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田欣

田欣

作品数:11 被引量:188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科学出版基金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文化科学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8篇科技期刊
  • 3篇媒体
  • 3篇媒体融合
  • 2篇石油
  • 2篇石油天然气
  • 2篇天然气
  • 2篇同行评议
  • 2篇网络
  • 2篇采编
  • 2篇采编平台
  • 1篇新媒体
  • 1篇新媒体技术
  • 1篇页岩
  • 1篇页岩气
  • 1篇一体化
  • 1篇优化设计
  • 1篇油气
  • 1篇油气勘探
  • 1篇油气勘探开发
  • 1篇云计算

机构

  • 9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科学院文...
  • 1篇《科学》编辑...
  • 1篇《地球科学进...
  • 1篇《技术与应用...
  • 1篇《天然气地球...

作者

  • 11篇田欣
  • 10篇郑军卫
  • 9篇李小燕
  • 8篇张蕾春
  • 5篇侯春梅
  • 4篇马瀚青
  • 2篇耿懿
  • 1篇黄爱华
  • 1篇周小玲

传媒

  • 8篇中国科技期刊...
  • 1篇天然气地球科...
  • 1篇中国期刊年鉴

年份

  • 3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文科技期刊影响力分析与提升路径——以石油天然气工程类期刊为例被引量:13
2016年
【目的】探讨中文科技期刊影响力提升途径。【方法】利用中国知网及Excel统计分析功能,以石油天然气工程类科技期刊为例,分析该领域综合排名前列的期刊近十年高被引论文特征,结合期刊发展动态探索中文科技期刊影响力提升途径。【结果】高被引论文数量逐年增长,热点内容论文较短时间内易达到高被引;拥有核心学术力量的研究机构发表的论文、重点基金项目资助的论文被关注度、引用率普遍较高;学术大师与知名专家不仅以第一作者发表的论文被引用率较高,合作者论文被关注度也较高;作者的高被引论文数量与发文数量关系不大,但与研究选题直接有关;热点、重点领域的引文贡献突出。【结论】提升科技期刊影响力,应以内容建设为核心,重点提高引领学术创新的能力,周密组织策划出版内容,提高期刊论文质量,增强出版内容多样性。同时,倡导编委、审稿专家、编辑、作者、读者等的知识回报与价值体现,并从"快""推""宣"三方面提高期刊"三度",使辐射效应在提升期刊影响力方面的作用得到最佳发挥。
李小燕郑军卫田欣耿懿张蕾春
关键词:高被引论文出版内容
我国科技期刊媒体融合现状与发展方向被引量:48
2019年
【目的】调研国际科技期刊媒体融合发展现状,探寻我国科技期刊媒体深度融合发展方向。【方法】基于我国科技期刊实际、政策导向与专家意见,对我国科技期刊的媒体融合现状进行相关文献调研、案例分析对比。【结果】明确媒体融合概念、特点、发展历程及国内外发展状况,分析现阶段我国科技期刊融合进程中的不足,提出我国科技期刊媒体融合发展方向与着眼点。【结论】媒体融合具有帕累托效应,需尽早建立科技期刊融合效果评价体系;相较于国外科技期刊集团化运作、立体化网络运营与矩阵化传播模式,我国科技期刊媒体融合具有自身特色,但融合质量参差不齐、运营管理薄弱;可依据"1个总趋势、5个特质、N个创新点"的思路促进我国科技期刊媒体融合的转型升级。
李小燕郑军卫田欣张蕾春王晓晨
关键词:科技期刊媒体融合着眼点
我国科技期刊媒体融合制约因素及突破路径探析被引量:25
2019年
【目的】分析并探讨我国科技期刊媒体深度融合的制约因素及突破路径。【方法】通过文献调研、案例分析与对比,基于政策导向、专家意见及期刊现实情况,对期刊的发展现状进行归纳与分析。【结果】系统梳理了制约我国科技期刊媒体融合的4个主要因素,提出可从5个方面进行融合转型升级路径探索。【结论】制约我国科技期刊媒体融合的因素主要包括管理机制与相关政策、人才与团队构建、先进技术与内容产品、发展资金等。要实现科技期刊与新媒体的深度融合,应坚持"五位一体"的融合路径:坚持正确的理念、思维及意识;组建"领军人才+专才"的团队或联盟;构建立体化网络平台与全媒体产业链,形成传播媒体矩阵;用技术外包实现近期内容创新,同时加大技术自主研发力度,以掌握深度融合的主动权;管理运营要注重顶层设计、资源有效配置、利用最大化,促进科技期刊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李小燕侯春梅郑军卫田欣张蕾春王晓晨
关键词:跨界融合数字内容产业
我国科技期刊媒体融合现状与发展方向
2019年
随着数字技术在出版领域的广泛运用,科技期刊内容与新媒体技术的深度融合、科技期刊品牌效应与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成为科技期刊工作者亟待剖析与解决的问题。目前,我国科技期刊正积极与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进行融合,但融合力度与深度尚不能满足用户需求。国内外学者针对传统媒体融合从不同层面、角度进行了广泛探索,其中科技期刊媒体融合的研究多以个别期刊为例,或单从某个视角进行探讨,本研究基于已有研究成果,系统阐述媒体融合概念、发展历程及国内外发展状况,并与国外科技期刊融合发展成果进行比较,明确我国科技期刊在现阶段融合发展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指出我国科技期刊媒体融合的发展方向与着眼点,以期为我国科技期刊媒体融合建设增砖添瓦。
