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青平
- 作品数:15 被引量:27H指数:3
- 供职机构:南京理工大学公共事务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 基层政府民生为本理念养成研究
-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倡导“共建共享”话语体系下,贯彻党的民生为本执政理念是基层政府基本的职责。但在实际贯彻落实过程中,一些基层干部基于“理性经济人”逻辑,利用权力优势,奉行疲软、工具主义为表征的“为执行而执行”,甚至以民生...
- 王青平
- 关键词:基层政府思想政治教育民本理念
- 以强化规范体现支持——解读《关于支持和规范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购买服务的通知》
- 2015年
- 《关于支持和规范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购买服务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是对《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指导意见》的贯彻落实,体现了以强化规范体现支持的理念。本文从以下十个方面对之进行解读。诠释了承接服务内容的重点与方向。
- 范炜烽王青平
- 关键词:国务院办公厅竞争性谈判绩效评价绩效管理
- 从“国家公营”到“农户共享”:林改纠纷的治理之道——基于村级案例的调查
- "林业弱、林区困、林农穷"已经成为破解集体林改的"瓶颈",也是造成林改纠纷层出不穷的重要根源。湖南省靖州县B村建国以来林地管理权的倒U形变化图,河南省新县197个行政村,四次大规模的砍伐导致已有的森林资源"元气大伤",很...
- 范炜烽王青平
- 关键词:林改
- 文献传递
- 从经营者到协调人:集体林改中政府角色的矫正与归位
- 集体林改是我国公共产权领域一项重大而系统的工程,涉及千百万农民的切身利益,在推进林权改革的进程中,政府应该实现从利益经营者、委托代理人向协调引导者的角色转换,这不仅是产权交易理论的内在要求,更是政府的"为民精神"在公共产...
- 范炜烽王青平
- 关键词:政府角色委托代理人
- 文献传递
- 伦理方法抑或技术路径:西部地区扶贫治理的循证实践被引量:6
- 2017年
- 发轫于循证医学的"循证实践",主张"证据为本的实践",随着发展不断向人文社科领域渗透。将"循证实践"引入到西部农村的扶贫治理中,既遵循了能力贫困消解的科学性,也是当前反贫工作的制度创新。循证实践无论是在横向架构还是纵向实施上,完善了现有反贫困机制与模式,明确了主体角色,凸显了民众话语权,但在应用中要注重人文关怀与技术的可行性论证,以充分彰显循证实践作为一种可供选择的伦理方法或技术路径在扶贫治理中的应用空间。
- 王青平范炜烽
- 关键词:循证实践
- 公共产权的基本命题:自主合作的理性困境
- 2014年
- 交易费用为零、"集体行动"顺利开展、"公地"合理利用,是公共产权的理想状态。然而,产权的不确定、有限理性经济人等因素的存在,引发对交易费用为零、"集体行动"、"公地悲剧"、"反公地悲剧"等问题的思考,这是产权领域展开自主合作面临的现实困境问题,也构成了公共产权研究的基本题域。
- 范炜烽王青平
- 关键词:公共产权交易费用集体行动公地悲剧
- 从合法性认同到正当性保障:基层政府民生为本理念的变迁之向被引量:1
- 2016年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生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从执行实践看,它是民生改善依据的政策属性与改善行为的合法性和正当性,即以价值理性凸显的政绩之向、民生行政行为的规制之向、社会调节机制的公正之向为表征的民生为本执政理念在基层不断得以深化的过程。厘清其中的内在机理,不仅可以从理论上理解民生为本执政理念在基层执政实践中的演化逻辑,而且可以从实践上观照基层民生改善的行政行为。
- 王青平范炜烽
- 关键词:合法性基层政府民生为本执政理念
- 中等职业教育规模与经济发展的关联度:JN个案被引量:3
- 2015年
- 中等职业教育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随着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人才需求的加大越发凸显,本论题基于JN县域面板的数据,构建了以中等职业教育规模指标中的在校生数为自变量,以经济发展为因变量的计量模型,论证了中等职业教育规模与经济发展在各个时段的关联度,揭示了影响两者关联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从引导与协调的角度就JN增强两者关联度的实践探索进行了分析。
- 王青平范炜烽
-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国内生产总值
- 从经营者到协调人:集体林改中政府角色的矫正与归位
- 集体林改是我国公共产权领域一项重大而系统的工程,涉及千百万农民的切身利益,在推进林权改革的进程中,政府应该实现从利益经营者、委托代理人向协调引导者的角色转换,这不仅是产权交易理论的内在要求,更是政府的"为民精神"在公共产...
- 范炜烽王青平
- 关键词:政府角色委托代理人
- 我国社会组织的分类及登记管理策略研究被引量:2
- 2015年
- 目前,我国社会组织的分类及其登记管理依旧遵循"归口登记、双重负责、分级管理"的体系,其暴露出与社会组织蓬勃发展不相适应的弊端越发凸显,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社会组织作用的发挥。文章分析了我国社会组织分类及其登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借鉴国外的经验,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试图从确立社会组织的分类体系、提高社会组织的公信力、优化社会组织的活动环境等方面,为我国社会组织的分类及其登记管理提供一定的建议。
- 范炜烽王青平
- 关键词:社会组织登记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