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红光

作品数:44 被引量:249H指数:11
供职机构:河北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1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7篇小麦
  • 25篇冬小麦
  • 6篇氮素
  • 6篇施氮
  • 6篇水分
  • 6篇小麦品种
  • 6篇干物质
  • 5篇小麦产量
  • 5篇抗倒
  • 5篇高产
  • 5篇
  • 4篇氮量
  • 4篇冬小麦产量
  • 4篇油菜
  • 4篇油菜素内酯
  • 4篇施氮量
  • 4篇种植密度
  • 4篇作物
  • 4篇利用效率
  • 4篇花后

机构

  • 44篇河北农业大学
  • 2篇石家庄市农林...

作者

  • 44篇王红光
  • 40篇李瑞奇
  • 25篇李东晓
  • 22篇李雁鸣
  • 10篇房琴
  • 8篇李浩然
  • 5篇贾彬
  • 4篇张迪
  • 4篇赵国英
  • 3篇边大红
  • 3篇杜雄
  • 3篇李勇
  • 3篇崔帅
  • 2篇傅晓艺
  • 2篇刘志连
  • 2篇刘慧婷
  • 2篇高文娇
  • 2篇毕婵
  • 1篇党红凯
  • 1篇段会军

传媒

  • 16篇麦类作物学报
  • 2篇华北农学报
  • 2篇河北农业大学...
  • 2篇河北农业科学
  • 2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中国生态农业...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江苏农业学报
  • 1篇农业科技与信...
  • 1篇作物杂志
  • 1篇南方农业
  • 1篇现代农村科技
  • 1篇中国作物学会...

