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范伟

作品数:5 被引量:24H指数:3
供职机构:云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生物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土壤
  • 2篇铝毒
  • 2篇分子
  • 1篇蛋白
  • 1篇调理剂
  • 1篇药材
  • 1篇药材种植
  • 1篇有机酸分泌
  • 1篇植物
  • 1篇食品
  • 1篇食品安全
  • 1篇酸性土
  • 1篇酸性土壤
  • 1篇土壤调理剂
  • 1篇土壤酸化
  • 1篇土壤性质
  • 1篇缺磷
  • 1篇中药材
  • 1篇中药材种植
  • 1篇重金

机构

  • 5篇云南农业大学
  • 3篇浙江大学
  • 1篇云南省农业科...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曲靖市农业科...

作者

  • 5篇范伟
  • 3篇杨建立
  • 2篇龙光强
  • 1篇汤利
  • 1篇郑绍建
  • 1篇王宇蕴
  • 1篇龚育龙

传媒

  • 1篇生物技术通报
  • 1篇西北植物学报
  • 1篇云南农业科技
  • 1篇生态与农村环...
  • 1篇植物生理学报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镉和砷在植物中的积累及其分子调控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9年
植物源食物是人类摄入有毒金属元素镉(Cd)和砷(As)的主要途径。深化植物对Cd和As积累途径分子机制的认识,有助于培育可食部分中低有毒金属元素含量的作物新种质。该文基于近年来有关植物Cd和As积累在主要模式植物中所取得的实质性研究进展,对植物介导Cd和As吸收的转运蛋白、As形态和生物转化机制以及控制Cd和As根-地上部转运效率和分配的关键因子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未来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钱志龙刘晨晨李雪娇杨建立龙光强龙光强
关键词:食品安全镉积累自然变异
调控铝诱导根尖有机酸分泌的分子机制被引量:4
2014年
铝诱导根尖有机酸分泌是大多数植物最主要的耐铝机制。本文主要综述了有机酸分泌过程中所涉及的包括有机酸转运蛋白、转运蛋白基因上游序列调节因子、基因拷贝数、转录因子、蛋白可逆磷酸化、有机酸合成与能量代谢等调控进程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范伟娄和强龚育龙刘美雅杨建立郑绍建
关键词:铝毒转运蛋白
三七中药材种植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及风险评价被引量:14
2022年
对云南省主要三七(Panax notoginseng)种植地耕层土壤(0~20 cm)、表下层土壤(>20~40 cm)和三七植株中的8种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评价分析,为三七药材安全性评价与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检测土壤和植株中重金属含量,采用单项污染指数(P_(i))、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NIPI)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PERI)评估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采用估计每日摄入量(EDI)、目标危害商(THQ)和危害指数(HI)评估植株各部位重金属人体健康风险,采用生物富集系数(BCF)和转运系数(TF)评估重金属在植株中的富集和转运能力。结果表明,三七种植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Cd、Cu、Cr、Ni、Pb、As、Hg和Zn;三七种植土壤属于中度污染,且有中度生态风险。三七主根、芦头、须根、茎和叶5个部位均呈不同程度重金属超标现象,尤其是Hg在地上部超标严重,但均无人体健康风险。植株各个部位重金属富集系数均小于1,其中,主根、须根、芦头和茎Cd富集能力最强,Pb富集能力最弱,叶Hg富集能力最强,Cr富集能力最弱;8种重金属在三七植株中的转运能力由高到低依次为Hg、Cu、As、Zn、Pb、Cd、Ni和Cr。
黄珍华沈智达施辉能龙光强邓维萍范伟
关键词:土壤重金属转运风险评估
植物对缺磷和铝毒协同进化应答的分子生理机制被引量:3
2020年
酸性土壤占世界潜耕性土壤的50%,而缺磷(P)和铝(Al)毒是酸性土壤限制植物生长的两大营养逆境因子。有机酸、激素和铁(Fe)稳态在植物响应2种胁迫的信号交互和协同进化中扮演核心作用。系统综述了有机酸分泌、STOP1/ALMT1和STAR1/ALS3多效性调节、激素信号转导和细胞壁相关激酶在调控植物根发育和根构型以改善酸性土壤P有效性和Al耐性的分子生理机制,并对该领域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吴佩李浩早浩龙王宇蕴杨建立汤利范伟
关键词:酸性土壤缺磷铝毒胁迫应答
钙镁磷调理剂对烤烟生长、品质和土壤性质的影响
2024年
通过烟草田间试验,探索钙镁磷土壤调理剂对红壤生境烟草生长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为钙镁磷土壤调理剂的合理利用以及酸性红壤农田施肥技术提供理论依据。以当地主栽品种云烟K13为材料,设计4个钙镁磷土壤调理剂施用量梯度进行田间试验,分析了不同钙镁磷土壤调理剂施用量对烤烟产量、质量、经济效益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处理CK相比,处理T1的叶片数提高0.96%,叶绿素含量显著提高2.82%;处理T1、T2、T3和T4的pH值分别提高3.09%、17.99%、16.63%和16.05%;有机质含量分别提高7.51%、2.91%、4.12%和16.03%;总植物碱分别提高30.54%、27.54%、7.19%和15.57%;氯含量分别降低30.00%、25.00%、35.00%和35.00%。农民习惯施肥配施钙镁磷土壤调理剂处理后,烟叶经济性状均优于对照,各处理产值均显著高于处理CK,其中T3最高,为92295.63元/hm^(2),农民习惯施肥配施钙镁磷土壤调理剂有利于提高土壤的pH值、有机质含量和全磷含量,改善土壤的酸度,增加土壤的蓄水蓄肥能力,增加土壤的磷素储备,从而提高烟叶的氮素营养水平和植物碱合成能力,增加烟叶的蛋白质合成能力以及增加烟叶的香气和刺激性。综合分析,农民习惯施肥配施1500~3000kg/hm^(2)的钙镁磷土壤调理剂为较优的施肥推荐。
满红彬卢艳萍谭静范伟娄平杨志学查丕忠郭云丽高凡武建林
关键词:土壤调理剂土壤酸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