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慢性
  • 5篇急性加重
  • 4篇阻塞性
  • 4篇阻塞性肺疾病
  • 4篇慢性阻塞性
  • 4篇慢性阻塞性肺...
  • 4篇急性加重期
  • 4篇肺疾病
  • 3篇气道
  • 3篇慢性阻塞性肺...
  • 3篇慢性阻塞性肺...
  • 3篇疾病
  • 3篇肺功
  • 3篇肺功能
  • 2篇血糖
  • 2篇下呼吸道
  • 2篇慢性阻塞性肺...
  • 2篇降钙素
  • 2篇降钙素原
  • 2篇反应蛋白

机构

  • 9篇河北北方学院...

作者

  • 9篇王小强
  • 5篇康剑云
  • 5篇王艳
  • 2篇李泽民
  • 2篇陈敏
  • 2篇王静
  • 1篇刘宝生
  • 1篇王海芳
  • 1篇武海燕
  • 1篇赵建荣
  • 1篇曹保森
  • 1篇赵建清
  • 1篇翟江
  • 1篇张学林
  • 1篇牛丽丽
  • 1篇张艳东

传媒

  • 3篇山西医药杂志
  • 2篇河北医药
  • 1篇中国临床医生...
  • 1篇中国药房
  • 1篇国际老年医学...

