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石海峰

作品数:8 被引量:26H指数:3
供职机构: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再灌注
  • 3篇缺血
  • 3篇缺血再灌注
  • 3篇灌注
  • 2篇再灌注损伤
  • 2篇系膜
  • 2篇小肠
  • 2篇灌注损伤
  • 2篇肠缺血
  • 2篇肠缺血再灌注
  • 2篇肠系膜
  • 2篇成像
  • 1篇动脉
  • 1篇动态对比增强
  • 1篇多层螺旋CT
  • 1篇多层螺旋CT...
  • 1篇多普勒超声
  • 1篇血管
  • 1篇血管造影
  • 1篇血管造影术

机构

  • 7篇常州市第二人...
  • 3篇复旦大学
  • 2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复旦大学上海...
  • 1篇江苏医药职业...

作者

  • 8篇石海峰
  • 3篇强金伟
  • 2篇潘昌杰
  • 2篇李若坤
  • 1篇贾中芝
  • 1篇黄润生
  • 1篇翁立峰
  • 1篇王鲲
  • 1篇张浩
  • 1篇何光远
  • 1篇孟名柱
  • 1篇潘敏
  • 1篇王凯

传媒

  • 2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介入放射学杂...
  • 1篇放射学实践
  • 1篇东南大学学报...
  • 1篇磁共振成像
  • 1篇职教通讯
  • 1篇中华诊断学电...

