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建刚

作品数:3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马鞍山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2篇胆管
  • 1篇胆道
  • 1篇胆道引流
  • 1篇胆管癌
  • 1篇胆管造影
  • 1篇胆管造影术
  • 1篇血小板
  • 1篇胰胆管
  • 1篇胰胆管造影
  • 1篇胰胆管造影术
  • 1篇胰管
  • 1篇引流
  • 1篇造影
  • 1篇造影术
  • 1篇针状
  • 1篇双支架
  • 1篇塑料支架
  • 1篇逆行
  • 1篇逆行胰胆管
  • 1篇逆行胰胆管造...

机构

  • 3篇马鞍山市人民...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江苏省人民医...

作者

  • 3篇黄建刚
  • 2篇黄锦
  • 2篇王旷靖
  • 2篇沈颖洲
  • 1篇冯慧
  • 1篇胡翠
  • 1篇宋汉明
  • 1篇钱云
  • 1篇张银
  • 1篇石秀丽
  • 1篇鲍峻峻
  • 1篇陈莉
  • 1篇许建明
  • 1篇方清流
  • 1篇范志宁
  • 1篇梅俏
  • 1篇王翔
  • 1篇杨青
  • 1篇王兵兵

传媒

  • 1篇中国医疗器械...
  • 1篇山东医药
  • 1篇江苏医药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5
  • 1篇201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经胰管弓状刀乳头括约肌预切开术在ERCP困难性胆管插管患者的应用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总结经胰管弓状刀乳头括约肌预切开术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困难性胆管插管的应用效果。方法因胆管插管困难行乳头括约肌预切开术患者187例中,114例患者采用经胰管弓状刀(A组),73例采用针状刀(B组),比较两组手术成功率与并发症。结果 A、B组插管成功率相仿(93.9%vs.91.8%)(P>0.05)。A组胰腺炎和出血发生率为5.3%和3.5%,低于B组的15.1%和12.3%(P<0.05)。两组胆管炎发生率相仿(4.4%vs.5.5%)(P>0.05),均无穿孔及死亡病例。结论经胰管弓状刀或针状刀乳头括约肌预切开术均能有效提高困难性ERCP胆管插管的成功率;前者胰腺炎和出血发生率较低。
沈颖洲黄建刚王旷靖黄锦宋汉明方清流石秀丽
关键词: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不同严重程度急性胰腺炎患者血小板线粒体氧化功能比较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比较不同严重程度急性胰腺炎(AP)患者血小板线粒体氧化功能。方法选择AP患者40例,按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症急性胰腺炎(MAP)组25例、中度重症急性胰腺炎(MSAP)组1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组3例。另选择9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比色法检测各组血小板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琥珀酸脱氢酶(SDH)、ATP酶水平及线粒体肿胀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MAP组、MSAP组、SAP组血小板中MDA水平增高,SOD及GSH-Px水平降低,SDH和ATP酶活性降低,线粒体肿胀度下降;与MAP组及MSAP组比较,SAP组血小板MDA水平增高,SOD和GSH-Px水平降低,SDH和ATP酶活性降低,线粒体肿胀度下降(P均<0. 05)。结论 AP患者血小板中线粒体氧化功能损伤明显,能量合成功能受到抑制,SAP患者的损伤程度更加严重。
黄建刚黄建刚杨青胡翠冯慧鲍峻峻王兵兵梅俏
关键词:血小板线粒体功能琥珀酸脱氢酶ATP酶
内镜下双侧塑料支架植入治疗肝门部胆管恶性梗阻的疗效分析
2014年
目的:评估双侧塑料支架植入治疗肝门部胆管恶性梗阻的临床疗效,探讨肝门部胆管癌内镜治疗的最佳模式。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地区2家内镜中心近2年来38例采用经内镜双侧塑料支架植入治疗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资料,包括支架放置成功率、有效引流率、早期并发症发生率、支架通畅时间及生存时间。结果:双支架组操作成功率为89.4%,有效引流率为86.8%,术后早期并发症为18.4%,支架通畅率为15.8%,患者中位生存期29周。结论:双侧塑料支架植入治疗肝门部胆管恶性梗阻安全可行并有较高成功率,可有效降低黄疸,提高生活质量。
黄建刚黄锦沈颖洲王旷靖陈莉张银钱云王翔范志宁
关键词:肝门部胆管癌胆道引流塑料支架双支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