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宇
- 作品数:145 被引量:704H指数:13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研究计划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鼓膜硬化研究现状被引量:5
- 2017年
- 鼓室硬化是长期慢性炎症刺激下产生的一种不可逆的病理改变。在鼓室硬化中,单独发生于鼓膜的,称为鼓膜硬化,组织学检查以血管和细胞数量减少为特征,在耳内镜下鼓膜硬化主要表现为鼓膜增厚、浑浊、萎缩性瘢痕以及片状或岛状钙化斑沉着,常继发于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分泌性中耳炎鼓膜切开及置管术后。无自愈倾向,除手术切除外,目前尚无根治方法,且手术切除复发率高。其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随着耳外科手术的发展,鼓膜硬化的病因、发病机制及治疗已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该文就其可能的病因及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 董晓赵宇
- 关键词:鼓室硬化中耳炎
- 2019冠状病毒疾病相关嗅觉障碍被引量:6
- 2021年
- 2019冠状病毒疾病(COVID-19)的致病病毒为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干咳、乏力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严重者可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等。多国流行病学研究调查表明嗅觉障碍是COVID-19的临床症状之一,甚至是部分COVID-19患者的首发症状,其在COVID-19的早期诊断及临床筛查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COVID-19所致嗅觉障碍流行病学、预后及发病机制进行综述,结果显示嗅觉障碍多发生于COVID-19轻症患者,且预后较好。现阶段有关COVID-19所致嗅觉障碍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现推测与其他呼吸道病毒感染后出现的嗅觉障碍的机制相类似,因鼻腔黏膜肿胀导致的传导性嗅觉障碍,或因病毒直接损伤嗅上皮甚至嗅觉通路的更高层面而导致感觉神经性嗅觉障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和II型跨膜丝氨酸蛋白酶(TMPRSS 2)基因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
- 王艺贝陈忠岩刘剑锋赵建辉赵宇韩军杨大章
- 关键词:嗅觉障碍发病率发病机制
- 面神经鞘瘤治疗的研究进展
- 2024年
- 面神经鞘瘤是面神经最常见的肿瘤,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可能与神经损伤和施万细胞相关的神经异常修复密切相关。目前,面神经鞘瘤的治疗策略主要包括随访观察、放射治疗和手术切除。手术切除是面神经鞘瘤最主要的治疗方式,但术后面神经功能恢复效果并不理想,仅极少病例能够沿面神经剥离肿瘤,从而保留面神经解剖和功能的完整性。保守治疗能够最大限度地保留面神经功能,也是面神经鞘瘤重要的治疗手段。对于面神经功能较好、肿瘤体积较小的面神经鞘瘤患者,观察随访或放射治疗可能是更好的选择;而对于面神经功能较差、肿瘤体积较大或持续生长导致症状加重的面神经鞘瘤患者,手术切除辅以面神经修复是最佳的治疗策略。未来在保障面神经功能基础上,可能还会聚焦于肿瘤靶向治疗及以医工结合为基础的面神经修复等方面。
- 朱泽宇靳梦茹谭博文周鹏赵宇
- 关键词:面神经鞘瘤随访观察手术切除
- 遗传性耳聋基因治疗临床指南
- 2024年
- 遗传性耳聋是一种常见的遗传性疾病,新生儿的发病率为1‰~3‰。患者终身携带致病突变,导致不可逆性耳聋,至今尚无临床可用的治疗药物。在部分遗传性耳聋动物模型中,基因治疗已被证实为潜在有效的治疗方法。国内外已开展了多项遗传性耳聋基因治疗的临床试验。其中,由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牵头,联合国内多家医院成功开展的遗传性耳聋基因治疗临床试验,取得了显著的疗效,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规范遗传性耳聋基因治疗并提供临床研究指导,全国多家医院的耳科专家讨论制定了遗传性耳聋基因治疗临床指南,内容涵盖了伦理审查、遗传性耳聋的诊断和入组标准、临床前准备、药物、疗效与安全性评估标准、术后言语康复等。本指南将为耳聋基因治疗的临床诊疗提供规范的理论和技术指导。
- 齐洁玉谈方志张李燕陆玲陆玲王洪阳刘闻闻李文妍贺祖宏刘闻闻孙珊方巧军董耀东丁小琼童步升曹现宝董耀东朱学伟童步升马璐郭敏于亚峰汪芹樊建刚张天虹于亚峰李永新樊建刚崔勇吴佩娜张宏征何双八郭维维杨见明钱晓云叶放蕾何双八曹卫杨见明钱晓云赵宇袁慧军陈晓巍孙宇杨仕明夏明王秋菊李华伟徐磊柴人杰
- 关键词:遗传性耳聋基因治疗
