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华锋 作品数:14 被引量:105 H指数:6 供职机构: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三维动脉自旋标记与对比增强灌注成像在神经上皮肿瘤术前分级中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比较三维动脉自旋标记成像(3D-ASL)和动态磁敏感对比(DSC)增强灌注成像在神经上皮肿瘤分级中的诊断准确性。方法对38例经病理证实的神经上皮肿瘤术前行3D-ASL及DSC灌注成像。根据CBF图及rCBF图,测量肿瘤区最大CBF值及正常小脑白质区CBF值并求比值(nCBF),同样的方法测量nrCBF值,按照病理结果分高、低级别组进行相应参数的统计学分析。结果低级别肿瘤组平均nCBF值(1.891±1.536)明显低于高级别肿瘤组(4.269±2.212)(P<0.05)。低级别肿瘤组平均nrCBF值(1.538±1.178)明显低于高级别肿瘤组(6.674±4.139)(P<0.05)。肿瘤nCBF与nrCBF值存在明显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561(P<0.0001),以nCBF值2.364和nrCBF值3.037作为阈值,可分别达到88.2﹪、94.1﹪的诊断敏感性,80.9﹪、90.5﹪的特异性和84.2﹪、92.1﹪的准确性。结论由于诸多内在的优势,3D-ASL可以用于评价肿瘤微血管灌注情况,能够明确区分高级别与低级别神经上皮肿瘤,可作为替代DSC的优先选择方法。 肖华锋 娄昕 陈志晔 王玉林 王岩 史凯宁 马林关键词:神经上皮肿瘤 肿瘤分级 三维动脉自旋标记灌注成像在鞍旁脑膜瘤与海绵状血管瘤中的鉴别诊断价值 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探讨三维动脉自旋标记(3D-ASL)灌注成像对鞍旁脑膜瘤和鞍旁海绵状血管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0例鞍旁脑膜瘤和16例鞍旁海绵状血管瘤患者常规磁共振平扫、3D-ASL及增强扫描影像资料,测量肿瘤内最大血流量(CBF)值与正常白质区CBF、值并求比值(nCBF),对两组间nCBF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鞍旁脑膜瘤组nCBF值(7.075±3.878)明显高于鞍旁海绵状血管瘤组(1.568±2.099),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3D-ASL灌注成像可鉴别鞍旁脑膜瘤与鞍旁海绵状血管瘤。 肖华锋 马林 安维民 刘梦雨 王玉林 王岩关键词:鞍旁 脑膜瘤 海绵状血管瘤 前降支心肌桥与桥前段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相关性 被引量:19 2014年 目的探讨前降支心肌桥与心肌桥前段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相关性,以确定前降支心肌桥是否与心肌桥前段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发生存在独立的关联。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至2012年12月9862例拟诊为冠心病患者的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资料(只记录并分别按照前降支有无冠脉粥样硬化及有无心肌桥进行分组)及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吸烟情况、有无家族心脏病史、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体重指数、静息心率),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发生于前降支心肌桥与桥前段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关系。结果9862例患者中3359例患者前降支存在50%以上狭窄,前降支心肌桥为3182(32.3%)例,心肌桥平均长度为(17.3±5.2)mm,覆盖的心肌平均厚度为(1.2±0.9)mm。前降支动脉硬化狭窄组含有心肌桥1658例,前降支无动脉硬化狭窄组含有心肌桥1524例,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81.12,P〈0.05),Logistic回归表明心肌桥的DR值为3.07,95%置信区间2.81—3.37(P〈0.001),最终经过年龄、性别、吸烟情况、家族心脏病史、高血压、高脂血症、体重指数、糖尿病、静息心率等因素校正后,OR值为2.86,95%置信区间2.60~3.16(P〈0.001)。结论前降支心肌桥与心肌桥前段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发生存在独立的相关性。 田树平 李春平 宋翔 甘露 吴芳 陈敏 肖华锋 杨立关键词:心肌桥 壁冠状动脉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 糖尿病患者前降支心肌桥与桥前血管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 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前降支心肌桥与心肌桥前血管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以确定前降支心肌桥是否为心肌桥前段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2012年12月间拟诊为冠心病的患者的C 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资料(只记录前降支有无心肌桥及桥前血管有无狭窄大于50%冠脉粥样硬化)及临床资料。