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翠芳
- 作品数:26 被引量:40H指数:3
-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文化科学语言文字更多>>
- 家庭伦理剧中的婆媳叙事与社会建构被引量:1
- 2012年
- 从早年的《婆婆、媳妇和小姑》到近年的《麻辣婆媳》《双面胶》《媳妇的美好时代》,再到新近的《青春期撞上更年期》《婆婆来了》,婆媳题材的电视剧屡次掀起收视热潮,成为家庭伦理剧中备受观众关注的一个类型。
- 李翠芳
- 关键词:家庭伦理剧社会建构叙事婆婆媳妇
- 主流话语与少数民族文学的史学建构被引量:1
- 2015年
- 文学史的写作并不仅仅是撰写者个人文学观念的外化,同时也是所属的社会群体的价值规范、情感诉求和政治意识博弈的结果,通过对民族文学史的分析与整合,分析少数民族文学史编写过程中国家意识与学术自觉的融合与抵牾,以期深入探讨少数民族文学史的建构有所启示。
- 李翠芳
- 关键词:政治诉求学术自觉
- 多元文化格局中少数民族作家的文化认同与身份建构被引量:3
- 2014年
- 新时期以来,随着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调整和外来文化思潮的冲击,少数民族作家受到多元文化的影响,如魔幻现实主义和寻根文学等,少数民族文学的民族文化身份意识逐渐觉醒,少数民族作家们努力发掘本民族的文化特征,并将民族文化自觉融入到创作中去。然而,随着全球化文化∕资本的流动加速,少数民族文学和少数民族作家却陷入了新的认同困境。
- 李翠芳
- 关键词:少数民族作家身份建构寻根文学民族文化身份小说情节
- 学术诉求与少数民族文学的经典化——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的少数民族文学史著作为研究对象被引量:1
- 2012年
- 文学史是对文学秩序进行排列和定位的学术样态,它以"入史册"、"排座次"和"进教材"等方式确立经典作家和经典文本,显然,这种被封圣和加冕的抉择中必然含有话语权力的博弈。因为"经典的确立从来就不是一个纯粹的文化问题,与之相关的还有对经典确立的历史环境及其需要"。具体到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史编写方,
- 李翠芳
- 关键词:少数民族文学史著作诉求文学秩序
- 《民族文学》的文化意义与生存困境被引量:2
- 2011年
- 世界性的文化发展趋势证明:多元的差异性的文化结构才能具有生生不息的活力。《民族文学》是我国唯一的全国性少数民族文学期刊,其创刊对于多民族的中国文学概念而言,是一种建构性的文化策略和构想。由此,一直被遮蔽的隐形的边缘文化获得了表述自己的空间。从文化地理学上说,文学文本“能告诉居民与读者有关某个民族的故事,他们的观念信仰和民族特征。”
- 李翠芳
- 关键词:文化意义文化发展趋势文化地理学文化结构少数民族
- 印尼大学生汉语学习手机词典使用及需求调查研究
- 随着中国的发展,中国跟各个国家的合作越来越多,中国和印度尼西亚在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越来越频繁,汉语自然而然地成为了最热门的语言之一。为了能够加强印度尼西亚和中国两国的良好关系,不少印度尼西亚的学习者开始接触并学习汉语...
- 李翠芳
-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满意度
- 文献传递
- 民族志诗学与新时期少数民族文学书写被引量:5
- 2012年
- 20世纪80年代以来,少数民族作家的创作表现出明显的民族志诗学特征。新时期少数民族文学的传播与之有着密切而复杂的互动关系。民族志诗学所彰显的民族性和异质性促进了少数民族文学的崛起,其中历史追忆和文化忧虑成就了少数民族文学的文学价值;但是,民族志诗学中的民俗叙事在新的消费语境中却沦为市场炒作的消费符码。这也表现出现代语境中少数民族作家在言说立场和文化表达上的悖论处境。
- 李翠芳
- 关键词:民族志诗学少数民族文学文学传播悖论
- 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的文化现象反思被引量:1
- 2017年
- 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体现出新时期以来我国的少数民族文艺政策,参与着新时期以来少数民族文学的发展进程和话语建构。然而,从以往十一届评奖来看,还存在一些需要反思的地方,如审美标准模糊与运行机制不够透明、民族特质淡化与文化张力不足、现实表达的匮乏与乡土叙事的依赖。因此,"骏马奖"和少数民族文学作家要想获得全国性甚至世界性的认同,还需要进行更为深入的思考。
- 李翠芳
- 关键词:骏马奖评奖机制民族特质文化反思
- 出版转型与新时期少数民族文学生态
- 2013年
- 新时期以来,随着整个社会的转型和出版政策的变迁,少数民族民间故事和民族史诗的出版成为20世纪80年代少数民族文学出版的主要内容。20世纪90年代后,少数民族文学在主流出版体系的建构和国家出版行为的主导下,逐渐获得了主流话语的认同,不断走向中心和经典化,实现了个体、社会和国家之间的一致性。
- 李翠芳
- 关键词:出版转型主流话语少数民族文学
- 二十世纪闺秀创作论
- 闺秀创作是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上女作家创作的一部分,属于含蓄写意的一脉,其创作倾向上重视对古典美的现代再造,体现了古典意绪在现代生存境遇之中的温文力量。其中,闺秀创作表现出来的古典情怀对人心的关怀和安慰,以及古典审美追求对...
- 李翠芳
- 关键词:审美文化心理文化心态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