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晶晶

作品数:4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内蒙古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会议论文
  • 1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理学
  • 1篇电气工程

主题

  • 3篇配位
  • 2篇对苯二甲酸
  • 2篇荧光
  • 2篇荧光性
  • 2篇荧光性质
  • 2篇配体
  • 2篇配位聚合
  • 2篇配位聚合物
  • 2篇稀土
  • 2篇稀土配位
  • 2篇纳米
  • 2篇晶体
  • 2篇晶体结构
  • 2篇光性质
  • 2篇苯二甲酸
  • 1篇等离子体共振
  • 1篇电氧化
  • 1篇氧化铈
  • 1篇碳纳米管
  • 1篇配合物

机构

  • 4篇内蒙古大学

作者

  • 4篇褚海斌
  • 4篇李晶晶
  • 3篇赵永亮
  • 3篇岳彬
  • 3篇周丹
  • 1篇王爱玲
  • 1篇栗源

传媒

  • 1篇物理化学学报
  • 1篇中国化学会第...
  • 1篇中国化学会第...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5
  • 1篇201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纳米Ag@SiO_2核壳结构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效应对铕配合物的荧光增强作用(英文)被引量:1
2014年
分别制备了二氧化硅壳层厚度为10、25和80 nm的三种Ag@S O2纳米粒子,合成了铕与不同比例苯甲酸根(BA)的配合物、铕与1,10-邻菲罗啉(phen)及2,2′-联吡啶(bpy)的配合物,并对其进行表征.表征结果推测配合物的组成为Eu(BA)nCl3-n·2H2O(n=1,2,3)、Eu(phen)Cl3·2H2O和Eu(bpy)Cl3·2H2O.配合物的荧光光谱显示,在加入Ag@Si O2纳米粒子后,复合物的荧光强度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这可能是由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造成的.不同硅壳厚度的Ag@Si O2纳米粒子的荧光增强顺序是25 nm>80 nm>10 nm,这表明二氧化硅核壳厚度约25 nm时有较强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效应.此外,在这些复合物中,Eu(phen)Cl3·2H2O复合物的增强效果是最强的,而Eu(BA)nCl3-n·2H2O的增强效果是最弱的.在三个苯甲酸铕配合物中,Eu(BA)3·2H2O的增强效果最弱,其他两个苯甲酸铕复合物增强效果相对较好.原因可能是含氮配合物(Eu(phen)Cl3·2H2O和Eu(bpy)Cl3·2H2O)可以和Ag@SiO2更好地成键,而苯甲酸铕配合物和Ag@Si O2纳米粒子的作用相对较弱.Ag@SiO2纳米粒子有望应用于增强稀土材料的发光.
李晶晶栗源王爱玲屈燕荣岳彬周丹褚海斌赵永亮
关键词:铕配合物等离子体共振发光强度核壳结构
胺配位的氢氧化铈对铂/碳纳米管电氧化醇性能的增强作用
直接醇燃料电池发展需克服的一个重要难题是:开发低铂、高活性、高抗CO毒化的阳极电催化剂材料。研究表明CeO2等稀土氧化物可以有效提高Pt/C催化剂对醇氧化的电催化活性和稳定性[1]。然而,CeO2较差的导电性并不有利于电...
褚海斌李振宇唐龙树李晶晶杨洋
关键词:甲醇电氧化配位氧化铈
文献传递
TPTZ与H2BDC为配体的稀土配位聚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性质
合成了10种以2,4,6-三(2-吡啶)-1,3,5-三嗪(TPTZ)和对苯二甲酸(H2BDC)为配体的稀土配位聚合物单晶,并对其结构及性质进行研究.这10种配合物的组成分别为:{[Eu3(TPTZ)2(BDC)3(NO...
周丹岳彬李晶晶褚海斌赵永亮
关键词:晶体结构配位聚合物对苯二甲酸荧光性质
TPTZ与H2BDC为配体的稀土配位聚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性质
合成了10种以2,4,6-三(2-吡啶)-1,3,5-三嗪(TPTZ)和对苯二甲酸(H2BDC)为配体的稀土配位聚合物单晶,并对其结构及性质进行研究。这10种配合物的组成分别为:{[Eu3(TPTZ)2(BDC)3(NO...
周丹岳彬李晶晶褚海斌赵永亮
关键词:晶体结构配位聚合物对苯二甲酸荧光性质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