的直接贡献较大,但综合作用中穗粒数最大。根据分析结果及山西南部生态条件,穗粒数是影响小麦产量的主要因素,在山西南部小麦育种过程中应该将穗粒数较多,千粒重稳定提高的小麦品系作为突破口。 任文斌 谢三刚 王倩 吴翠翠 赵智勇 柴永峰 李秀绒关键词:小麦 农艺性状 通径分析 种植密度对小麦晋麦84产量及单株农艺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2 2017年 为了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对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产量和单株农艺性状的影响,以冬小麦品种晋麦84为试验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进行等距离4、5、6、7、8、10 cm单子粒点播、条播、宽幅播种密度试验。结果表明,产量随密度增加先升后降,有效穗数随密度增大而增加,穗粒数随密度增大而减少,4和10 cm处理差异达显著水平。小麦苗期单株干物质积累量、分蘖数、次生根数和小麦成熟期单株穗数、主穗小穗数、主穗粒数、主穗粒重、单株生物学产量随密度增加有下降趋势。在适宜播期内晋麦84的合理基本苗密度为230万~340万/hm^2,在此范围内各处理间产量差异不显著,基本苗密度为270万/hm^2的宽幅播种处理产量最高。 任文斌 谢三刚 王倩 邱玉亮 姚景珍 吴翠翠 柴永峰 李秀绒关键词:AESTIVUM 种植密度 农艺性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