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芬
- 作品数:7 被引量:30H指数:2
- 供职机构: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脂肪代谢水平变化与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23
- 2018年
- 目的观察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脂代谢水平,并探讨其与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6月在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内分泌科接受治疗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在妇产科接受产前检查的健康妊娠期妇女60例作为对照(健康对照组)。观察2组患者脂代谢、血糖水平和细胞因子水平的差异,分析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脂代谢与血糖水平和细胞因子水平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内脂素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t=-7.516、-5.323、-14.787、-86.705,P均<0.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脂联素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t=16.378、9.712,P<0.001);观察组患者的平均血糖(MBG)、血糖标准差(SDBG)、血糖波动频数(NEGE)、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_(1c))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t=-23.372、-5.829、-5.702、-14.407、-14.147,P均<0.001);观察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亦高于健康对照组(t=-17.384、-10.295、-14.072,P均<0.001);妊娠期糖尿病患者TC、LDL-C、TG、内脂素与MBG、SDBG、NEGE、FPG、HbA_(1c)、CRP、IL-6和TNF-α水平呈正相关,HDL-C、脂联素与MBG、SDBG、NEGE、CRP、IL-6和TNF-α水平呈负相关。结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TC、LDL-C等脂代谢指标较高,且与血糖水平和细胞因子水平密切相关,可作为临床监测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的重要指标。
- 王玮黄兴全姜兰叶李秀芬冯静茹
-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脂代谢细胞因子血糖
- 脂肪膜细胞相关蛋白对3T3-L1脂肪细胞糖代谢及细胞分化的影响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观察APMAP对脂肪细胞糖代谢和细胞分化的影响,并分析其对于糖代谢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慢病毒干预3T3-L1脂肪细胞APMAP表达,观察对3H-葡萄糖的摄取并进行油红O染色定量分析脂肪细胞分化程度,检测培养上清中甘油和游离脂肪酸(NEFA)浓度以及细胞内三酰甘油(TG)的含量。脂肪细胞分化相关基因,过氧化物体增殖剂活化受体γ(PPARγ)和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A(C/EBPα)mRNA的表达通过实时定量PCR检测。结果APMAP过表达组和沉默组葡萄糖摄取率分别为正常对照的176.8%和67.4%,同时过表达组油红O染色OD值明显高于沉默组和对照组(P<0.01)。APMAP过表达组明显促进脂肪细胞分化及PPARγ和C/EBPαmRNA表达。结论APMAP表达量直接影响葡萄糖摄入量,过表达的APMAP能促进细胞内脂质的积聚,促进细胞分化,对于脂肪细胞糖代谢有着重要调控作用。
- 王玮王振苗黄兴全姜兰叶李秀芬
- 关键词:糖代谢细胞分化脂肪细胞
- 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应用SGLT-2抑制剂后对糖脂代谢及颈动脉重构的影响被引量:6
- 2022年
- 目的探讨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SGLT-2)抑制剂治疗对2型糖尿病(T2DM)合并高血压患者糖脂代谢及颈动脉重构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1年9月我院内分泌科收治的168例T2DM合并高血压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84例)采用二甲双胍降糖药治疗,观察组(84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SGLT-2抑制剂(达格列净)治疗。治疗前、治疗3个月、治疗6个月观察两组糖脂代谢、血压以及颈动脉重构指标的变化和组间差异。结果两组治疗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空腹胰岛素(FINS)、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三酰甘油(TG)、收缩压、舒张压、体质量指数、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逐渐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均逐渐降低(P<0.05),收缩期颈总动脉内径、舒张期颈总动脉内径逐渐增大(P<0.05),对照组IMT、收缩期颈总动脉内径、舒张期颈总动脉内径无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治疗3个月、治疗6个月FPG、2hPG、FINS、HOMA-IR、HbA1c、TG、收缩压、舒张压、体质量指数、IMT、LDL-C低于对照组(P<0.05),收缩期颈总动脉内径、舒张期颈总动脉内径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SGLT-2抑制剂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T2DM合并高血压患者糖脂代谢和颈动脉重构,并具有一定减重和降压作用,安全性较高。
- 庞雅平姜兰叶李秀芬冯金凤
- 关键词:2型糖尿病高血压糖脂代谢颈动脉重构
- 甲状腺结节发生的因素及成人Hcy与AGR和甲状腺自身抗体相关
- 2024年
