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婷婷

作品数:6 被引量:27H指数:3
供职机构:延边大学农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大豆
  • 2篇性状
  • 2篇铁胁迫
  • 2篇土壤
  • 2篇农艺
  • 2篇农艺性
  • 2篇农艺性状
  • 2篇胁迫
  • 2篇酶活性
  • 1篇对光
  • 1篇氧化酶
  • 1篇氧化酶活性
  • 1篇养分
  • 1篇叶绿
  • 1篇叶绿素
  • 1篇叶绿素荧光
  • 1篇叶绿素荧光参...
  • 1篇叶绿素荧光特...
  • 1篇荧光参数
  • 1篇育苗

机构

  • 6篇延边大学
  • 2篇吉林省农业科...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作者

  • 6篇王婷婷
  • 3篇金东淳
  • 2篇赵洪颜
  • 2篇朴仁哲
  • 2篇刘双
  • 2篇张伟
  • 1篇李海粟
  • 1篇崔宗均
  • 1篇吴明根
  • 1篇李雪
  • 1篇陈迪

传媒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石河子大学学...
  • 1篇吉林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年份

  • 1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15
  • 1篇201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大豆根系响应早期缺铁胁迫的转录组分析被引量:5
2022年
[目的]本文旨在探明2个大豆品种根系对早期缺铁胁迫的响应差异。[方法]以铁高效品种‘吉育99’和铁低效品种‘吉育93’大豆为材料进行水培试验,将对照(25μmol·L^(-1) Fe)和早期(1和6 h)缺铁胁迫(1μmol·L^(-1) Fe)处理的大豆根系进行转录组测序。[结果]与对照相比,铁高效大豆品种差异基因数随着缺铁胁迫时间的延长而增加,而铁低效品种差异基因数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 expression gene,DEG)的KEGG通路富集结果表明,缺铁胁迫处理1 h,2个大豆品种在苯丙烷生物合成、倍半萜和三萜生物合成、植物病原体相互作用、植物MAPK信号通路、淀粉和蔗糖代谢等代谢通路中的相关基因表达有显著差异。缺铁胁迫处理6 h,2个大豆品种在苯丙烷生物合成、倍半萜和三萜生物合成、类黄酮生物合成、谷胱甘肽代谢等代谢通路中的相关基因表达有显著差异。差异表达基因转录因子分析结果表明,铁高效大豆品种受早期缺铁胁迫调控的转录因子家族主要有AP2/ERF-ERF、C2H2、MYB、WRKY、bHLH、NAC,铁低效大豆品种中转录因子家族主要有AP2/ERF-ERF、MYB、WRKY、bHLH、NAC。[结论]缺铁胁迫1 h大豆就能对缺铁胁迫作出响应,且不同铁效率大豆品种在苯丙烷生物合成、转录因子调控等相关基因的表达存在显著差异。
王婷婷陈鸽包悦琳金东淳
关键词:大豆缺铁胁迫转录组差异表达基因
农田栽参和伐林栽参土壤养分及酶活性比较分析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研究农田栽参和伐林栽参土壤养分及土壤酶活性差异。[方法]通过分析2种生产模式下的土壤N、P、K、有机质、p H及土壤中脲酶、过氧化氢酶等指标。[结果]2种生产模式下人参土壤养分含量及酶活性存在差异,伐林栽参土壤中养分和酶活性高于农田栽参土壤,尤其是全氮含量伐林栽参比农田栽参高1.2 g/kg,脲酶活性和磷酸酶活性伐林栽参比农田栽参高4倍多。[结论]该研究为农田栽参土壤改良提供理论依据。
王婷婷刘双赵洪颜朴仁哲
关键词:农田栽参土壤养分土壤酶活性
