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丽

作品数:8 被引量:19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生物学
  • 1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幼苗
  • 2篇幼苗成活率
  • 2篇育苗
  • 2篇育苗技术
  • 2篇植被
  • 2篇植物
  • 2篇种子
  • 2篇种子萌芽
  • 2篇紫薇
  • 2篇小果
  • 2篇耐药
  • 2篇活性
  • 2篇活性研究
  • 2篇激素诱导
  • 2篇播种育苗
  • 2篇播种育苗技术
  • 1篇新资料
  • 1篇植被变化
  • 1篇植被分类
  • 1篇植被分类系统

机构

  • 8篇中国科学院成...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西南交通大学

作者

  • 8篇李丽
  • 6篇胡君
  • 3篇刘庆
  • 2篇官家发
  • 2篇何开泽
  • 2篇徐波
  • 2篇黄鑫
  • 1篇秦岭
  • 1篇阳小成
  • 1篇范成英
  • 1篇陈庆恒
  • 1篇蒲蔷
  • 1篇廖连华
  • 1篇李婷

传媒

  • 1篇植物生态学报
  • 1篇应用与环境生...
  • 1篇中国野生植物...
  • 1篇山地学报
  • 1篇中国科学:生...
  • 1篇“环境与健康...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18
  • 2篇2007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四川巴塘海子山高寒灌丛群落的基本特征被引量:2
2022年
高寒灌丛作为高寒地区的地带性植被广泛分布于青藏高原,在区域生态系统中具有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生态功能。该研究采用统一规范的方法设置了58个样方,对巴塘海子山主要高寒灌丛群落的物种组成、数量特征、生境信息等进行调查。基于最新的中国植被分类系统修订方案,该地区高寒灌丛可划分为3个植被型、11个群系、21个群丛。该研究对每个群丛的特征进行了描述,提供了所有样方的原始数据。
刘秋蓉李丽罗垚陈冬东黄鑫黄鑫刘庆
关键词:高寒灌丛群落特征物种组成
一种小果紫薇的快速播种育苗技术
本发明属于植物种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小果紫薇的播种育苗技术。具体技术方案为:采收小果紫薇树的种子,在秋季进行催芽播种,待种子发芽后,通过技术手段促使植物快速生长;进入晚冬季节,激素处理促使植物进入休眠状态;待进入次年春季...
胡君李丽徐波王东超刘方方
横断山区高山栎组灌木型植物C、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被引量:11
2018年
为了解横断山区高山栎组[Quercus sect Heterobalanus(Oerst.) Menits.]灌木型植物不同器官碳(C)、氮(N)、磷(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及分布格局,该文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布设18个高山栎组植物灌丛样地,采集高山栎组植物的根、茎、叶、枝器官样品,分析样品C、N、P含量。结果表明:(1)高山栎组植物C、N、P在各器官中分别表现为叶(477. 88 g·kg^(-1))>枝(469. 29 g·kg^(-1))>茎(445. 26 g·kg^(-1))>根(431. 42 g·kg^(-1)),叶(13. 83 g·kg^(-1))>茎(6. 08 g·kg^(-1))>枝(5. 82 g·kg^(-1))>根(4. 70 g·kg^(-1)),叶(1. 26 g·kg^(-1))>枝(1. 21 g·kg^(-1))>根(1. 16 g·kg^(-1))>茎(0. 71 g·kg^(-1)),分配到叶中的营养元素相对较多;(2)各器官中C含量较N、P含量相对稳定,其中变异系数最大值发生在根部;(3)各器官C:N范围为36. 50~105. 33,最大值在根中,最小值在叶中,C:P范围为418. 15~768. 36,最大值在茎中,最小值在枝中,N:P范围为4. 89~11. 69,最大值在叶中,最小值在枝中;(4)各器官C与N、P间均呈负相关关系,N与P间均呈正相关关系,但相关关系是否显著在不同器官中不同;(5)各器官C、N、P含量受海拔的影响较小,仅叶片C含量、枝P含量与海拔间存在弱负相关关系。由此可见,高山栎组灌木型植物各器官营养元素的含量与其生长期及相应器官的功能结构密切相关。