李小燕郑军卫田欣张蕾春王晓晨
关键词:媒体融合科技期刊人工智能新媒体技术出版领域云计算
国际页岩气研究进展:基于文献计量分析被引量:5
2014年
以Thomson Reuters公司Web of Science信息平台提供的SCI-E数据库为数据源,以Thomson Data Analyzer(TDA)软件和UCINET软件为分析工具,对1969年以来发表的SCI-E收录页岩气研究论文进行数据挖掘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页岩气研究论文数量整体呈现出增长的趋势,特别是2008年以来增长幅度较大;国际页岩气研究重点领域有2个:一是页岩储层本身的物性研究,包括孔隙度、对天然气的吸附能力等;二是对储层进行改造的方法,其中水力压裂研究居多。美国、中国和加拿大等是开展页岩气研究较多的国家,美国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中国石油大学和中国科学院是开展页岩气研究最多的机构;近年来,中国及其主要研究机构在页岩气研究方面非常活跃,特别是中国科学院、中国石油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在页岩气研究方面展现出了重要实力。
田欣张蕾春李小燕郑军卫
关键词:页岩气油气勘探开发
科技期刊采编平台分析与数字化功能设计方案
介绍国内外采编平台功能的现状,通过调研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类期刊使用情况,分析存在的不足和面临的挑战,提出采编平台数字化功能设计方案和建设意见,为中国科技期刊采编平台今后的发展提供参考.
田欣李小燕马瀚青郑军卫张蕾春
关键词:科技期刊采编平台优化设计
我国数据出版前景探析被引量:18
2015年
【目的】分析数据出版相关环节、利益主体、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给出我国数据出版发展建议。【方法】调研数据出版相关文献及国内外数据出版实例。【结果】数据出版涉及5个基本环节、3方利益主体和1个独立评价机构;存在3种数据出版形式和不同的数据引用格式。【结论】数据出版是未来科研成果出版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发展趋势,我国应从政策上将数据出版纳入科学评价体系,制定规范数据出版和引用的国家标准;数据中心必须逐步转型并联合,做好数据版权保护和数据有效保存与重复利用;期刊编辑部应发挥联系各利益主体的纽带作用,做好宣传与引导,促进高质量数据的发表。
李小燕田欣郑军卫侯春梅马瀚青
关键词:科学数据数据中心
国内外5种主要网络同行评议系统平台对比研究被引量:32
2014年
同行评议是科技期刊出版的重要环节,而网络采编系统平台是实现这一流程的基础。通过归纳介绍国内4种主要网络同行评议平台和国际著名的Scholar One网络同行评议平台,并从相关专家数据库、学术不端检测、文献管理工具和文献数据库集成等方面进行对比研究。在对比研究基础上,初步分析探讨了新技术引领新模式下的网络同行评议平台以及其今后所面临的发展瓶颈和可能遇到的挑战。最后,根据目前国际上技术支持现状和发展趋势,提出几点优化国内网络同行评议平台的思考。
田欣马瀚青郑军卫侯春梅
关键词:网络同行评议采编平台科技期刊
科技期刊增强出版及实现流程被引量:40
2018年
【目的】探讨增强出版的概念、特征、流程及系统设计原则,为国内科技期刊实现增强出版提供参考。【方法】调研国内外期刊的增强出版现状,并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结果】增强出版以交叉链接、富数据、开放共享为理念,通过文本+关联附加数据的方式,实现"传统论文+富数据"的交互链接与显示,呈现富数据、富链接、富显示的特征;科技期刊增强出版流程涉及提交、存档与传播,须遵循相应标准重新组织与封装产品形态,满足传播和共享需求;增强出版平台设计要坚持可读性、易懂性、可链接到研究数据、使实验具有可重复性等原则。【结论】实现增强出版可提升传统科技期刊知识服务能力,建设过程须注重顶层规划与规范化设计,并满足消费者需求,同时考虑数据的长久、有效、完整保存,积淀科研事业发展的源动力。
李小燕田欣郑军卫侯春梅张蕾春
关键词:科技期刊
基于社交网络的同行评议新模式--基于Peerage of Science与Frontiers平台的案例研究被引量:20
2015年
【目的】研究Web3.0快速发展背景下,科技期刊同行评议改进与发展的新平台、新模式。【方法】以Peerage of Science和Frontier为案例,针对最新的基于社交网络平台的同行评议模式进行了分析,介绍了该同行评议模式的改进、特点、流程、工作方式等。【结果】在社交网络平台下,同行评议从静态变为动态,从"一对一"变成"一对多",从封闭式评议变成开放式评价。【结论】基于社交网络的同行评议模式是同行评议发展的最新趋势,可为我国的同行评议发展提供参考。
马瀚青周小玲侯春梅田欣黄爱华
关键词:社交网络同行评议科技期刊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