不同铁利用效率大豆品种在石灰性土壤中抗氧化酶活性的差异被引量:1
2021年
为探明不同铁利用效率大豆品种抗氧化酶活性的差异,以铁效率差异显著的铁高效品种(‘吉育99’、‘吉育75’、‘长农15’、‘长农20’)和铁低效品种(‘吉农27’、‘吉育87’、‘吉育92’、‘吉育93’)大豆为材料,采用盆栽方式,种植在石灰性土壤中,测定不同铁利用效率的大豆农艺性状、籽粒含铁量、不同发育时期的叶绿素含量(SPAD)和抗氧化酶活性等指标。结果表明,铁高效与铁低效大豆品种株高、单株荚重、单株粒重、单株生物量和籽粒含铁量均存在显著差异;在石灰性土壤中,在三叶期和四叶期时铁高效品种大豆叶片的SPAD和SOD活性显著高于铁低效品种;在一叶期、二叶期,铁高效大豆品种叶片中的CAT活性显著高于铁低效品种;而POD活性各时期(V_(1)~R_(2))无显著差异。铁高效大豆品种(‘吉育99’、‘吉育75’、‘长农15’、‘长农20’)在缺铁条件下通过维持较高的抗氧化酶活性来避免膜质过氧化导致的光合能力下降。
包悦琳陈鸽王婷婷张伟金东淳
关键词:大豆抗氧化酶酶活性石灰性土壤
不同育秧基质对水稻育苗的影响被引量:10
2015年
[目的]了解4种不同水稻育秧基质对水稻秧苗农艺性状的影响,为水稻生产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稻壳、菌糠、混合(菌糠和稻壳同体积)、土壤(对照)4种不同育秧基质,测定水稻秧苗在不同生长期、不同基质的秧苗素质。[结果]不同育秧基质与对照(土壤)基质相比较,秧苗的株高、茎粗、叶绿素、光合速率、鲜重、干重等均无显著差异,其中菌糠和稻壳同体积混合基质中秧苗的综合素质最佳。[结论]稻壳和菌糠可作为育秧基质代替普通土壤,并且能够有效地节约生态资源。
刘双赵洪颜陈迪王婷婷张本月李雪朴仁哲崔宗均
关键词:水稻理化性状农艺性状
铁胁迫对大豆农艺性状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2021年
为明确石灰性土壤中缺铁胁迫对大豆农艺性状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本文以长农20、吉农27为供试材料,采用盆栽方法,在不同生育时期考察缺铁胁迫对大豆生理生化指标及成熟期农艺性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缺铁胁迫下,不同大豆品种株高、单株荚数、单株粒重、生物量、籽粒含铁量显著差异,SOD酶活性随生育时期的延长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POD、CAT酶活性变化趋势则相反;MDA含量持续升高,脯氨酸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叶绿素含量呈上升趋势,吉农27叶绿素含量高于长农20。
包悦琳陈鸽王婷婷张伟金东淳
关键词:大豆铁胁迫农艺性状生理生化指标
杂草稻及其杂交后代(F_(12))叶片对光、CO_(2)响应及叶绿素荧光特性被引量:1
2021年
为了解杂草稻及其杂交后代品系(F_(12))叶片对光、CO_(2)响应及叶绿素荧光特性,利用光合测定仪和叶绿素荧光测定仪,测定杂草稻、栽培稻及其杂交后代品系(F_(12))的净光合速率、相对电子传递速率对光强和叶室CO_(2)浓度响应以及叶绿素荧光参数;采用直角双曲线模型拟合法,计算其光饱和点、光补偿点、CO_(2)饱和点、CO_(2)补偿点、表观量子效率、羧化效率、光化学效率和电子传递速率等指标。结果表明:栽培稻的光饱和点、CO_(2)饱和点和表观量子效率相对优于杂草稻及其杂交后代,而杂草稻的光补偿点、CO_(2)补偿点和表观羧化率相对优于栽培稻及其杂交后代。在叶绿素PSⅡ系统的光反应过程中,杂草稻的光能利用效率和光合速率指标优于栽培稻,在水稻种质资源利用上杂草稻资源具有一定的利用价值。
王艺凝王婷婷程舒李海粟吴明根
关键词:杂草稻杂交后代光合作用叶绿素荧光参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