李丽胡君于倩楠阳小成李婷刘庆
关键词:灌木型植物器官
四川植被研究的回顾与展望被引量:3
2021年
借《中国植被志》编研与新一代中国植被图制图工作开展的契机,本文对四川省植被研究历史进行了回顾,分析了近40年来四川植被变化的影响因素,结合近年来的野外补充调查和文献资料,参考《中国植被》《中国植被及其地理格局》以及近期国内发表的植被分类系统,新拟了四川省植被制图分类系统(植被型组、植被型、群系三级),并对未来四川省植被研究提出几点希望:(ⅰ)四川植被分类系统总体上应与全国分类系统保持一致,个别单位上可以体现区域性的特点;(ⅱ)采用新技术、新方法加强四川省资料贫乏类型、区域的植被补充调查;(ⅲ)尽早启动《四川植被》的修订以及新一代四川省植被图编研工作,并建立可更新的数据库,为以后四川植被图的定期更新奠定基础.
胡君李丽杜燕陈庆恒刘庆
关键词:植被研究植被分类系统植被变化
链霉菌S227抗耐药性物质的分离及其活性研究
2007年
在抗耐药性活性筛选过程中,发现分离自四川峨嵋山森林土壤的一株链霉菌S227(Streptomyces sp.)的发酵液具有抗细菌抗生素耐药性生物活性.利用已建立的抗耐药性的活性检测方法(专利号:ZL01128969.4)[1]为跟踪手段,采用有机溶剂萃取、硅胶柱层析以及薄层层析等方法,对该菌发酵液中抗耐药性活性物质进行分离纯化,得到了具有抗耐药性的活性单体S227-4,初步鉴定为四聚糖.利用MIC法对该样品的抗耐药活性进行研究:在证明该样品本身不具有抗菌活性的基础上,以临床分离的耐药菌株为指示菌,考察了该样品与抗生素联合使用时对耐药菌抗生素MIC(最小抑菌浓度)值的影响,结果表明,S227-4在不影响耐药菌生长的浓度下与不同的抗生素联合使用,可以明显提高不同耐药菌对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性,如S227-4(200μg/mL)可以使S.aureus12334对红霉素的敏感性提高128倍.
李丽何开泽蒲蔷官家发范成英廖连华
关键词:活性物质
两种具有抗细菌耐药性活性化合物的筛选、鉴定及活性研究
利用本实验室建立的抗耐药性化合物筛选模型(发明专利:以蛋白质分泌功能为靶的抗耐药性化合物筛选方法,专利号 ZL01128969,4),从2800株中国西南特殊生境微生物菌株发酵液中筛选出2个具有广谱抗耐药活性的样品,对它...
何开泽官家发秦岭李丽
关键词:抗生素耐药性活性筛选活性评价
文献传递
一种小果紫薇的快速播种育苗技术
本发明属于植物种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小果紫薇的播种育苗技术。具体技术方案为:采收小果紫薇树的种子,在秋季进行催芽播种,待种子发芽后,通过技术手段促使植物快速生长;进入晚冬季节,激素处理促使植物进入休眠状态;待进入次年春季...
胡君李丽徐波王东超刘方方
文献传递
四川省兰科植物新资料被引量:3
2023年
报道了近期在四川地区进行生物多样性与植被考察过程中发现的兰科植物8种,包括华西羊耳蒜(Liparis pygmaea King&Pantl.)——100多年后再次在中国西部发现的物种;4个四川省新记录种,冷兰[Herminium humidicola(K.Y.Lang&D.S.Deng)X.H.Jin,Schuit.,Raskoti&L.Q.Huang]、套叶兰[Oberonia sinica(S.C.Chen&K.Y.Lang)Ormerod]、台湾吻兰(Collabium formosanum Hayata)和河边绶草(Spiranthes sunii Boufford&Wen H.Zhang);另补充了近年发表的3个四川省兰科新记录种兜蕊兰(Androcorys ophioglossoides Schltr.)、翘距虾脊兰(Calanthe aristulifera Rchb.f.)和卡氏对叶兰(Neottia karoana Szlach.)的新分布地点。凭证标本均存放于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植物标本室(CDBI)。这些兰科植物的发现为四川植物区系增加了新的组成成份,并为研究这些兰科植物的起源和扩散路线提供了新的分布信息。
刘秋蓉黄永浩罗垚李丽黄鑫黄鑫
关键词:兰科生物多样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