年份

  • 1篇2019
  • 4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联合检测炎性因子及CD64感染指数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5
2019年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炎性因子及CD64感染指数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AECOPD患者90例,根据痰培养结果分为细菌感染组51例和非细菌感染组39例,另选取同期体检的健康人群35例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三组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CD64感染指数及上述指标阳性率,并做痰细菌学检测;比较细菌感染组患者经抗菌药物治疗前后WBC、PCT、CRP水平及CD64感染指数;分析单独和联合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细菌感染组51例,金黄色葡萄球菌16例,肺炎链球菌13例,流感及副流感嗜血杆菌分别8例和6例,肺炎克雷伯菌6例、铜绿假单胞菌及鲍曼不动杆菌各1例。细菌感染组患者血清WBC、PCT、CRP水平及CD64感染指数均显著高于非细菌感染组和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 05),非细菌感染组患者血清CRP水平及CD64感染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 05)。细菌感染组患者血清WBC、PCT、CRP及CD64感染指数阳性率均明显高于非细菌感染组和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非细菌感染组和对照组患者上述指标阳性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细菌感染组患者血清WBC、PCT、CRP水平及CD64感染指数均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仍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 05)。联合检测的ROC曲线下面积高于WBC、PCT、CRP及CD64感染指数单项检测,且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均高于上述指标单独检测。结论炎性因子及CD64感染指数联合检测对AECOPD细菌感染具有更高的诊断价值。
王艳牛丽丽王海芳赵建荣武海燕王小强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血清降钙素原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
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老年重度COPD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2
2017年
目的:观察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老年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重度COPD患者共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沙美特罗替卡松气雾剂1揿/次,bid;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噻托溴铵粉吸入剂18μg,qd。两组患者均治疗8周。观察两组患者近期疗效及治疗前后呼吸困难评分、肺部通气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血气分析指标{氧分压[p(O_2)、二氧化碳分压[p(CO_2)]}、Spitzer生活质量指数表(QLI)评分,比较两组患者再住院次数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近期治疗总有效率为97.7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呼吸困难评分、肺部通气功能指标、血气分析指标、QL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呼吸困难评分、p(CO_2)水平显著降低,肺部通气功能指标、p(O_2)水平、QLI评分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患者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再住院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噻托溴铵辅助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老年重度COPD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者呼吸困难症状,改善肺部通气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质量,降低再次住院风险,且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康剑云曹保森张学林王小强
关键词:噻托溴铵沙美特罗替卡松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安全性
血糖水平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肺功能影响的研究
康剑云王小强翟江赵建清刘宝生
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血糖水平对于肺功能影响。选取住院的AECOPD患者,根据空腹血糖水平分为分为单纯AECOPD组、AECOPD伴高血糖组以及AECOPD合并糖尿病组,三组研究对象的性别、年...
关键词:
关键词: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微血管病变
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下呼吸道细菌感染中的诊断研究被引量:9
2017年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下呼吸道细菌感染属于一种慢性气道疾病,发作具有反复性,导致患者的肺功能情况受到较为严重的影响,且不利于患者的预后[1]。本组研究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12月来我院进行AECOPD下呼吸道细菌感染治疗的患者46例,并且选取同期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者46名。对2组患者的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
王艳王小强徐真珍陈敏李泽民
关键词:C-反应蛋白急性加重期降钙素原慢性气道疾病免疫化学发光法细菌感染
两种雾化吸入方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临床效果的对比分析被引量:10
2016年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常见的内科系统疾病,并且具有较长的病程,主要的特点是进行性的呼吸道阻力增加,从而导致慢性呼吸衰竭。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讨探讨不同的雾化吸入方法治疗COPD患者临床效果,选取我院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收治的COPD的患者6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报告如下。
王小强王艳王静
关键词:雾化吸入呼吸道阻力内科系统疾病慢性呼吸衰竭吸入方法
血浆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与肺栓塞复发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探讨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和D-二聚体(D-D)与肺栓塞复发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肺栓塞初次治疗缓解后患者115例作为初治缓解组,其中37例出现肺栓塞复发作为复发组,78例未复发者作为未复发组,观察并比较各组间的FIB和D-D水平变化。结果:肺栓塞复发组患者血浆FIB和D-D水平高于初治缓解组和未复发组患者的FIB和D-D水平,差异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P〈0.01)。单侧复发组与双侧复发组血浆FIB和D-D水平比较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均P〉0.05);复发难治组患者血浆FIB和D-D水平均高于复治改善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FIB和D-D的升高与肺栓塞复发关系密切,对肺栓塞复发的预测、诊断、治疗及疗效判断有重要临床意义。
王小强康剑云王静王艳
关键词:血浆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肺栓塞复发
血糖水平影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肺功能的作用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通过回顾性观察和分析不同血糖水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的肺功能检测指标,研究血糖水平对AECOPD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AECOPD患者106例按血糖水平分为单纯AECOPD组、AECOPD伴高血糖组及AECOPD合并糖尿病组。检测患者肺功能,包括缓慢肺活量(SVC)、用力肺活量(FVC)、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FVC、肺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肺总量(TLC)及RV(残气量)/TLC,测试结果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组患者DLCO检测指标结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AECOPD伴高血糖组DLCO检测指标低于单纯AECOPD组(P<0.01);AECOPD合并糖尿病组DLCO检测指标低于单纯AECOPD组(P<0.01)及AECOPD伴高血糖组(P<0.01),而AECOPD合并糖尿病组DLCO检测结果值最低。各组间FEV1、FVC、FEV1/FVC、SVC、TLC、RV/TLC指标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LCO与FBG间存在负相关关系,说明血糖水平越高,DLCO水平越低。AECOPD患者随着血糖升高,弥散功能明显下降,而通气功能无明显进一步损害,提示AECOPD患者住院期间严格控制血糖对于肺通气功能的改善可能无明显益处。
康剑云王小强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高血糖肺功能
炎症因子检测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3
2017年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气流受限的气道慢性炎症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则表示COPD病情恶化,患者出现肺功能衰减、咳痰、发热等严重症状,病死率高。临床研究表明引发COPD发展的主要诱因是下呼吸道感染,期间有大量炎症因子表达。
王小强王艳张艳东李泽民陈敏
关键词:急性加重期气道慢性炎症下呼吸道感染咳痰肺功能指标预计值
阿托伐他汀联合BiPAP无创通气治疗AECOPD合并慢性肺心病患者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观察他汀类药物联合双水平气道正压(Bi PAP)无创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慢性肺心病患者的疗效。方法将110例AECOPD合并慢性肺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5例,2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联合Bi PAP无创通气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气分析、肺动脉压(PAP)、肺功能、肺血管炎性因子、平均住院时间、病死率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治疗后动脉血气Pa CO2、PAP、ET-1、TNF-α、IL-8、平均住院时间及病死率显著降低(P<0.05),Pa O2、p H值、FEV1、FEV1/FVC、FEVl%Pred、NO显著升高,生活质量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Bi PAP无创通气治疗能够显著改善AECOPD合并慢性肺心病患者的肺功能及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机制可能与降低肺血管炎性反应及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有关。
康剑云王小强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肺心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