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小华
- 作品数:21 被引量:27H指数:3
- 供职机构:重庆三峡学院土木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环境科学与工程哲学宗教更多>>
- 浅析高校应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策略
- 2007年
- 随着我国高校毕业生数量的逐年增加,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已越来越严重,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要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需要大学生.学校、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本文认为高校更应对大学生就业工作有所思索,不但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还要从体制上建立和完善就业指导工作的长效机制,要从职能上实现新的转变,从更深层次上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
- 田宗碧黎小华
-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就业问题
- 用现代教育技术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
- 2006年
- 教育的任务不只是教人以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人以智慧,培养其能力。本文从素质与素质教育、素质教育要求转变教育观念、用现代教育技术推进教学模式的改变促进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实现,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素质。
- 黎小华
- 关键词:素质教育教育观念教育技术
- 论大学生基于职业生涯规划下的“先就业,后择业”被引量:5
- 2007年
-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迅猛发展.毛入学率达到了20%.接近国际社会公认的大众化教育阶段,随之而来的大学生就业难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高校.大学生提出了“先就业,后择业”的就业观念。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许多大学生甚至部分高校就业指导老师都存在着盲目的“先就业,后择业”思想。如何正确理解和应用“先就业.后择业”这一就业指导观念.是我们高校就业指导老师和大学生应该高度重视的问题。
- 黎小华孟新福
-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择业指导老师教育阶段毛入学率
- 以就业为导向 构建库区高职人才培养模式被引量:3
- 2008年
- 本文结合三峡库区实际,介绍了重庆三峡学院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 陈立万陈健万玻钱利霞黎小华
- 关键词:三峡库区就业高职人才培养模式
- 对口支援高校联合培养学生视野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 2015年
- 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对口支援高校联合培养本科生等有关工作的通知》精神,东南大学作为重庆三峡学院的对口支援高校,近来两校建立了一系列的学生联合培养机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如何在两校联合培养学生机制中发挥高效的作用成为值得我们仔细思考的新课题。
- 周帆程龙飞黎小华向海
-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 论三峡库区创业环境的构建——以重庆市万州区为例
- 2007年
- 三峡工程给库区带来了发展机遇,也导致产业空心化及就业难等系列问题。因此,库区政府应当努力构建良好的投资创业环境,吸引大学生到库区来创业,这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同时也能促进库区产业空心化、移民就业和失业人员再就业等问题的解决,实现多赢。本文在分析三峡库区就业环境现状、构建三峡库区大学生创业环境的重要意义及在库区创业的优势的基础上,提出了创造良好创业环境的具体措施。
- 黎小华孟新福
- 关键词:三峡库区就业创业环境
- 对加强大学生身心健康教育的思考
- 2008年
- 加强大学生身心健康教育,既是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要求,也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大学生成人、成才、成功的重要保证。本文着重分析了目前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引导措施.为高校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依据。
- 黎小华
-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
- 地方本科院校高职学生政治思想教育探索
- 2008年
- 本文通过对地方本科院校高职学生在思想政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现状的分析,旨在找出一条能够有效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提高高职学生的整体政治思想素质,培养出时代新人。有针对性地探索和解决地方本科院校的高职学生的思想状况,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力度,显得很有必要。
- 沈成林黎小华
- 关键词:高职学生
- 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新思索被引量:10
- 2007年
- 高校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是高校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精神的要求。本文通过分析辅导员队伍建设面临的新挑战,提出了如何应对挑战及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采取的措施。
- 黎小华
- 关键词:辅导员
- 浅论弘扬长征精神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 2007年
- 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社会主义荣辱观既是对长征精神的继承和发展,同时社会主义荣辱观和长征精神又存在内在统一性。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长征途中,弘扬长征精神,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的意义。
- 黎小华
- 关键词:长征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