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血压
  • 3篇高血压
  • 2篇沙坦
  • 2篇疗效
  • 1篇丹参川芎嗪
  • 1篇心搏
  • 1篇心搏骤停
  • 1篇心肺
  • 1篇心肺复苏
  • 1篇心肌
  • 1篇心肌病
  • 1篇心肌病治疗
  • 1篇心室
  • 1篇心室重塑
  • 1篇心源性
  • 1篇心源性猝死
  • 1篇性猝死
  • 1篇休克
  • 1篇休克患者
  • 1篇血管

机构

  • 6篇沭阳县中医院
  • 2篇江苏省沭阳县...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淮安市盱眙县...
  • 1篇淮安市淮阴医...
  • 1篇淮安市涟水县...
  • 1篇徐州医科大学
  • 1篇淮安市淮安医...

作者

  • 7篇陈玉军
  • 2篇马成彬
  • 2篇金鹏
  • 2篇袁国良
  • 2篇李涛
  • 2篇李伟
  • 2篇李小玉
  • 1篇赵红梅
  • 1篇孙虹
  • 1篇郭维军
  • 1篇高志伟
  • 1篇侯海娟
  • 1篇吴苗苗
  • 1篇李佳
  • 1篇徐亮

传媒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华全科医师...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国急救复苏...
  • 1篇按摩与康复医...
  • 1篇心血管病防治...
  • 1篇中外医药研究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高血压患者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水平与血管内皮功能的关系及坎地沙坦酯的干预效果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HGF)水平与血管内皮功能的关系及坎地沙坦酯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该院心血管内科2013年10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60例为病例组,同时选取30例健康体检者(血压正常)为对照组,检测血清HGF、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指标,分析血清HGF水平与血管内皮功能的关系及坎地沙坦酯的干预效果。结果病例组中随着病情加重HGF、ET-1水平逐渐升高,NO水平逐渐降低(P<0.05);病例组各级别中NO、ET-1、HGF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病例组干预前经过检测HGF、NO、ET-1水平分别为(1 543.23±24.67)pg/ml、(12.38±2.36)μmol/L、(89.90±14.38)ng/L;HGF水平与NO呈负相关(r=-0.456,P=0.005),与ET-1呈正相关(r=0.765,P=0.001)。干预12 w后HGF与ET-1水平明显降低,NO水平明显升高,与干预前相比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血清HGF明显升高,HGF水平变化与血管内皮功能密切相关,坎地沙坦酯干预后HGF水平下降,改善了血管内皮功能。
金鹏袁国良马成彬李伟陈玉军李涛李小玉
关键词:高血压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血管内皮功能坎地沙坦酯
瑞舒伐他汀在缺血性心肌病治疗中对心室重塑的影响分析
2016年
目的对瑞舒伐他汀在缺血性心肌病治疗中对心室重塑的影响作用进行观察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5年4月于我院收治的108例缺血性心肌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通过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4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内科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瑞舒伐他汀,对两组患者治疗后NYHA心功能水平、超声心动图各项指标进行观察统计。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NYHA心功能水平、超声心动图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在治疗缺血性心肌病的过程中能够发挥改善患者心室重塑的功效,延缓心衰的发展过程,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陈玉军
关键词:瑞舒伐他汀缺血性心肌病心室重塑
马来酸氨氯地平片联合缬沙坦对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2014年
目的:探讨马来酸氨氟地平片联合缬沙坦治疗高血压的效果。方法:5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A、B组各25例,A组仅用马来酸氨氯地平片,B组采用马来酸氨氯地平片联合缬沙坦治疗,8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B组总有效率为88%,显著高于A组的76%(P〈0.05)。结论:马来酸氨氯地平片联合缬沙坦具有协同作用,加强降压效果。
陈玉军
关键词:高血压
子宫破裂致心搏骤停孕妇的急诊手术护理1例
2024年
子宫破裂导致的心跳骤停在急诊救治中成功率偏低,并不是子宫修补术难度有多高,而是该类患者因失血量过多而死亡。目前,关于护理的关键环节证据有限。本文报告1例子宫破裂致心搏骤停孕妇,经过迅速启动心肺复苏MDT团队,输注通用型红细胞(输注O型RhD阳性悬浮红细胞),优化紧急输血结构化护理方案(仅用1分钟为患者输注第一袋血),启动急诊紧急手术护理预案(及时补充血容量)以及子宫破裂的快速识别(采取“高危因素—临床征象—辅助检查—侵入性操作探查”相结合的方法)等,经过抢救,患者转危为安。截止目前,患者已回归正常工作与生活。该例护理模式为子宫破裂致心搏骤停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有益帮助。