- 目的探讨甲状腺结节发生的因素及成人同型半胱氨酸(Hcy)与白球蛋白比值(AGR)、甲状腺自身抗体相关性。方法本文为回顾性研究,2019年10月至2020年8月有1427人在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进行体检,通过简单随机抽样选取符合纳入排除标准受检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共计100例,均行甲状腺彩色超声,根据是否患有甲状腺结节分为对照组(未患甲状腺结节,n=52)和观察组(患甲状腺结节,n=48)。比较两组研究对象一般临床资料,分析成人同型半胱氨酸(Hcy)与白球蛋白比值(AGR)、甲状腺自身抗体[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与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相关性,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影响甲状腺结节发病率的相关因素。结果观察组性别、年龄、舒张压、收缩压、Hcy、AGR、TGAb及TPOAb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以成人Hcy为因变量,采用Spearman对AGR、TGAb及TPOAb进行相关性分析,成人Hcy与AGR呈负相关(r=-0.384,P<0.05),TGAb、TPOAb呈正相关(r=0.218,0.224,P<0.05);以年龄、性别、舒张压、收缩压、Hcy、AGR、TGAb及TPOAb为自变量,甲状腺结节为因变量,对100例体检者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显示,年龄≥40岁、女性是甲状腺结节发生的相关因素(P<0.05),Hcy、AGR、TGAb及TPOAb水平与甲状腺结节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甲状腺结节多发生于中年女性,Hcy、AGR、TGAb及TPOAb水平与其发生具有相关性,临床需针对以上指标定期进行甲状腺筛查工作。
- 李秀芬孙太冉冯云霞牛丽丽谢小谢安阳李鑫
- 关键词:甲状腺结节同型半胱氨酸甲状腺自身抗体
- circKIF4A表达与甲状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 2024年
- 目的探讨circKIF4A表达与甲状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随机取样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在该院确诊为甲状腺癌患者120例,在手术中取患者癌组织和癌旁组织,根据手术病理检测分为甲状腺癌组和癌旁组。采用qRT-PCR的方法检测circKIF4A在甲状腺癌组、癌旁组中的相对表达水平,分析circKIF4A表达与甲状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circKIF4A表达与甲状腺癌患者预后的关系。Cox回归分析甲状腺癌患者术后5年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结果与癌旁组circKIF4A相对表达水平相比,甲状腺癌组circKIF4A相对表达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ircKIF4A表达与包膜侵犯、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有关(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circKIF4A高表达患者术后5年累积生存率低于circKIF4A低表达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368,P=0.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包膜侵犯、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circKIF4A表达水平是甲状腺癌患者术后5年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circKIF4A在甲状腺癌组织中呈高表达,与甲状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术后5年生存情况有关,有作为甲状腺癌预后的潜在标志物的可能。
- 牛丽丽李秀芬孙太冉谢小谢安阳李鑫
- 关键词:甲状腺癌预后
- 车叶草苷减轻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黏膜损伤及炎症反应的机制
- 2024年
- 目的基于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STING)/TANK结合激酶1(TBK1)/干扰素调节因子3(IRF3)信号通路,探究车叶草苷(ASP)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结肠组织病理损伤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机制。方法以肠腔内注射三硝基苯磺酸和乙醇构建UC大鼠模型,并将造模成功的大鼠分为模型组、ASP低剂量组(17.5 mg/kg)、ASP高剂量组(35 mg/kg)、ASP高剂量+STING激活剂组(35 mg/kg ASP+20 mg/kg ADU-S100),每组16只;另取16只健康大鼠,肠腔内注射生理盐水,作为对照组。各组大鼠灌胃或/和腹腔注射相应药液或生理盐水,每天1次,连续14 d。末次给药后24 h,使用疾病活动指数(DAI)和结肠黏膜损伤指数(CMDI)分别评估各组大鼠的UC严重程度和结肠黏膜损伤程度,观察其结肠组织病理改变并进行组织病理学评分,检测其结肠组织细胞凋亡情况、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β干扰素(IFN-β)、白细胞介素4(IL-4)、IL-10]水平和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情况[STING、TBK1、IRF3、核因子κB p65(NF-κB p65)]。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结肠组织黏膜及腺体结构严重受损,黏膜上皮磨损,隐窝缺失,可见明显的炎症细胞浸润;DAI、CMDI、结肠组织病理学评分,细胞凋亡率,TNF-α、IFN-β水平,以及STING蛋白的表达水平和TBK1、IRF3、NF-κB p65蛋白的磷酸化水平均显著升高;IL-4、IL-10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ASP低、高剂量组大鼠结肠组织黏膜结构相对完整,腺体排列有序,充血和水肿减轻,炎症细胞浸润及溃疡明显减少;上述各定量指标均显著改善,且高剂量组的改善较低剂量组明显(P<0.05)。与ASP高剂量组比较,ASP高剂量+STING激活剂组大鼠的上述指标均被显著逆转(P<0.05)。结论ASP可能通过抑制STING/TBK1/IRF3信号通路来减轻UC大鼠的结肠组织病理损伤及炎症反应。
- 张霞张霞李秀芬赵汉清贾慧宇
-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炎症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