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进
- 作品数:7 被引量:48H指数:2
- 供职机构:华侨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 抓创建·增素质
- 1999年
- 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培养同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高素质的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关系到中国21世纪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强调要"重视受教育者素质的提高,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担负着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专门人才的重任,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更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
- 杨进
- 关键词:学生素质教育文明宿舍青年学生社会主义事业大学生十五大报告
- 美术专业党建工作的理论与实践
- 2004年
- 高校美术院系担负着培养美术人才的重任,必须以贯彻落实“三个代表”的高度来认识做好美术专业学生党建工作的重要性,根据美术专业学生的特点,积极开展党建工作。
- 杨进
- 关键词:美术专业党建工作
- 关于新时期高校学生宿舍管理的几点思考被引量:45
- 2005年
- 杨进
- 关键词:高校学生宿舍宿舍管理学校管理
- 建设学生社区思想教育与党建工作新平台被引量:3
- 2001年
- 近年来,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发展。各地以各种形式,组建了一批按社会化管理的学生社区。这些学生社区,不仅在管理体制上实行社区管理,而且对学生住宿安排实行了市场化的组合,它突破以往按院系、班级甚至学校的组织形式,构成了新型的学生社会或称大学生城,它不仅是大学生的栖身之地,也是培养大学生成才的重要场所。随着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和住宿管理体制的改革。以及学生社区功能的不断发展完善。它对学生的成长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 杨进
- 关键词:大学生成才高等教育管理住宿管理院系高校后勤社会化
- 浅谈新时期青少年的道德建设
- 2002年
- 根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共青团中央宣传部课题组、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全青调查"的"2000年中国青年思想道德状况调查问卷与数据"的报告显示,当今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当代青少年的思想道德观念,已经产生了不容忽视的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在:当代中国青少年对市场经济和中国经济必须与世界经济接轨已普遍认同,但对必须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职业责任感和质量意识则趋于弱化;与1996年的"全青调查"相比,青年对爱国主义的理解出现了新的变化,在经济全球化与"和平和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主旋律的时候,不少青年只看到经济的全球性和国际形势缓和的一面,被西方所谓的"民主、自由、人权"等漂亮的词藻所迷惑,被资本主义经济繁荣所迷惑,看不清西方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甚至动摇了社会主义信念;当代青少年成才目标的取向和评价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他们对幸福的认识更加实用,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有所滋长,道德行为与认知水平差距扩大,在道德评价标准上存在着"宽以待己,严以律人"的倾向。另据北京零点调查公司1999年12月对中国沿海城市中学生社会文化特征的调查,有13.9%的中学生竟认为COOL("酷")的特征是"电脑黑客"。此外,近年来频频发生的青少年为主角的网络侵权和以青少年为主要对象在网络上传播色情淫秽信息等事件,向人们提出"网络道德"问题。
- 杨进
- 关键词:当代青少年道德建设中国青少年社会主义信念调查问卷
- 发挥高校知识优势 努力实践“三个代表”
- 2003年
- 党的十六报告明确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靠"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要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注重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报告这些论述,为高校如何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明了方向。作为社会主义的高校,必须认真学习、贯彻十六大的精神,发挥自身优势,在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发挥高校的积极作用。一、高校要为发展先进生产力培养高素质人才面对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要求,十六大报告突出强调了发展科技和教育的重要性,进一步明确必须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在人类生产力发展史上,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运用,科学技术已越来越突显其作为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纵观人类发展的历史,每一次科学技术的重点突破,都带来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不断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是中国共产党始终站在时代前列,保持先进性的根本体现和根本要求;
- 杨进
- 关键词:高校先进生产力第一生产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十六大报告
- 加强中华优秀传统伦理教育的思考
- 2000年
- 加强中华优秀伦理道德传统教育,是贯彻中央精神,在高校中对大学生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结合可借助于高校德育、心理学教育为实施的突破口,也是在当前对外开放条件下,为了抵御国外腐朽思想侵蚀,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热情的有效载体。因此,加强中华优秀伦理教育,具有现实、深远意义。一、加强中华优秀伦理教育的作用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思想文化最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华优秀伦理,是经过长期积淀、筛选和升华形成的伟大民族精神和民族思想的结晶,具有历史的继承性、永恒性和增值性。其作为载体的被代代口耳相传的历史典故和名人名言,因在历史上有其人其事的真实性,因而具有鲜明生动、曲折动人、趣味易懂和渗透性等特点。
- 杨进
- 关键词:伦理教育中华民族中国民族道德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