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霞
- 作品数:2 被引量:1H指数:1
- 供职机构:南华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高校创新平台开放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羧基化杯[6]芳烃磷氧衍生物(HHPHC)对Cu^(2+)、Ni^(2+)的萃取性能被引量:1
- 2017年
- 合成了萃取剂羧基化杯[6]芳烃磷氧衍生物,即5,11,17,23,29,35-六羧基-37,38,39,40,41,42-六氧磷酸二乙酯杯[6]芳烃(HHPHC),并对其进行了红外表征,考察了溶液初始pH值、萃取时间、重金属离子初始浓度、萃取温度对HHPHC萃取重金属离子(Cu^(2+)、Ni^(2+))的影响。结果表明,HHPHC萃取Cu^(2+)和Ni^(2+)的最佳温度均为30℃,最佳pH值均为5.0,且15 min基本达到萃取平衡,适宜处理低浓度重金属废水。准二级动力学模型(R2>0.94)和Freundlich等温模型(R2>0.999)均可拟合其萃取过程,Gibbs自由能(ΔG0)和焓变(ΔH0)值均小于0,表明萃取反应是一个自发的放热反应。
- 林艳王劲松周洁卢恺李霞莫辉艳
- 关键词:芳烃磷氧衍生物重金属离子
- HHMHC对Cu2+、Ni2+的萃取性能
- 2015年
- 以对羟基苯甲酸为原料,通过化学修饰合成得到上沿羧基化的杯[6]芳烃羟肟衍生物,即5,11,17,23,29,35-六羧基-37,38,39,40,41,42-六羟肟酸甲氧基杯[6]芳烃(HHMHC),采用IR对其结构性能进行表征,并探讨了溶液初始p H值、初始重金属离子(Cu2+、Ni2+)浓度、萃取时间、温度等因素对HHMHC萃取重金属离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温度为30℃时HHMHC萃取Ni2+和Cu2+的最佳p H值分别为5.0、6.0,萃取平衡时间均为30min.用准二级动力学模型(R2>0.99)和Freundlich等温模型(R2>0.999)均可较好的拟合其萃取过程,通过计算萃取过程的热力学参数,得到Gibbs自由能(ΔG0)和焓变(ΔH0)均小于0,表明萃取反应是一个自发的放热反应.通过红外光谱图分析和考察溶液p H值对萃取分配比的影响,探讨HHMHC萃取Cu2+、Ni2+的机理,结果表明此萃取过程除了存在阳离子交换机理外,还存在与冠醚萃取相同的离子配位萃取,参与配位作用的主要是羟肟基团(–CONHOH).
- 周洁王劲松李霞方丰荣谢水波蔡萍莉
- 关键词:芳烃(HHMHC)重金属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