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任远
- 作品数:18 被引量:129H指数:8
- 供职机构:榆林市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陕西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注水交替进镜法在经肛肠梗阻导管置入术中的应用
- 刘小玉白艳霞牛艳玲马任远王小林王锐高庆东
- 技术领域:医学领域。
主要内容:对于左半结肠癌及直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无最好的治疗方案,近年来将“急诊手术”改变为“限期手术”,将二期切除吻合简化为一期切除吻合已成为梗阻性左半结直肠癌手术方法的普遍共识。肠梗阻减压导管置...
- 关键词:
- 关键词:肠梗阻电子结肠镜
- 脾门区血管淋巴结清扫在进展期近端胃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
- 2022年
- 目的 探讨脾门区血管淋巴结清扫在进展期近端胃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至2021年9月于榆林市第二医院普外科和西电集团医院普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120例进展期近端胃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两组患者均采用近侧胃癌根治术,按照淋巴结清扫范围分组,其中50例给予原位腹腔淋巴结清扫者纳入对照组,70例给予脾门区血管淋巴结清扫者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淋巴清扫总数、平均幽门下区淋巴结数目、淋巴结阳性发生率以及围术期指标,并比较两组患者清扫前后的白细胞介素-6 (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的平均淋巴清扫总数和平均幽门下区淋巴结数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淋巴结阳性发生率为5.7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和住院恢复时间分别为(197.64±43.46) min、(217.64±45.46) mL、(32.64±5.46) h和(10.64±5.78) d;明显短(少)于对照组的(287.38±54.89) min、(279.59±43.69) m L、(38.79±6.58) h和(15.79±6.36) d,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8.5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清扫前,两组患者的IL-6和hs-CR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清扫后,观察组患者的IL-6和hs-CRP水平分别为(42.98±11.21)μg/mL、(8.36±2.97)μg/m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2.83±10.26)μg/mL、(16.65±6.98)μg/m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脾门区血管淋巴结清扫术可有效提高进展期近端胃癌根治术患者的治疗效果,能够有效清除体内淋巴结,且能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减轻炎症反应,有利于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马任远常娜王兴国牟亚刚
- 关键词:胃癌根治术炎症因子
- 新辅助化疗后行腹腔镜切除与开腹手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2
- 2016年
- 目的对比中低位直肠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后行腹腔镜切除与开腹手术的疗效。方法本研究选取了120例中低位直肠癌患者,按照住院单双号分为2组,观察组(61例)新辅助化疗后行腹腔镜切除,对照组(59例)新辅助化疗后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并记录患者短期疗效、远期预后情况、生存时间及随访2年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以评价新辅助化疗后行腹腔镜切除与开腹手术的疗效。结果 2组在下床时间、排气时间、进半流食时间、排便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相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2年期间,观察组局部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在远处转移率和复发转移率上相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组平均生存时间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2年期间,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辅助化疗后行腹腔镜手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短期疗效好,能有效降低肿瘤局部复发率,术后并发症少,手术安全性较开腹手术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马任远王小林常娜
- 关键词:腹腔镜开腹手术中低位直肠癌新辅助化疗复发率
- 腹腔镜手术治疗老年进展期胃癌50例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8
- 2019年
- 目的:分析腹腔镜手术治疗老年进展性胃癌的效果及对患者手术创伤和并发症率影响。方法:选定老年进展期胃癌患者100例,以入院顺序奇偶性将其分为对照组50例(采用开腹手术治疗)和研究组50例(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手术情况(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进食时间、胃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淋巴清扫数目、并发症(胃排空障碍、切口感染、吻合口出血)、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肛门排气时间、进食时间、胃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显著较对照组短(P<0.05);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较对照组高(P<0.05);两组淋巴清扫数目相比,不具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应用于老年进展期胃癌治疗中,可有效缩短肛门排气时间、进食时间、胃管留置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减少并发症,促进机体康复,安全性更高,近期疗效显著,极大的改善了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
- 王小林马任远张哲
- 关键词:腹腔镜胃癌手术情况
- 术前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对胃癌患者预后的影响被引量:10
- 2015年
-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术前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对预后的影响及预测价值。方法:根据术前外周血NLR,将126例胃癌患者分为低NLR组(NLR〈4)和高NLR(NLR≥4)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术后5年生存率,并进行预后分析。结果:低NLR组和高NLR组胃癌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分别为49.5%和28.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前NLR、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与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有关(P〈0.05);多因素预后分析证实:NLR是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2;RR=2.113,95%CI:1.409-5.185)。结论:术前外周血NLR可作为胃癌患者术后预后指标,NLR高者预后差。
- 魏英王小林马任远谢明瑞
- 关键词:预后
- 非离断式Roux-en-Y吻合在全腹腔镜根治性全胃切除术消化道重建中的可行性研究被引量:12
- 2020年
