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丹

作品数:2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上海理工大学环境与建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建筑科学

主题

  • 1篇液态
  • 1篇水模
  • 1篇水模拟
  • 1篇水模型
  • 1篇速度场
  • 1篇缩尺
  • 1篇缩尺模型
  • 1篇回风
  • 1篇汇流
  • 1篇幅值
  • 1篇幅值比
  • 1篇PIV
  • 1篇沉降速度
  • 1篇大空间

机构

  • 2篇上海理工大学

作者

  • 2篇王昕
  • 2篇黄晨
  • 2篇吴丹
  • 1篇秦俊

传媒

  • 2篇水资源与水工...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基于液态缩尺模型的大空间下送中回分层空调回风汇流速度场研究
2016年
选择某大空间实型建筑,根据相似理论建立液态模型实验台,研究大空间下送中回分层空调回风流场的汇流特性。论文利用二维微元汇流叠加方法获得汇流速度理论公式,利用粒子图像测速技术PIV(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拍摄回水流场,获得其速度矢量信息;实验发现计算得到回风流场的理论速度值与实验速度值存在较大的偏差,对二维汇流速度理论公式修正后,平均相对误差减少到8.5%。论文最后通过相似比例提出大空间下送中回分层空调回风二维汇流速度半经验公式,这为大空间建筑下送中回热环境研究提供了理论参考。
吴丹黄晨王昕秦俊
基于水模拟回风流场的PIV测试粒子跟随性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根据相似理论,选择某大空间建筑,以1∶15的缩尺比例搭建液态水模型实验台,研究实际大空间下送中回分层空调建筑中部回风汇流流场特性。选取粒径10~100μm聚苯乙烯示踪粒子,以盐水溶液为流体介质,分析计算其示踪模型回风汇流区域速度不均匀流场的准确性。结果表明:当粒子与流体的密度比σ<1.0时,粒子粒径越小,速度幅值比η越小,数值越接近1,示踪粒子跟随性越好;当粒子与流体的密度比σ>1.0时,获得的流场信息越能真实地反映实际流场特性。利用粒子图像测速技术PIV获得模型回风汇流区域流场速度矢量信息及其流线图。实验结果表明:在实验特定条件下,规定的汇流区域内示踪粒子几乎不受沉降速度Ug影响且延迟速度Us较小,说明粒子跟随性较好。
秦俊黄晨王昕吴丹
关键词:沉降速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