年份

  • 2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5
  • 2篇2014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彩色多普勒超声与钼靶X线摄影检查对乳腺黏液癌的诊断价值分析被引量:12
2019年
目的分析乳腺黏液癌的超声声像图特点及乳腺钼靶X线摄影检查结果,以提高两种影像检查对乳腺黏液癌的诊断符合率。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7年1月在常州第二人民医院乳腺外科经手术病理确诊的43例乳腺黏液癌患者(共44个病灶)的超声声像图做回顾性分析,记录超声表现,包括肿块数量、大小、边界、形态、内部回声、后方回声及肿块内部是否伴微钙化、腋下淋巴结受累及肿块内部血流情况;钼靶X线摄影检查记录肿块形态、边缘、密度及钙化情况;对比分析超声检查与钼靶X线摄影的诊断符合率。结果 35例术前超声诊断与术后病理诊断符合,超声检查诊断符合率为81. 4%(35/43); 32例术前钼靶X线摄影检查诊断与术后病理诊断符合,乳腺钼靶X线摄影检查诊断符合率为74. 4%(32/43);二者诊断效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 61,P=0. 43)。93. 0%(40/43)的病例被超声或钼靶X线摄影其中之一检查诊断疑似为恶性; 60. 5%(26/43)病例被术前超声和钼靶X线摄影诊断均疑似恶性。结论超声检查与钼靶X线摄影检查对乳腺黏液癌均具有较高的诊断符合率,二者联合可进一步提高诊断效能;若超声或钼靶X线摄影检查诊断疑似为恶性,应行穿刺活检及组织病理学以明确诊断。
黄润生翁立峰石海峰
关键词:乳腺肿瘤
影像组学分析在胰腺癌诊疗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22年
胰腺癌的死亡率正逐年上升,早期诊断和精准治疗是改善治疗效果的关键。影像组学作为一种新兴技术,可以无创地对肿瘤异质性进行分析,已逐步应用于胰腺癌的诊疗中。基于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MRI和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计算机断层扫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PET/CT)的影像组学能够鉴别胰腺癌与其他易误诊为胰腺癌的疾病,也可以评估胰腺癌治疗效果以及预测生存期等,有助于胰腺癌个体化治疗。本文就CT、MRI和PET/CT相关影像组学分析在胰腺癌的鉴别诊断、疗效评估及预后预测方面的应用及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李晶晶黎玉莹石海峰杭俊杰
关键词:胰腺癌疗效评估预后预测磁共振成像
小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小肠缺血再灌注损伤(IRI)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损伤,在严重感染、创伤、休克、心肺功能不全、小肠移植等疾病的病理演变过程中起重要作用。IRI不仅可导致局部组织损害,更会引起肠道菌群移位、内毒素血症及远端器官损害。本文主要就IRI病理生理、实验室诊断、影像学评价现状作一综述。
石海峰强金伟
关键词:小肠缺血再灌注损伤
肠系膜上动脉-腹主动脉夹角在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中的意义被引量:5
2022年
目的探讨肠系膜上动脉(SMA)-腹主动脉(AA)夹角在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ISMAD)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9年8月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58例ISMAD患者临床和影像资料。采用1∶4病例对照研究设计,对照组纳入同期232例非ISMAD患者。对比两组患者间SMA-AA夹角。根据SMA-AA夹角分布,分为<50°组(n=18)、50~70°组(n=28)、>70°组(n=12),统计组间比值比(OR)。结果ISMAD组、对照组患者间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ISMAD组、对照组SMA-AA夹角分别为(58.6±16.5)°、(48.1±1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MA-AA夹角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50°比50~70°:OR=2.324,P=0.011;<50°比>70°:OR=4.233,P=0.001)。SMA-AA夹角判断ISMAD发生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为0.656(P<0.001),灵敏度为81.03%,特异度为44.40%,截断值>43.1°。结论SMA-AA夹角是ISMAD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ISMAD发病风险随着SMA-AA夹角增大逐渐增高。
潘敏王凯李绍钦潘昌杰石海峰何光远贾中芝
关键词:肠系膜上动脉腹主动脉夹角
实施课岗融通无界化教学,培养医学影像技术人才被引量:3
2021年
当前,高职院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高职院校课岗融通无界化教学是基于对岗位任务的分析,在理论教学中融入真实工作岗位实践环境,实现专业课程和工作岗位的深度融合,从而更好地解决专业教学中的问题。通过开发课程体系、建设实训基地、打造师资队伍和构建评价体系,能有效推动高职院校课岗融通无界化教学的实施,提高医学影像技术人才培养的质量。
石海峰温竞王鲲张浩
关键词:高职院校
猪小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CT,MSCT)灌注成像评价猪小肠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IRI)的价值。方法:将48只巴马猪随机分为IRI组、假手术组(sham组)和单纯缺血组。IRI组在夹闭肠系膜上动脉(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SMA)主干2 h后松开,分别再灌注1 h、2 h、3 h和4 h;sham组仅分离SMA主干而不夹闭;单纯缺血组夹闭SMA2 h,不进行再灌注。造模结束后行MSCT灌注扫描,扫描结束取远端回肠黏膜标本,测定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评价病理损伤。比较各组灌注参数差异,以及灌注参数与MDA和SOD的相关性。结果:IRI组不同时间点血容量、血流量、平均通过时间和表面通透性与sham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RI组不同时间点间血流量、血容量、表面通透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流量和血容量与MDA呈负相关(r=-0.714、-0.713,P<0.01),与SOD值呈正相关(r=0.641、0.677,P<0.01)。结论:MSCT灌注成像能够反映小肠IRI及其动态演变过程,与生化标志物具有良好的相关性,是评价小肠IRI的有效方法。
石海峰强金伟李若坤
关键词:小肠缺血再灌注损伤CT灌注成像
多层螺旋CT肠系膜静脉造影技术优化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优化多层螺旋CT肠系膜静脉造影(MDCTV)成像技术。方法:将140例行全腹部MDCT增强扫描的患者根据扫描准直、重建层厚、对比剂浓度、注射速率和延迟时间分成7个组,每组20例。重建方法采用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薄层最大密度投影(TSMIP)。比较不同参数、重建方法显示血管的效果。结果:准直为0.6 mm时,1.0 mm和1.5mm重建层厚的MDCTV像优于0.6 mm层厚,其中以1.0mm层厚最佳;0.6 mm准直、1.0mm重建层厚的图像质量优于其他准直、层厚。370 mgI/mL对比剂MDCTV像优于300 mgI/mL,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不同注射速率MDCT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期延迟时间以动脉期延后25 s最佳。对于肠系膜静脉的显示,MIP、TSMIP优于VR,使用高浓度的对比剂及1.0mm层厚重建可获得较高质量的图像。结论:0.6 mm准直、1.0 mm重建层厚、对比剂浓度370 mgI/mL、3.0mL/s注射速率、团注测试法确定动脉期延后25 s为最佳MDCTV成像方案。
石海峰李若坤强金伟
关键词:肠系膜静脉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血管造影术
DCE-MRI评估小肠早期缺血再灌注致肝损伤的实验研究
2021年
目的:探究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评估肠缺血再灌注(IIR)导致肝损伤的价值。方法:将42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7只。假手术组只分离肠系膜血管不夹闭。缺血再灌注组分离肠系膜上动脉并用无创血管钳夹闭1 h,然后分别再灌注1、2、3、4 h。单纯缺血组分离肠系膜上动脉后选用7 mm手术缝合线扎紧肠系膜上动脉1 h。所有大鼠均行上腹部常规扫描和DCE-MRI扫描,扫描结束后测量相关血清学指标天冬氨酸转氨酶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同时对肝脏进行病理损伤评分。结果:不同缺血再灌注时间的容积转运常数(Ktrans)和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Ve)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所有组和缺血再灌注组中,Ktrans和Ve均与病理评分呈显著正相关(均P<0.001)。Ktrans和Ve的AUC分别为0.917和0.894。结论:DCE-MRI技术中的定量参数对微循环和血管通透性的改变较敏感,能够动态反应IIR诱导的早期肝损伤。
杨家兴孟名柱潘昌杰钱刘兰孙阳阳石海峰
关键词:肝损伤肠缺血再灌注动态对比增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