- 目的探究非离断式Roux-en-Y吻合在全腹腔镜根治性全胃切除术消化道重建中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7年5月接受全腹腔镜根治性全胃切除术的75例胃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中消化道重建术式不同进行分组,非离断组37例,行非离断式Roux-en-Y吻合,传统组38例行传统Roux-en-Y吻合。采用统计软件SPSS 20.0进行数据分析,围手术指标、血清营养指标等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行独立t检验;近远期并发症等行χ^2检验或Fisher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非离断组在手术总时间、消化道重建时间、术中出血量、恢复排气时间、首次进食时间、住院时间方面明显优于传统组(P<0.05),两组术中均无中转开腹。传统组近、远期并发症总发生率(13.2%、 21.1%)明显高于非离断组(2.7%、 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离断组患者术后短期疗效及胆汁反流情况均优于传统组(P<0.05)。术后3个月两组血清营养指标逐渐恢复,非离断组高于传统组(P<0.05)。结论非离断式Roux-en-Y吻合应用于全腹腔镜根治性全胃切除术消化道重建中安全可行,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王小林马任远尹金祥高庆东张哲
- 关键词:腹腔镜胃切除术
- 康莱特联合DP方案对Ⅳ期胃癌的疗效及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探讨康莱特联合多西他赛及顺铂(简称DP方案)治疗Ⅳ期胃癌的疗效及对其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接受化疗的Ⅳ期胃癌患者12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给予DP方案进行化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另给予康莱特注射液,化疗6周。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83.8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13%(P<0.05)。治疗后两组CD_3^+CD_4^+,CD_3^+CD_8^+及CD_3^-CD_(16)^+CD_(56)^+水平治疗前显著下降,且治疗后CD_4/CD_8较治疗前显著上升(P<0.05),且观察组CD_3^+CD_4^+,CD_3^+CD_8^+及CD_4/CD_8水平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白细胞减少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结论康莱特与DP方案联用治疗Ⅳ期胃癌,疗效较好,且具有一定的免疫保护作用,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 李冠雄马任远李军杨中民
- 关键词:康莱特多西他赛顺铂疗效免疫功能
- 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对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及肿瘤标志物的影响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探讨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对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及肿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46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术后早期肠外营养,观察组患者给予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及肿瘤标志物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机体细胞免疫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且术后肿瘤标志物水平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可以迅速改善机体细胞免疫功能,且肿瘤标志物水平下降明显,具有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
- 王小林马任远杨中民
- 关键词:胃癌肠内营养细胞免疫功能肿瘤标志物
- 腹腔镜经自然腔道取标本与传统腹腔镜直肠低位前切除术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被引量:15
- 2020年
- 目的对比腹腔镜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术(NOSES)与传统腹腔镜直肠低位前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探究NOSES在直肠癌根治性切除中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接受治疗的81例直肠癌患者资料,根据不同手术方式分为传统组49例行传统腹腔镜直肠低位前切除术,NOSES组32例行腹腔镜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术。采用统计软件SPSS20.0进行数据分析,围手术指标、氧化应激指标等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行独立t检验;并发症等行卡方检验;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术后生存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NOSES组首次下床时间及止痛药使用次数少于传统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两组丙二醛(MDA)水平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降低,NOSES组升高/降低幅度小于传统组(P<0.05);术后3 d两组TNF-α、CRP、IL-6水平均增高,IL-10水平均降低,NOSES组水平优于传统组(P<0.05)。术后3个月,两组肛门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两组生活自理能力评分均明显提高,NOSES组评分高于传统组(P<0.05)。术后1年传统组5例复发,生存率为89.8%;NOSES组2例复发,生存率为93.7%,两组近期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OSES手术应用于直肠癌根治性切除中安全、可行、有效,恢复快、更微创,临床预后更好,值得在推广使用。
- 王小林马任远尹金祥高庆东张哲
- 关键词:直肠肿瘤腹腔镜疗效比较研究
- 腹腔镜辅助下D2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胃癌的效果被引量:14
- 2016年
- 目的 分析腹腔镜辅助下D2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胃癌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6月~2015年6月陕西省榆林市第二医院普外科收治的120例进展期胃癌患者,按照住院单双号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61例)行腹腔镜辅助下D2根治术治疗,对照组(59例)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健康调查简表(SF-36)各项评分、肿瘤根治有效性及随访12个月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以评价腹腔镜辅助下D2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胃癌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或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12个月,两组SF-36各项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提高(P〈0.05),且观察组躯体疼痛和总体健康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清扫淋巴结总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肿瘤距远切缘及近切缘的距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腹腔镜辅助下D2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胃癌能有效清除病灶区淋巴结,提高术后生活质量,且手术时间短,切口小,出血量少,安全性较传统开腹手术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马任远
- 关键词:腹腔镜D2根治术开腹手术进展期胃癌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