年份

  • 3篇2024
  • 5篇2023
  • 4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8
  • 6篇2017
  • 8篇2016
  • 7篇2015
  • 6篇2014
4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河北省小麦穗分化动态及雌雄蕊分化至药隔期高温的影响被引量:1
2016年
为探讨不同时期对小麦进行覆膜处理与小穗小花分化之间的关系,对幼穗雌雄蕊分化期及药隔期进行覆膜处理,对幼穗分化进程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在雌雄蕊分化期及药隔期覆膜可减慢幼穗小花分化速率,达到小花数最大值的时间延迟,且小花最大值数减小。在雌雄蕊分化期及药隔期覆膜,由于膜内温度过高,使得小花分化历时天数缩短,对小花的分化和发育造成了不利影响,致使小花数最大值减小。同时,在自然状态下生长的小麦,药隔期的持续时间最长,二棱期及雌雄蕊分化期持续时间最短。
胡英菲陈旭阳毕婵高文娇王红光
关键词:覆膜小麦穗穗分化小花分化
推迟拔节水对冬小麦群个体结构特征和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
2022年
为了明确河北省限灌1水条件下推迟拔节水对小麦群个体结构和质量的影响,于2019-2020年以衡观35和藁优2018为供试材料,全生育期仅灌1水,设置3个灌水时期,分别在拔节期(T1)、拔节后6 d(T2)和拔节后12 d(T3)灌水60 mm,分析推迟拔节水后冬小麦个体结构、群体大小、冠层光分布、花后各叶层衰老以及产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灌水时期的推迟,两品种上三叶的长度和面积、穗长、株高、穗数、开花期至花后21 d的叶面积指数、冠层光合有效辐射总截获率以及旗叶层光合有效辐射截获率都呈降低趋势,但倒2叶及以下各层的光合有效辐射截获率呈上升趋势。T2和T3处理冠层中下部叶片受光条件的改善显著延缓了叶片SPAD值的衰退,T1处理的倒2叶SPAD值在花后21 d时开始显著低于推迟灌溉处理,倒3叶、倒4叶和倒5叶SPAD值均在开花期时已显著低于推迟灌溉处理,T1处理叶片的早衰使其LAI在花后28 d时低于T2和T3处理。最终T2处理依靠较优的冠层光分布和个体叶片质量获得了最高的籽粒产量,藁优2018的T3处理产量也显著高于T1处理,但衡观35的T3处理因穗数过少,导致产量低于T1处理。拔节后6 d灌溉同步提升了小麦群个体质量,是本试验条件下的最优处理。
何璐李浩然李东晓房琴何建宁王红光李瑞奇
关键词:灌溉时期冬小麦
适应新农科发展的《农学概论》课程优化及教学方式探索
2023年
《农学概论》涉及作物学、农业气象学、植保、植物营养等多学科知识,理论内容范围广、实践性强,是农业院校非农学专业学生知农、学农的窗口。在河北农业大学作为农机、植保、资源与环境、农村区域发展等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经济管理、语言学、会计等非农学专业的公共选修课课程开设,每学期选课人数稳定在1 200人左右。基于新农科背景下我国对农业人才的要求,本文从学生知识基础、课程设置、教学方式等角度总结了近几年《农学概论》授课过程中的“痛点”问题,并借鉴前人研究成果,从课程设置、教师队伍、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角度探讨改进方式,以期提高《农学概论》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知农、爱农、服务三农的家国情怀。
边大红王红光房琴高震杜雄孙红春
关键词:农学概论学情分析课程优化
水氮措施对强筋冬小麦品种藁优2018干物质积累量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0
2017年
为了明确河北平原地区强筋小麦适宜的灌溉措施和施氮量,以强筋冬小麦品种藁优2018为试材,于2015~2016年在河北农业大学清苑试验站和辛集试验站同时进行试验。采用二因素裂区试验设计,研究了不同灌水措施[小麦生育期不灌水、灌1水(拔节水)、灌2水(拔节水+扬花水),依次用W0、W1、W2表示,每次灌水量均为60 mm]与施氮量(N施用量0、120和240 kg/hm^2,依次用N0、N120、N240表示)对小麦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水措施对小麦的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影响较大,随着灌水措施水平的提高,2个试点小麦成熟期的干物质积累量以及开花后干物质的积累量和对籽粒的贡献率均逐渐增加,产量明显提高;施氮量对小麦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的影响相对较小,但是2个试点小麦成熟期的干物质积累量、开花后干物质的积累量和产量均表现为施氮处理高于不施氮处理,其中,N120与N240处理的指标差异均不显著。一般年份,春季灌溉2次(拔节水+扬花水)、全生育期施用氮肥(N)120~240 kg/hm^2可以获得较高产量。
李浩然贾彬王红光李东晓李瑞奇
关键词:冬小麦灌水次数施氮量干物质积累量
不同春生叶龄追施氮肥对小麦花后茎杆抗倒及产量的影响
小麦是中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倒伏会显著降低小麦产量和品质,且不利于机械化收割,降低了生产效率.据统计,倒伏减产20-30%,严重者减产50%,甚至绝收.合理的水肥运筹有利于降低倒伏风险,提高产量.小麦倒伏是内因和外因共同...
吕添王红光李东晓李雁鸣李瑞奇