荀小燕夏颖谢清水陈玉军吴苗苗
关键词:心肺复苏子宫破裂个案护理
丹参川芎嗪联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治疗难治性高血压的效果及保肾作用被引量:10
2015年
目的研究丹参川芎嗪联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治疗难治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及保肾作用。方法选择2013年10月~2014年11月在江苏省沭阳县中医院接受治疗的难治性高血压患者68例,根据随机数字法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单纯给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另给予丹参川芎嗪治疗,治疗2个疗程,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并对两组治疗前后的血压变化和肾功能相关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1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收缩压及舒张压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观察组治疗后胱抑素C、尿微量白蛋白、血肌酐及尿素氮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观察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65%,与对照组的29.4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川芎嗪及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联合治疗难治性高血压患者,可获得较好的疗效,且具有明显的保肾作用,效果明显,值得推荐。
金鹏李佳袁国良马成彬李伟陈玉军李涛李小玉
关键词:丹参川芎嗪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难治性高血压临床疗效
心源性猝死除颤复苏成功率与除颤时间的相关性分析
2023年
目的:探讨心源性猝死患者除颤时间与其除颤复苏成功率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2年5月于沭阳县中医院接受抢救的心源性猝死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接受多次体外电除颤复苏,比较各除颤时间患者复苏成功率、心功能指标、电解质水平,观察除颤复苏成功率与除颤时间的相关性。结果:除颤时段<2 min复苏成功率高于除颤时段2~<5 min、5~10 min、>10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 min时段复苏成功患者LVEF、E峰水平高于除颤时段2~<5 min、5~10 min、>10 min,LVEDD水平低于除颤时段2~<5 min、5~10 min、>10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颤时段<2 min复苏成功率患者钾离子、钙离子、钠离子水平高于除颤时段2~<5 min、5~10 min、>10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提示,心源性猝死患者接受除颤时间与复苏成功率呈负相关(r=-0.585,P=0.002)。结论:心源性猝死患者除颤时间与除颤复苏成功率呈负相关,应尽早对患者展开除颤操作,提升复苏成功率。
陈玉军侯海娟
关键词:心源性猝死
急诊脓毒性休克患者1 h集束化治疗策略临床实施依从性的观察被引量:11
2022年
目的了解淮安地区急诊脓毒性休克患者1 h集束化治疗策略实施依从性。方法对2020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淮安急诊专科联盟中7家医院急诊中心收治的116例急诊脓毒性休克患者,行1 h集束化治疗策略实施依从性的前瞻性观察。脓毒性休克诊断符合脓毒症3.0诊断标准。结果研究期间共有283例急诊患者符合纳入标准,根据排除标准排除167例。在纳入的116例急诊脓毒性休克患者中,17.2%(20/116)患者1 h内监测乳酸、17.2%(20/116)使用抗菌药物前留取了血培养、70.1%(82/116)使用了抗菌药物、13.8%(16/116)液体复苏晶体液≥30 ml/kg以及49.1%(57/116)复苏过程中使用了血管活性药物。116例中,1 h集束化治疗策略完全执行者13例(11.2%,完全执行组),未完全执行者103例(未完全执行组)。与未完全执行组相比,完全执行组的液体复苏量明显增加[33.7(30.0,37.5)比8.9(7.3,10.8)ml/kg,Z=-4.78,P<0.001],平均动脉压明显升高[70.0(70.0,76.7)比67.7(61.7,76.7)mmHg(1 mmHg=0.133 kPa),Z=-2.00,P<0.001],血乳酸水平明显降低[3.0(2.0,3.2)比4.4(3.7,7.2)mmol/L,Z=-2.76,P=0.006]。收入重病医学科(ICU)者完全执行组9例、未完全执行组71例,两组ICU病死率[4/9比50.7%(36/71)]、住院病死率[4/13比43.7%(45/103)]和28 d病死率[4/13比44.4%(48/10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急诊脓毒性休克患者1 h集束化治疗策略实施依从性差,需加强相关质量管理培训。
徐亮高志伟吴魏芹于亚东郭维军李起赵长明陈玉军王司伟赵红梅孙虹张劲松
关键词:急救医疗服务依从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