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邓亚

作品数:4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三明市第二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输血
  • 1篇性疾病
  • 1篇血糖
  • 1篇血糖浓度
  • 1篇血型
  • 1篇早期输注
  • 1篇失血
  • 1篇失血患者
  • 1篇受血者
  • 1篇输血后
  • 1篇输血前
  • 1篇输血前检查
  • 1篇输注
  • 1篇糖尿
  • 1篇糖尿病
  • 1篇糖尿病患者
  • 1篇体检
  • 1篇停止发育
  • 1篇胚胎
  • 1篇胚胎停止发育

机构

  • 4篇三明市第二医...

作者

  • 4篇邓亚
  • 3篇杨晓明
  • 1篇蒋晓玲
  • 1篇涂振兴
  • 1篇李明强

传媒

  • 1篇中华医学遗传...
  • 1篇糖尿病新世界
  • 1篇中外医疗
  • 1篇中国卫生标准...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糖尿病患者在输血后血糖浓度升高所带来的危险及对患者身体的影响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 观察糖尿病患者在输血后血糖浓度升高所带来的危险及对患者身体的影响分析。方法 将三明市第二医院2020年1月—2022年1月经诊断为糖尿病且因疾病因素,接受输血治疗的患者100例,依据患者在输血后是否出现血糖升高分组,21例血糖升高者纳入研究组,79例血糖未升高者纳入对照组。明确两组在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情况,分析影响血糖升高的因素。结果 研究组在治疗过程中10例发生并发症,对照组仅发生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研究组患者的糖尿病病程长于对照组,而糖化血红蛋白指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病程、糖化血红蛋白均是影响血糖升高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在输血后血糖浓度升高,有发生视力模糊、感染、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及酮症酸中毒危险,主要影响因素是过长糖尿病病程及高糖化血红蛋白浓度。因此,输血前应分析风险因素,早期干预,以减少输血后血糖浓度升高所带来的危险及对患者身体的影响。
林先娘赖寒光邓亚涂振兴
关键词:糖尿病输血血糖浓度危险性
输血前检查受血者传染性疾病感染指标及意义探究
2021年
目的探讨输血前检查受血者传染性疾病感染指标及其意义并进行分析。方法选择医院于2018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7200例接受输血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免疫荧光分析法以及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进行检测,对患者输血前进行乙肝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免疫缺陷病毒抗体(HIV抗体)、丙肝病毒抗体(hepatitis C virus antibody,HCV抗体)以及梅毒(TRUST)进行检测,分析并记录接受输血治疗的患者其检查的阴性以及阳性情况。结果在7200例接受输血治疗患者的传染性指标检查结果中,乙肝表面抗原(HBsAg)呈阳性的患者有2113例,占比29.35%;丙肝病毒抗体(HCV抗体)呈阳性的患者有32例,占比0.44%;免疫缺陷病毒抗体(HIV抗体)呈阳性的患者有25例,占比0.35%;梅毒(TRUST)试验呈阳性的患者有502例,占比6.97%;接受输血治疗患者阳性结果输血史情况为:有既往输血史患者HBsAg阳性有1649例,无既往输血史患者HBsAg阳性有464例;有既往输血史患者HCV抗体阳性有25例,无既往输血史患者HCV抗体阳性有7例;有既往输血史患者HIV抗体阳性有20例,无既往输血史患者HIV抗体阳性有5例,说明有既往输血史患者发生感染更高。结论对接受输血治疗的患者实施相关感染指标检测,可降低患者因输血治疗而导致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具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可有效降低医疗纠纷的发生。
林先娘赖寒光杨晓明邓亚
关键词:输血前传染性疾病受血者梅毒丙肝病毒抗体
22号染色体臂内倒位一家系二例被引量:1
2014年
先证者男.35岁。结婚5年,非近亲结婚,因妻子4次妊娠均在40~60天之间胚胎停止发育或自然流产来我室行外周血染色体检查。体检:身高176cm,体重78kg,表型正常,智力正常,ABO血型为B型,Rh(D)血型阳性,精液常规检查正常。无不良嗜好,无其他毒害物质接触史及重大疾病史。
杨晓明李明强蒋晓玲邓亚林先娘
关键词:22号染色体外周血染色体检查RH(D)血型家系胚胎停止发育精液常规检查
大量失血患者中早期输注冷沉淀治疗的临床疗效及焦虑指数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分析大量失血患者中早期输注冷沉淀治疗的临床疗效及SAS指数评分。方法随机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三明市第二医院输血科收治的大量失血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早期输入冷沉淀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前后焦虑指数评分。结果相较于对照组(85.00%),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8.00%)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865,P<0.05);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828,P<0.05)。与治疗前相比,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焦虑评分均明显降低,观察组两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8.457,P<0.05)。结论如果患者出现大量失血的现象,应当给予早期输注冷沉淀处理,并且这种治疗方式不会引发患者出现额外的不良反应,对于患者治疗完成后的焦虑情绪控制也具有一定作用,在临床上能进一步推广。
林先娘赖寒光杨晓明邓亚
关键词:早期输注临床疗效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