首先对糖尿病受试者按照有无心肌桥进行分组,比较心肌桥前段和无心肌桥组的对等段血管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有无差别以及差别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然后对所有心肌桥受试者按照有无糖尿病进行分组,比较两组间心肌桥前段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有无差别以及差别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最后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别分析糖尿病及非糖尿病患者前降支心肌桥及桥前血管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关系。结果糖尿病患者2345例,其中1373例心肌桥中,827例桥前段冠脉存在动脉粥样狭窄,972例无心肌桥,与心肌桥组桥前血管对等部位血管中254例存在动脉粥样狭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经最终校正后,糖尿病及非糖尿病患者桥前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Odds Ratio值分别为3.91、2.69(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心肌桥桥前段更易发生粥样硬化狭窄,心肌桥均为桥前血管发生狭窄大于50%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与非糖尿病组相比,糖尿病组的心肌桥致桥前血管发生狭窄大于50%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危险性更高。 田树平 吴芳 李春平 宋翔 李颖娜 陈敏 肖华锋 杨立关键词:糖尿病 前降支 心肌桥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体层摄影术 腹腔干动脉狭窄患者肝癌的TACE治疗结果分析 2011年 目的研究腹腔干动脉狭窄后肝癌患者经侧枝循环行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对11例腹腔干动脉狭窄后肝癌患者应用RH、Cobra配合微导管技术进行治疗。结果 2例经腹腔干插管至肝段水平行化疗栓塞。7例经肠系膜上动脉插管至肝段水平,并行化疗及栓塞治疗,插管成功率为77.8%(7/9);4~6周复查,CT显示肿瘤缩小,碘油沉积致密。2例插管至肝固有动脉行灌注化疗。结论腹腔干动脉狭窄后肝脏可形成丰富的侧枝循环,其中肠系膜上动脉供血尤为常见,应用RH、Cobra导管配合微导管技术,多能顺利插管至肝段水平对肝癌行TACE治疗。 张军华 王华明 马威 肖华锋 李勇武关键词:肝癌 化疗栓塞 多模态磁共振成像技术在鞍旁海绵状血管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讨多模态磁共振成像技术对鞍旁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经病理证实鞍旁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的多模态磁共振成像资料,分析其磁共振平扫、增强、扩散、灌注及波谱特点,测量肿瘤内最小表观扩散系数(ADC)、最大相对血流量(nCBF)及波谱各波峰值,确定其诊断参考值及特点。结果鞍旁海绵状血管瘤大多呈稍长及长T1稍长及长T2信号,增强后明显均匀或不均匀强化。扩散加权成像呈等或稍低信号,肿瘤平均最小ADC值为(1.274±0.218)×10-3mm2/s,平均最大nCBF为(1.568±2.099),波谱特点为无N-乙酰天门冬氨酸、胆碱和肌酸等峰,只见明显脂质峰。结论多模态磁共振成像技术对鞍旁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肖华锋 安维民 王玉林 王岩 李勇武 谢辉关键词:鞍旁 海绵状血管瘤 氨基质子转移成像对脑胶质瘤分级及异柠檬酸脱氢酶、Ki-67、p53表达的诊断及预测价值 被引量:26 2020年 目的探讨氨基质子转移(APT)MRI对胶质瘤分级、异柠檬酸脱氢酶(IDH)、Ki-67、p53表达水平的诊断及预测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59例胶质瘤患者的MRI平扫、增强扫描图像、APT图像及其病理和免疫组化资料,在APT图像上观察肿瘤及其周围信号特点,并将APT图像分为5个等级。分析APT图像等级与肿瘤WHO分级的相关性,判断随APT图像等级增高IDH野生型、Ki-67、p53高表达所占百分比的变化趋势,比较APT图像等级在胶质瘤高低级别、不同IDH状态、不同Ki-67、p53表达水平之间的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诊断效能。结果 59例胶质瘤中,WHOⅡ级22例,Ⅲ级12例,Ⅳ级25例。59例中IDH突变型22例,野生型37例;Ki-67低表达6例,高表达53例;54例中p53低表达14例,高表达40例。APT图像等级与WHO分级呈显著正相关(r=0.6,P<0.001),随APT图像等级增高,IDH野生型与突变型、Ki-67、p53高表达与低表达之间的比率逐渐上升(χ2 for trend=7.251,P=0.007;χ2 for trend=4.229,P=0.04;χ2 for trend=6.387,P=0.011);低级别胶质瘤、IDH突变型组、Ki-67低表达组、p53低表达组APT图像等级低于高级别胶质瘤、IDH野生型组、Ki-67高表达组、p53高表达组(P<0.05),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0.703、0.758、0.712(P<0.01)。结论胶质瘤高低级别、不同IDH状态、不同Ki-67及p53表达水平APT图像信号具有差异,定性地应用APT成像可以对免疫组化因子进行诊断和预测。 