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玉华
- 作品数:30 被引量:69H指数:5
-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自然科学总论农业科学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更多>>
- 关于职业教育学生研究的几点思考
- 2016年
- 学生是教育的起点,也是根本,理应被高度重视。然而事实上,学生走向"被发现"却颇多周折。之前,笔者曾从"成长"到"成人"的培育视角对职教学生研究做过粗浅探讨,现在,出于对该研究视域的关注,再做进一步探讨。我们知道,在普通教育研究中,学习论、课程论、教学论可谓是三者并立,其大致意蕴是在学习者、学习内容、教授者之间形成一个三角互动的内部系统。
- 陈玉华
- 关键词:职业教育普通教育学习论课程论教学论
- 谁管职校——社会支持网络视角
- 2016年
- 对职业学校校长的相关研究,从研究文献来看,所占比例甚小,而且多将校长抽离出自身所处的环境,从领导特质、决策风格、行动逻辑、办学理念、精神风骨等方面着力。这些研究看似对校长进行个案的白描,却造成校长给人的感觉是“陌生又遥远”的。因此,将职教校长置于其所处的社会网络之中,描述“关系”中的校长之真实状态。应当对于理解职教校长更有裨益。
- 陈玉华
- 关键词:社会网络办学理念校长
- 从教育机会均等看城乡教育差异
- 2007年
- 教育机会均等不仅仅体现了教育公平的思想,也体现了社会的整体进步。但从入学机会、受教育过程的机会、学业成功的机会来看,城乡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其产生的原因有人为化的制度、主流教育理念脱离农村现实、教育腐败、教育的法律保障缺失等。
- 陈玉华杜根长
- 关键词:教育机会均等教育公平城乡教育差异
- 教学中的“结果思维”批判及破解思考被引量:1
- 2015年
- "结果思维"是教学中完全以结果为取向、标准,只重结果不重原因和过程的一种思维方式和实践模式。表现为:以"考"为指向的教学、以"记住内容"为目标的学习,以"规训"为常态的师生关系。结果思维自身形成悖论,且不断循环往复。其原因和文化及思维惯习、技术关联与技术抽象、主体能动的缺省不无关系。需要从思维本身出发、重新回望教育目的并反思教学目标、溯源学科差异并关照学科逻辑及内在思维价值。
- 陈玉华
- 关键词:教学
- 回眸与前瞻:职业教育再出发
- 2016年
- 开栏的话:本刊新开设“职言职语”栏目,旨在为广大职业教育工作者、研究者提供发表观点、交流思想的平台,内容包括学术创新、政策解读、热点分析等。自本期开始,由陈玉华女士主笔的一系列文章将对职业教育热点问题进行深度分析,以期与广大读者进行交流探讨。
- 陈玉华
- 关键词:职业教育教育工作者
- 学生立场:教育研究与实践的出发与回归被引量:13
- 2017年
- 学生理应是教育的原点和终点,但在教育研究和实践中,学生依然处于被放逐的境遇,主要表现为:鲜有教育视角的学生立场,功利主义毒害下学生被异化,二元对立思维下学生被抛置。学生发展是逻辑的起点,须完成基于学生立场的教育超越。教育超越要尊重和唤醒学生,要在"把学生当作学生"中超越,要回归发展学生的教育本义。涵养学生立场,要完成从控制到关怀,从成才到成人,从片面到全面发展,从整齐划一到尊重差异的变革。只有将学生立场作为研究和实践的逻辑起点,才有后续的教育系统发展。
- 陈玉华
- 关键词:学生立场教育研究教育实践
- 校服:一种被习惯化的非教育元素被引量:9
- 2009年
- 校服作为一种习惯化的教育性元素,其一直被默认在思想品德教育、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优化育人环境、加强学校常规管理,有利于全社会对学生身心健康的保护与监督,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是,通过对校服本身的事实判断发现,校服并不能很好地执行以上功能,而且校服以及其存在方式在客观上给目前的学校教育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
- 陈玉华李雁冰
- 关键词:校服学校文化
- 论职业教育中工匠精神的培育被引量:5
- 2016年
- 2016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全国两会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首次提及"工匠精神"。随之,"工匠精神"引起广泛讨论。那么,什么是工匠精神?所谓"工",巧饰也。象人有规矩也。与巫同意。凡工之属皆从工。古文"工"从"彡"(《说文解字》)。徐锴注曰:"为巧必遵规矩、法度,然后为。"段玉裁注曰:"引申之凡善其事曰工。"所谓匠,木工也。从匚从斤。斤,所以作器也。
- 陈玉华
- 关键词:政府工作报告自我实现育人目标
- 教师的研究情结——教师开展教育科研的动机及态度分析被引量:5
- 2010年
- 为了加强区域教师科研方法培训的针对性、有效性,使其不断趋于科学、不断贴近教师学习的需要,首先需要了解教师对教育科研的认识情况,了解他们开展研究的动机及态度。由此,在开办首届以项目为载体的教师科研方法实训班初期,我们从参与培训的学员中挑选了部分具有代表性的教师进行了访谈,访谈主要涉及访谈对象对科研的了解与认识。以及对科研实践活动的切身感受,从而为科研培训工作提供现实的基础。
- 陈玉华
- 关键词:教师学习教育科研情结访谈对象有效性
- 教师的研究情结——教师开展教育科研的动机及态度分析
- 2010年
- 为了加强区域教师科研方法培训的针对性、有效性,使其不断趋于科学、不断贴近教师学习的需要,首先需要了解教师对教育科研的认识情况,了解他们开展研究的动机及态度。由此,在开办首届以项目为载体的教师科研方法实训班初期,我们从参与培训的学员中挑选了部分具有代表性的教师进行了访谈,访谈主要涉及访谈对象对科研的了解与认识,以及对科研实践活动的切身感受,从而为科研培训工作提供现实的基础。
- 陈玉华
- 关键词:教师学习教育科研访谈对象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