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鸿

作品数:4 被引量:5H指数:2
供职机构:江苏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动脉
  • 2篇动脉旁路
  • 2篇动脉旁路移植
  • 2篇动脉旁路移植...
  • 2篇心病
  • 2篇移植术
  • 2篇旁路移植
  • 2篇旁路移植术
  • 2篇冠心病
  • 2篇冠状
  • 2篇冠状动脉
  • 2篇冠状动脉旁路
  • 2篇冠状动脉旁路...
  • 2篇冠状动脉旁路...
  • 1篇凋亡
  • 1篇心脏
  • 1篇心脏发育
  • 1篇移植术后
  • 1篇增殖
  • 1篇生物信息

机构

  • 4篇江苏省人民医...

作者

  • 4篇刘鸿
  • 2篇顾海涛
  • 2篇陈斌
  • 1篇黄琼
  • 1篇顾群
  • 1篇张石江
  • 1篇徐慧
  • 1篇陆真
  • 1篇王晓伟
  • 1篇管玉珍
  • 1篇张海伟
  • 1篇吴丹
  • 1篇林昕

传媒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实用心脑肺血...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18
  • 1篇201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联合手术室强化干预冠心病的疗效观察
2024年
目的:分析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联合手术室强化干预冠心病病人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1月—2021年10月南京医科大学与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冠心病病人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进行体外循环分为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CABG)组(60例)与OPCAB组(60例)。CCABG组进行CCABG治疗,OPCAB组进行OPCAB治疗,两组在围术期均行手术室强化干预,术后均观察3个月。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术前、术后24 h的肝肾功能,术前、术后3个月的心功能、生活质量,术后3个月内的安全性。结果:OPCAB组呼吸机使用时间、重症监护室停留时间、住院天数短于CCABG组(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24 h,两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肌酐(SCr)、尿素氮(BUN)水平升高,但OPCAB组低于CCABG组(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3个月,两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缩短、左室射血分数(LVEF)升高(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升高,且OPCAB组高于CCABG组(P<0.05)。术后3个月内,OPCAB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CCABG组(11.67%与63.33%,P<0.05)。结论:与CCABG比较,OPCAB联合手术室强化干预能缩短冠心病病人呼吸机使用时间、重症监护室停留时间、住院天数,改善病人术后肝肾功能及生活质量,且其安全性良好。
吴丹张海伟林昕刘鸿
关键词:冠心病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手术室强化干预肝功能
microRNA-23b表达异常与心脏发育缺陷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microRNA-23b(miR-23b)表达异常与心脏发育缺陷的关系。方法 :收集人胚胎心肌组织和发育中的小鼠胚胎心肌组织,0.9%二甲亚砜(dimethyl sulfoxide,DMSO)诱导P19细胞定向分化为心肌细胞,定量PCR检测人胚胎心肌组织、小鼠胚胎心肌组织和P19细胞分化过程中miR-23b的表达特点,运用在线数据库对miR-23b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分析其可能的靶基因以及涉及的信号通路,综合分析miR-23b表达异常与心脏发育缺陷的关系。结果:miR-23b在孕早期人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胚胎心肌组织中上调4.4倍,在孕中期VSD组下调3.5倍;小鼠胚胎发育d12.5、d14.5、d16.5、d18.5的4个时间点miR-23b的表达量逐渐增高,d14.5后各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P19细胞定向分化过程中miR-23b的表达量逐渐下降,d4后各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生物信息学分析提示miR-23b可能涉及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Notch、Wnt信号通路。结论 :miR-23b表达异常可能通过影响心肌细胞的增殖、凋亡、迁移、分化等细胞功能,导致心脏发育缺陷。
陈斌顾海涛顾群刘鸿张石江
关键词:心脏发育生物信息学
miR-29c过表达对P19细胞增殖、凋亡和分化的影响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micro RNA-29c(miR-29c)过表达对P19细胞增殖、凋亡和分化的影响及机制。方法:体外传代培养P19细胞,利用细胞转染技术构建miR-29c过表达细胞(mimic组)。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周期;Hoechst染色结合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定量PCR和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因子Bax/Bcl-2表达情况;二甲亚砜(DMSO)诱导P19细胞分化,定量PCR检测心肌特异性标志基因肌球蛋白重链(α-myosin heavy chain,αMHC),转录因子GATA4和心肌增强因子2c(myocyte enhancer factor 2c,Mef2c)表达情况,明确miR-29c过表达对P19细胞分化的影响;生物信息学分析结合荧光素酶报告实验和Western blot明确miR-29c的靶基因。结果:与对照组相比,miR-29c过表达组细胞增殖速率较慢,细胞周期S期比例降低;miR-29c过表达组细胞凋亡率增高,Bax表达水平增高,而Bcl-2表达无明显差异;P19细胞分化第6天和第8天miR-29c过表达组αMHC、GATA4和Mef2c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Akt3被证实为miR-29c的靶基因。结论:miR-29c过表达可能是通过调控Akt3来抑制P19细胞增殖、促进P19细胞的凋亡和分化。
陈焘陈斌刘鸿黄琼王晓伟顾海涛
关键词:P19细胞增殖凋亡分化
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及其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构建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 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发生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构建其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并进行验证。方法 选取2020—2021年于江苏省人民医院行CABG的老年冠心病患者464例为建模集,选取2022年于江苏省人民医院行CABG的老年冠心病患者320例为验证集。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CABG后住院期间是否发生肺部感染将建模集患者分为肺部感染组和非肺部感染组。老年冠心病患者CABG后发生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R 4.1.2软件包及rms程序包建立老年冠心病患者CABG后发生肺部感染的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采用Bootstrap法重复抽样1 000次对该列线图模型进行内部验证,计算其一致性指数;采用HosmerLemeshoe拟合优度检验评价该列线图模型的拟合程度;绘制校准曲线以评估该列线图模型预测老年冠心病患者CABG后发生肺部感染的性能;采用ROC曲线分析该列线图模型对老年冠心病患者CABG后发生肺部感染的预测价值。结果建模集464例老年冠心病患者CABG后发生肺部感染69例(14.87%)。两组年龄、术前红细胞分布宽度(RDW)、手术方式、手术时间、输注悬浮红细胞者占比、术后呼吸机通气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术前RDW、手术方式、手术时间、输注悬浮红细胞、术后呼吸机通气时间是老年冠心病患者CABG后发生肺部感染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基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构建老年冠心病患者CABG后发生肺部感染的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采用Bootstrap法分别在建模集与验证集中重复抽样1 000次对该列线图模型进行内部验证,结果显示,其一致性指数分别为0.794[95%CI(0.766,0.822)]和0.759[95%CI(0.737,0.782)]。Hosmer-Lemeshoe拟合优度检验结果显示,在建模集和验证集中,该列线图模型拟合较好(χ^(2)=1.294,P
徐慧刘鸿管玉珍陆真
关键词:冠心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肺部感染列线图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