张浩 张浩 崔园园 冯杰 张君 王岩 张君 王岩 王玉林 肖华锋关键词:神经胶质瘤 异柠檬酸脱氢酶 KI-67抗原 高血压患者前降支心肌桥与桥前段大于50%狭窄的冠心病发病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8 2014年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前降支心肌桥与桥前段狭窄>50%的冠心病发病的相关性,进而确定在桥前段狭窄>50%的冠心病的发病率上高血压患者是否比非高血压的患者具有更高的相对危险度( OR)。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2011年3月至2012年12月间拟诊为冠心病的患者的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资料(记录前降支有无心肌桥及桥前血管有无狭窄>50%冠脉粥样硬化)及临床资料(包括高血压、年龄、性别、吸烟情况、有无家族心脏病史、糖尿病、高脂血症、体质指数、静息心率)。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别分析高血压患者、非高血压患者发生于前降支心肌桥及桥前血管狭窄>50%冠心病的关系(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本研究共纳入了9862例患者,其中高血压患者5292例(前降支心肌桥为2139例,1240例患者前降支桥前段存在狭窄>50%冠脉粥样硬化;前降支无心肌桥为3153例,898例患者前降支桥前段对等部位存在狭窄>50%冠脉粥样硬化);非高血压患者4570例(前降支心肌桥为1043例,418例患者前降支桥前段存在狭窄>50%冠脉粥样硬化;前降支无心肌桥为3527例,803例患者前降支桥前段对等部位存在狭窄>50%冠脉粥样硬化)。经最终校正后,高血压患者、非高血压患者桥前血管发生狭窄>50%的冠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前降支心肌桥的OR值分别为3.17、2.02(均P<0.05)。结论在高血压患者、非高血压患者病例中,心肌桥均为桥前血管发生狭窄>50%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与非高血压患者相比,高血压患者的心肌桥致桥前血管发生狭窄>50%的冠脉粥样硬化病变的相对危险度更高。 田树平 李春平 宋翔 吴芳 陈敏 肖华锋 杨立关键词:心肌桥 冠状动脉疾病 动脉粥样硬化 高血压 三维准连续动脉自旋标记灌注成像对WHO Ⅱ级胶质瘤分型临床应用价值初探 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胶质瘤的不同病理类型预示着不同的预后和对治疗的不同反应。通过比较WHOⅡ级胶质瘤不同病理类型肿瘤最大血流量与对侧正常白质血流量比值(nCBF)的差异,回顾性分析三维准连续动脉自旋标记(3D-PCASL)灌注成像在WHOⅡ级胶质瘤各种病理类型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 34例经病理证实的WHOⅡ级胶质瘤患者术前行常规MR平扫、3D-PCASL、常规增强扫描。运用后处理图像,根据CBF图,术后测量肿瘤区最大CBF值及对侧正常白质区CBF值并求比值(nCBF),按照病理结果分星形细胞瘤(16例)、少突胶质细胞瘤(13例)和少突星形细胞瘤组(5例)进行nCBF各组间的统计学分析。结果星形细胞瘤平均nCBF值(1.213±0.506)稍低于少突胶质细胞瘤组(1.283±1.414),差异没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855)。少突星形细胞瘤由于病例数太少,未纳入统计学分析。结论 WHOⅡ级胶质瘤的不同病理类型其灌注值没有明显差异,3D-PCASL在WHOⅡ级胶质瘤病理分型中鉴别诊断的临床意义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证实。 肖华锋 衣岩 安维民 田树平 王玉林 马威关键词:磁共振成像 神经胶质瘤 瘤周水肿区最小表观扩散系数值在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与胶质母细胞瘤中的鉴别诊断价值 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瘤周水肿区最小表观扩散系数(MinADC)值对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与胶质母细胞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6例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和31例胶质母细胞瘤(WHOⅣ级)的瘤周水肿区MinADC值。在表观扩散系数图上采用感兴趣区法测量瘤周水肿区表观扩散系数值,并获得MinADC值。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及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分析。结果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MinADC值[(1.20~1.45)×10^(-3)mm^2/s,平均(1.35±0.68)×10^(-3)mm^2/s]明显高于胶质母细胞瘤[(0.95~1.31)×10^(-3)mm^2/s,平均(1.12±0.09)×10^(-3)mm^2/s](t=9.977,P=0.000)。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986,鉴别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和胶质母细胞瘤的MinADC值最佳截断点为1.245×10^(-3)mm^2/s,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4.1%和94.1%。结论 MinADC值可以作为鉴别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与胶质母细胞瘤的简单有效的方法。 李鸣歌 陈志晔 刘刚 刘刚 肖华锋 陈新静 娄昕关键词:淋巴瘤 胶质母细胞瘤 表观扩散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