- 鼻内镜下鼻窦囊肿手术被引量:2
- 2003年
- 目的 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鼻窦囊肿的方式和优点。方法 分析 65例鼻窦囊肿患者的发病部位 ,囊肿性状。并对本组所有病例采用了鼻内镜手术治疗 ,大多采用“揭盖法” ,即手术打开与鼻腔相接的囊壁 ,而不去掉与周围结构相邻的囊壁 ,是为囊肿“揭盖”或“开窗”。结果 所有病例在局麻或全麻下均顺利完成手术 ,无并发症发生 ,术后症状均明显改善 ,随访 3~ 6个月 ,未发现引流口封闭。结论 鼻窦囊肿行鼻内镜手术 ,只要去除与鼻腔相接的囊壁 (揭盖法 ) ,而无需去掉与周围结构相邻的囊壁。此种手术方式 ,既保证了囊腔的引流 ,也避免了并发症的发生 。
- 赵宇王力红安惠民
- 关键词:鼻窦囊肿鼻内镜手术揭盖法
- 喉中分化鳞状细胞癌与低分化神经内分泌癌的碰撞癌1例诊疗分析被引量:3
- 2020年
- 男性患者,75岁,因声音嘶哑2月入院。喉镜检查提示:右侧喉室见肿物突起、遮挡右侧声带前中份;病检报告提示:查见低分化癌,倾向鳞状细胞癌。全喉切除送病检,诊断为复合性癌,含中分化鳞状细胞癌(约5%)成份及低分化神经内分泌癌(约95%)成份,生长状况考虑为碰撞癌。最终诊断为喉鳞状细胞癌及神经内分泌癌碰撞癌(声门型T4N0M0Ⅳ期)。术后规律放疗,随访6月无复发,但长期是否会发生复发或转移,仍有待观察。头颈部碰撞癌的发病率很低,且多见于甲状腺,而喉部少见。明确诊断大多依靠手术完整切除病变组织后的病理检查及免疫组化检查。碰撞癌治疗方式的选择与病理成分、发病部位、以及是否有远处转移均密切相关,应根据不同组成成分的肿瘤特性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由于碰撞癌的偶然性和个体差异性,应引起重视和报道。
- 乔怡歆赵宇蒋莉莉
- 关键词:碰撞癌鳞状细胞癌神经内分泌癌
- 听力损失与痴呆关系研究进展被引量:8
- 2022年
- 听力损失(Hearing loss,HL)和痴呆都是全球高发疾病,其发生率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而显著上升。而两者的相关性也引起广泛的讨论和研究。本文聚焦于听力损失与痴呆的相关性,不同程度的听力损失增加痴呆患病风险的的可能性,听力损失的治疗干预措施对痴呆患病率的影响,并针对可能的发生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庞文都任建君赵宇
- 关键词:听力损失痴呆
- 普通话版耳鸣问卷评分变化与耳鸣治疗效果的一致性
- 2024年
- 目的验证普通话版耳鸣问卷(MTQ)评分变化与耳鸣治疗效果的一致性。方法前瞻性纳入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就诊的耳鸣患者,通过医师评估、患者自评、MTQ和视觉模拟量表(VAS)对患者耳鸣严重程度进行评估。治疗3~6个月后进行随访,评估患者治疗后耳鸣严重程度,收集患者接受的干预治疗手段[药物治疗(药物组)/非药物治疗(非药物组)]、治疗后的自我临床印象(耳鸣治愈/改善/无变化/加重),评估MTQ评分变化与耳鸣治疗效果的一致性。结果共纳入54例耳鸣患者,其中男16例,女38例,年龄(43.5±12.7)岁。药物组38例,非药物组16例;药物治疗组原发性耳鸣比例高于非药物治疗组[97.4%(37/38)比75.0%(12/16),P=0.023],其余基线临床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初诊、复诊时MTQ评分与医师评估(r=0.679、0.774)、患者自评(r=0.483、0.779)及VAS(r=0.606、0.756)得分均呈正相关(均P<0.001)。治疗后MTQ评分变化值(ΔMTQ)与VAS得分变化值(ΔVAS)呈正相关(r=0.694,P<0.001);Bland-Altman分析结果显示,ΔMTQ与ΔVAS的平均差值为3.704×10-7,95%的一致性界限为-1.534~1.534;药物组与非药物组ΔVAS、ΔMTQ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耳鸣患者MTQ评分与医师评估、患者自评及VAS得分相关性良好,MTQ评分变化与耳鸣治疗效果一致。
- 刁聪王强赵宇孟照莉
- 关键词:耳鸣问卷
- 嗅觉定性障碍的诊断和治疗被引量:3
- 2020年
- 嗅觉障碍包括嗅觉定量障碍(嗅觉下降、嗅觉丧失)和嗅觉定性障碍(嗅觉倒错、幻嗅)。相对于嗅觉定量障碍,嗅觉定性障碍对患者日常生活的影响更大。目前人们对嗅觉定性障碍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认识仍然有限,治疗仍具有挑战性。对于中枢性嗅觉定性障碍以药物治疗为主,对于严重的持续性外周性嗅觉定性障碍可以考虑手术治疗。本文就该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进展做一总结,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 刘剑锋赵建辉王艺贝赵宇陈忠岩韩军
- 关键词:嗅觉障碍嗅觉丧失外周性中枢性药物治疗
- PPI联合胃动力药与肉毒素注射治疗声带突肉芽肿疗效的比较研究
- 雷蕾赵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