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悦

作品数:6 被引量:20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政治法律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社会
  • 3篇环境抗争
  • 2篇溢油
  • 2篇溢油事件
  • 2篇社会学
  • 2篇环境社会
  • 2篇环境社会学
  • 2篇海洋开发
  • 1篇心理
  • 1篇学术
  • 1篇学系
  • 1篇制度化
  • 1篇中国环境
  • 1篇中国社会学
  • 1篇社会心理
  • 1篇社会学系
  • 1篇社会学专业
  • 1篇生态
  • 1篇生态文明
  • 1篇塔西佗

机构

  • 6篇中国海洋大学
  • 2篇河海大学

作者

  • 6篇杨悦
  • 4篇陈涛

传媒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河海大学学报...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鄱阳湖学刊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第四届中国环境社会学学术研讨会综述被引量:1
2014年
2014年10月10-12日,第四届中国环境社会学学术研讨会在青岛召开。此次会议由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发展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河海大学社会学系﹑中央民族大学世界民族学人类学研究中心和中国社会学会环境社会学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承办。来自中国人民大学﹑河海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厦门大学等高校及科研机构的70余位学者,以“海洋开发与环境保护”为主题,就环境社会学学科建设与环境治理等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
杨悦
关键词:环境社会学
环境抗争中底层群体的社会心理——基于蓬莱19-3溢油事件的案例阐释与拓展分析被引量:6
2016年
学术界在环境抗争领域形成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但对底层群体社会心理的深入考察非常有限。路易岛渔民环境抗争的研究表明,底层群体的抗争心理呈现出复杂化和多元化的特征。从抗争历程上看,底层群体经历了"寻求公正→心理失衡→弱势认同→正名"四个阶段的变化;面对基层政府,底层群体存在着依赖、畏惧、怨恨和理解等心理类型;从抗争策略选择上看,则存在着"闹大"与"打擦边球"等心理类型。在社会转型加速期,社会心理的复杂化在底层环境抗争中已经成为常态。利益分化背景下抗争资源的缺乏和惩罚性措施的存在,是导致环境抗争心理复杂化的深层次原因。政府部门既需要对环境抗争中的社会心理加强研究,更需要建立健全依法维权的环境纠纷化解机制。
陈涛杨悦
关键词:环境抗争社会心理相对剥夺感
渤海环境变迁及其治理--兼论渤海开发与海洋生态文明建设被引量:5
2014年
渤海是我国唯一的内海,其丰富的资源为环渤海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但是,随着海洋开发力度的增强,渤海污染问题日益严峻。从环境史的角度,就其在建国前、建国至20世纪70年代末、20世纪80年代、20世纪90年代以及2000年以来等五个阶段的环境变迁展开分析。近年来,国家加大了渤海治理力度,但环境整体恶化的态势尚未得到有效遏制。当前,我国正在加强海洋强国建设,而海洋强国建设并不仅仅是发展海洋经济和增强海洋国防力量,同样包括海洋环境治理。就渤海治理而言,既需要国家统筹渤海开发与环境保护,更需要积极发挥社会力量,进而规避"政府失灵"问题。
陈涛杨悦
关键词:海洋开发海洋污染海洋强国生态文明
国家介入背景下的底层环境抗争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在底层的环境抗争中,国家介入表现为积极介入、消极介入与消解性介入三种类型,不同的介入类型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作为"中国海洋污染索赔第一案","塔斯曼海"轮溢油事件开创了维护国家海洋生态权益的先例。在此次事件中,国家的积极介入是底层环境抗争成功的关键。虽然国家介入的主旨在于保护海洋环境,但它为底层环境抗争提供了有效的制度渠道和专业技术支持,提高了抗争维权的组织化程度,并为判决结果的执行提供了机制保障。而从整体上看,国家介入具有选择性,导致底层社会权益维护的制度保障不足。只有建立健全制度化介入机制,才能有效维护底层群体权益,进而促进社会良性运行。
陈涛杨悦
关键词:溢油事件国家介入环境抗争
邻避效应的中国困局——以居民抗议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为中心的考察被引量:6
2016年
当前,邻避效应在中国频频上演。以居民抗议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为中心的考察发现,我国邻避项目的建设常常陷入"一建就闹,一闹就停"的怪圈,这固然与民众的风险感知和利益关切有关,但其背后还存在深层次的社会因素。其中,地方政府的"塔西佗陷阱"是出现这种中国式困局的关键因素。由于缺乏有效的环境监管,信息公开制度以及公众参与制定不完善,民众对地方政府的信任度不高,进而导致政府那些具有"技术安全性"和"风险可控性"的拟建项目很难得到公众的认可与支持,从而引发邻避效应。调整项目决策的行为逻辑,健全建设项目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对于破解"塔西佗陷阱"和邻避效应的中国困局具有重要意义。
陈涛杨悦
关键词:环境抗争塔西佗陷阱
第四届中国环境社会学学术研讨会在青岛召开
2014年
2014年10月10—12日,第四届中国环境社会学学术研讨会在青岛成功召开。本届研讨会由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发展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河海大学社会学系、中央民族大学世界民族学人类学研究中心和中国社会学会环境社会学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承办,《环渤海生态文明建设的宏观路径研究》(13YJA840023)课题组、青岛中传文化艺术交流中心协办,研讨会主题为"海洋开发与环境保护"。
杨悦
关键词:环境社会学中国社会学社会学专业海洋开发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