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震
- 作品数:17 被引量:37H指数:3
- 供职机构:徐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学更多>>
- 情感传译的隐转喻视解
- 本研究以中华民族的情感文化体系为主体,以中国古代短篇小说及中外译者的英译本为语料,借助于认知语言学的隐转喻机制,从情感的具体语言表达入手,探究其内部蕴含的民族哲学思想及历史文化因子,并对其传译过程和传译效果进行细致的探讨...
- 潘震
- 关键词:典籍英译情感文化古代短篇小说
- 文献传递
- 比喻型复合名词范畴化的转喻特质被引量:14
- 2010年
- 比喻型复合名词的构词过程经历了非范畴化、次范畴化及再范畴化的发展阶段,是概念域之间基于相似性、类比性和邻近性的创新,相关意象在思维上获得突破,从而建立新的联系。而这种"破"和"立"的过程是以转喻识解为根本前提的。在转喻机制的作用下,喻体名词只保留其凸显属性,并进入本体名词范畴,实现次范畴化;或是两个喻体名词分别实现非范畴化,建立联系并最终实现再范畴化。
- 潘震
- 关键词:非范畴化次范畴化
- 中国传统情感英译研究
- 中国典籍蕴涵着极其丰富的民族文化,而民族文化思想常常寓于情感之中,可以说,情感文化翻译是中国典籍翻译的关键之一,该领域的研究在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本研究以中华民族的情感文化体系为主体,以中国古...
- 潘震
- 关键词:自然情感
-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 “把”字句语法化进程中的力图式扩展机制研究
- 2007年
- 认知语言学认为意象图式的隐喻性扩展对语言概念系统的构建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基于"把"字句结构充分的描写,着重分析"把"字句语法化进程即人们认知中的力图式的扩展和演变过程,也是物理空间图式→心理空间图式→言语空间图式的演变过程,以期构建力图式空间扩展过程的完整图式。
- 潘震
- 关键词:语法化心理空间
- 论转喻连续体的接触强度及有界性被引量:3
- 2008年
- 转喻是一种基于邻近性的基本认知方式。众多学者对转喻的类型及其认知理据进行了探讨,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之上,认为转喻模式应是一种渐进性的连续体。从接触强度及有界性两个角度对相关的空间转喻连续体、时间转喻连续体、行为事件连续体等一系列转喻连续体及其子模式进行了阐述,并对各连续体间的联系进行了一定的有理据的分析,以期构建较为完整的转喻框架结构。
- 潘震
- 关键词:连续体有界性
- 语篇信息处理过程中(英文)
- <正>It is held that text comprehension is no longer a passive decoding process but an active psycholinguistic p...
- 潘震
- 文献传递
- 论“空间-时间”隐喻的多重性被引量:3
- 2008年
- "空间-时间"隐喻是人们理解时间概念的一种主要方式,以Lakoff为代表的认知语言学家提出了时间隐喻的分类,即自我移动隐喻和时间流动隐喻。在此基础之上,本文结合英、汉两种语料,从观察者、时间等认知焦点及跨文化角度对时间隐喻进行了系统性、全方位的分析,并根据时间空间化的横向和纵向模式,提出了自我移动隐喻的"前/后"及"上/下"模式、以观察者为中心的时间流动隐喻的"前/后"及"上/下"模式、以事件先后顺序为中心的时间流动隐喻等模式,进一步深入探讨了时间隐喻的运作机制以及对人类思维的影响,验证了"空间-时间"隐喻的多重性和复杂性。
- 潘震
- 关键词:多重性
- 框架理论对第三人称代词深层回指的解释力被引量:2
- 2007年
- 认知语言学认为,语篇指称理论不仅满足于描写指称词语在语篇内的具体所指,还要揭示听/读者在理解指称关系时所依赖的认知结构和心理过程。这一过程是建立心理表征的心智过程,因此指称关系的内涵应包含心理表征结构中的相关信息。构建认知框架在理解第三人称代词深层回指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 潘震
- 关键词:深层回指
- 汉英名名复合词转喻连续体的接触强度及有界性被引量:1
- 2010年
- 转喻是一种基于邻近性的基本认知方式,转喻模式是渐进性的连续体,包括空间连续体、时间连续体、行为及事件连续体、范畴及属性连续体以及相应的子模式。而汉英名名复合词是语法结构最简单,但又能具体说明概念内容或者所指对象的复合词,一方面体现出形式与表达的简洁性,另一方面又暗含着意义构建的复杂过程。汉英名名复合词转喻连续体各种模式的接触强度及有界性是不同的。
- 潘震曾文雄
- 关键词:转喻连续体有界性
- 语篇理解中的关联图式被引量:1
- 2005年
- 本文结合关联理论和图式论提出关联图式,来进一步探讨图式在语篇理解过程中所起到的积极作用。语篇理解是一个明示—推理的动态认知过程,听、读者在说、写者提供的与其认知语境相关的信息作用下寻找最佳关联,激活关联图式,使其最大限度地与说、写者的图式相重合,从而更好更快地理解话语,提高交际效率。本文还探讨了图式在新旧信息不断相互作用下的动态的发展过程。
- 潘震
- 关键词:认知语境明示-推理语境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