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欣

作品数:9 被引量:14H指数:3
供职机构: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语言文字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历史地理
  • 2篇政治法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语言文字
  • 1篇文学

主题

  • 5篇宋代
  • 2篇政治
  • 2篇政治实践
  • 2篇家训
  • 2篇官箴
  • 1篇争议解决机制
  • 1篇丧葬
  • 1篇慎终追远
  • 1篇士人
  • 1篇宋代理学
  • 1篇宋代士人
  • 1篇宋辽
  • 1篇宋人
  • 1篇终极关怀
  • 1篇乡规民约
  • 1篇理学
  • 1篇贸易战
  • 1篇经济转型
  • 1篇劳动争议
  • 1篇劳动争议解决

机构

  • 8篇云南省社会科...
  • 4篇云南财经大学
  • 1篇云南大学

作者

  • 8篇刘欣
  • 3篇吕亚军

传媒

  • 2篇云南社会科学
  • 1篇天津行政学院...
  • 1篇东南亚纵横
  • 1篇北方论丛
  • 1篇思想战线
  • 1篇北京理工大学...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宋辽贸易战论析被引量:1
2012年
澶渊之盟后,宋辽虽约为兄弟之国,但双方相互猜忌、防范,皆视对方为"敌属之国"。在此背景下,贸易的目的就是试图获取对方财富,从经济上削弱对手。为此,双方采取了一系列的贸易措施:因乘之术、斗泄之术的运用,转手贸易与争夺宋钱。贸易战客观上密切了双方交往,维持了宋辽间脆弱的和平;是宋王朝在商品经济发展的前提下,利用经济手段解决民族问题的范例,为后世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刘欣吕亚军
关键词:宋辽货币贸易战
宋人遗训中的丧葬观及其终极关怀被引量:1
2011年
长辈利用遗言、遗嘱、遗书等形式对晚辈进行劝勉、训诫是谓遗训。遗训古来有之,它最能反映出一个人内心的真实思想。宋代是中国古代社会具有转折意义的时期,这一时期士人遗训中大量出现对儒家正统丧葬观的强调。其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宋儒试图通过重塑儒家丧葬礼仪来重构宗法等级,以最终建立一个符合儒家礼治的社会来回应社会变迁所带来的挑战。
刘欣
关键词:宋代士人慎终追远终极关怀
宋代理学的政治实践:以“官箴”为中心的考察
2019年
宋代具有理学色彩的"官箴"大量出现,这是理学政治实践的必然结果。"官箴"通过培育具有理学气质的官员,使其在在为政理念、为政品质以及为政能力上完成对官员的自我改造,并承担起重建社会秩序与改造社会的使命。因此,以"官箴"为核心的理学的政治实践实质是官员的自我改造与改造社会的结合。
刘欣吕亚军
关键词:宋代理学政治实践
略论宋代"官箴"中的政治实践
宋代具有理学色彩的"官箴"极为重视对诸如刑名、司法、钱粮、风俗教化等地方行政职责和现实吏治实践经验的强调;它对官员为政的要求与实践不但强化了官员必备的行政素质而且对基层行政权力的构建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刘欣薛政超
关键词:宋代官箴政治实践
论宋代家训的文体表现被引量:4
2011年
家训文化在中国具有漫长而悠久的历史。严格地讲,家训有古今两个层面上的定义:今人所说的家训泛指家庭(族)中长辈对晚辈的教诲,具有多种表现形式,直接起源于家庭产生后亲人之间的口耳相授生产、生活技能的实践;古代的"家训",是家长以"训"这一文体形式来教育子弟,文字是其唯一的形式,直接起源于周代文王训子的《保训》。以现代意义的家训定义而言,宋代的确是中国家训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高峰时期。从家训的文体表现形式看,有韵的家训是以诗、词、歌、赋等形式来教育子弟;无韵的家训是以"训"、"铭"、"箴"、"戒"、"规"等散文体形式来训诫子弟。从宋代家训的文体形式中我们可以更完整地把握家训这一文化现象,厘清"家训"的起源。
刘欣
关键词:宋代家训
当代越南劳动争议解决机制探析被引量:4
2014年
为处理劳动争议,越南政府规定了调解、仲裁、诉讼与罢工程序。有关各方采取了重视劳动者权益的保障、加强工会干部的专业培训、促进对工人信息的沟通与掌握、成立特别任务小组以应对突发事件等具体措施。但在实践中,越南劳动争议解决机制仍存在中立方不中立、处理效率低等问题。
吕亚军刘欣
关键词:劳动争议经济转型
论宋代家训诗中的“情”与“理”被引量:1
2014年
家训诗在宋诗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它的发展不可避免地受到宋代理学的影响。首先,家训诗的内容已完全纳入理学的社会化道德标准之中,其思维与表达方式也深深地打上了理学说教烙印。其次,家训诗中充满自然亲情的感发之情,也符合"性情之正"之意。正是情与理的结合使得宋代家训诗超越一家一族的层面而走向社会。
刘欣
关键词:宋代
乡国之间:近代云南乡规民约浅析被引量:3
2013年
近代云南的乡规民约带有显著地方特色,虽然它的管理制度和运作程序大体遵循与内地乡规民约较为一致的形式,但其内容更多地展现了云南独特的社会生活。依照参加者的身份,可划分为地缘性的乡规民约、行业性及宗族血缘性的乡规民约;依照功能与作用,可划分为以劝善惩恶为主的道德教化型和以弭盗防贼为主的准军事治安型的乡规民约。近代云南乡规民约体现出基层社会秩序的国家化形式日益突出,以及国家主流意识对基层社会的渗透与整合。近代云南这种"乡国"一体的政治格局彻底地消除了"市民社会"出现的可能性。
吕亚军刘欣
关键词:乡规民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