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怡
- 作品数:4 被引量:17H指数:2
- 供职机构:山西医科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医药卫生更多>>
- 大学生儿童期虐待与自尊、心理健康的调查研究
- 目的: 调查当前在校大学生儿童期的虐待状况,包括躯体的虐待、情感的虐待、性虐待、以及躯体的忽视和情感的忽视等,了解大学生儿童期的虐待经历与日后自尊水平及心理健康水平之间的关系,探讨个体因素及家庭因素对大学生儿童期虐待经...
- 牛怡
- 关键词:大学生儿童期心理健康自尊水平虐待经历
- 文献传递
- 有无宗教信仰的慢性疼痛患者疼痛、依恋和应对方式差异被引量:6
- 2014年
- 目的探讨有无宗教信仰的慢性疼痛患者疼痛、依恋和应对方式的差异。方法 2012年9月-2013年1月住院的110例患者中,有22例信仰宗教,根据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均衡的原则,按1:4的比例匹配不信仰宗教组88例。采用简化McGill疼痛问卷、亲密关系体验问卷和应对方式量表进行测量。结果独立样本t检验显示两组疼痛总分,疼痛感觉项,依恋回避,应对方式的祈祷维度有统计学差异(t=2.280,P=0.025;t=2.719,P=0.008;t=2.522,P=0.013;t=6.088,P=0.000);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祈祷是慢性疼痛患者是否信仰宗教的影响因素(OR=0.788,P=0.000)。结论宗教信仰在慢性疼痛患者应对疼痛、与他人建立安全依恋关系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应进一步研究宗教信仰在慢性疼痛患者心理干预中的作用。
- 曹艳梅张瑷琳牛怡刘洁薛云珍
- 关键词:心理健康宗教信仰慢性疼痛依恋
- 大学生儿童期虐待经历及其与家庭因素的关系被引量:10
- 2014年
- 目的本文通过对2653名大一新生进行儿童期虐待问卷调查,描述大学生儿童期虐待经历的状况,并探究虐待经历与家庭因素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儿童期虐待问卷及一般信息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大学生儿童期情感虐待、躯体虐待、性虐待、情感忽视及躯体忽视的发生率分别为:64.8%、17.38%、22.58%、80.44%及70%。父母婚姻状况稳定是避免儿童期虐待的保护因素,父母虐待经历及父母赌博是儿童期虐待的危险因素。结论儿童期虐待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家庭因素对其有重要预测作用。
- 牛怡薛云珍李文涛曹艳梅
- 关键词:儿童期虐待发生率大学生家庭因素
- 大学生儿童期虐待与自尊、心理健康的调査研究
- 目的:调查当前在校大学生儿童期的虐待状况,包括躯体的虐待、情感的虐待、性虐待、以及躯体的忽视和情感的忽视等,了解大学生儿童期的虐待经历与日后自尊水平及心理健康水平之间的关系,探讨个体因素及家庭因素对大学生儿童期虐待经历的...
- 牛怡
- 关键词:大学生儿童虐待自尊心理健康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