关键词:小麦抗倒伏性
文献传递
不同时期追氮与多效唑化控对小麦幼穗分化、细胞分裂素含量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研究背景]在耕地、水肥等资源成本越来越高的背景下,提高小麦单产已成为保证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黄淮海麦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普遍存在着冬小麦氮肥资源利用率较低、单产瓶颈难以突破的问题。本研究在不同时期追氮并喷施多...
李东晓默韶京王红光李瑞奇李雁鸣
关键词:多效唑穗分化
灌水次数和施钾量对冬小麦茎秆形态特征和抗倒性的影响被引量:13
2017年
为进一步明确兼顾节水高产抗倒的最佳灌水与施钾量组合,以冬小麦品种藁优2018为材料,通过二因素随机区组试验,研究了3种灌水次数(不灌溉、灌拔节水、灌拔节水和扬花水)和4个施钾量(施K_2O0、75、150和225kg·hm^(-2))对冬小麦茎秆形态特征和抗倒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灌水次数和施钾量的增加,小麦株高和重心高度显著增高,茎秆基部2个节间的单位长度干重、直径、机械强度和抗倒指数显著增加。而茎秆壁仅随施钾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厚。小麦产量和3个产量构成因素也随灌水次数和施钾量的增加而增加,但4个施钾量之间的千粒重差异不显著,K225与K150之间的穗数、穗粒数和籽粒产量差异不显著。茎秆抗倒指数与茎秆基部第1、2节间的单位长度干重、直径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株高、重心高度也呈极显著正相关。综合各项指标,春季在拔节期和扬花期灌2次水,施K_2O 150kg·hm^(-2)有利于实现小麦高产和钾肥高效,且茎秆抗倒性能较好。
赵国英王红光李东晓贾彬李瑞奇李雁鸣
关键词:灌水次数施钾量冬小麦抗倒性
水分胁迫对不同小麦幼苗期生长的影响及抗旱品种筛选
2023年
为探究小麦品种苗期的抗旱性,以14个不同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正常水分(对照)和水分胁迫(15%PEG6000)条件下株高、最大根长、根条数、总根长、根系总表面积、根体积和干物质积累的差异。结果表明,水分胁迫下各品种株高、平均根长、最大根长和平均根条数以及干物质积累均受到严重抑制,处理和品种间差异显著。济麦22在对照处理下平均根长最大,其次是石麦22、衡0628和冀麦418;水分胁迫处理下,石麦22、石麦26和河农825平均根长较长,冀麦325最短。对照处理下冀麦418和石麦26最大根长较长,冀麦325最短;对照处理下石麦22的根条数最多,藳优5766最少。水分胁迫处理下石新828根条数最多,石麦26次之,藳优2018最少。石麦26和冀麦418的根系总体积和干物质积累在2个处理下表现一致,均与其他品种差异显著,表明冀麦418和石麦26属于苗期抗旱性强的小麦品种。
傅晓艺王红光刘志连李东晓何明琦李瑞奇
关键词:小麦幼苗水分胁迫抗旱品种
黄淮北部不同小麦品种(系)株型性状与产量关系研究被引量:3
2022年
为了明确黄淮北部地区不同品种(系)株型性状与产量的关系,在2018-2019年和2019-2020年分别对黄淮北部麦区19个和21个供试小麦品种(系)的株型和产量性状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通过聚类分析,在供试品种(系)中,高产型占5.3%~14.3%,低产型占19.0%~21.1%,中高产和中产型占66.7%~73.7%;通过对29个株型性状的因子分析,旗叶长和面积对不同品种(系)小麦株型性状变异的贡献最大;经相关分析,小麦产量与倒3叶宽、倒2节间长、倒3节间长、倒4节间长呈显著正相关,与倒1节间构成指数、倒2叶基角、旗叶披垂度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倒4节间长与有效穗数呈显著正相关,旗叶长、穗长、倒1节间长、倒1节间构成指数、倒3节间构成指数、倒3叶基角、旗叶披垂度与有效穗数均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说明株型性状对有效穗数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综上,黄淮北片麦区高产型品种(系)(产量>9000 kg·hm^(-2))的适宜株型指标:全生育期233~237 d,株高80.00~83.00 cm,株高构成指数>0.61,穗长7.0~7.4 cm,旗叶长13 cm左右,宽1.4 cm左右,旗叶基角<16°,倒2节间长16.5~18.2 cm,倒3节间长11.5~12.0 cm。
梁永波李浩然张志慧梁红凯韩东伟王建伟王红光李东晓李瑞奇
关键词:冬小麦株型性状
小麦幼穗分化动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6年
小麦幼穗分化影响穗粒数的形成,为了探索出提高穗分化质量的有效措施,前人已对小麦穗分化及各种影响因素做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其中光照、温度、水分、养分及内源激素、糖分、酶类物质等因素,都对幼穗分化具有不同影响。对小麦穗分化动态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情况作一概述。
胡英菲高文娇毕婵王红光
关键词:小麦小麦穗穗分化小花发育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