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咏梅
- 作品数:10 被引量:18H指数:3
- 供职机构:靖江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系统性康复治疗对手指屈肌腱损伤的临床疗效观察
- 侯盛君李咏梅
- 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
- 2010年
-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脑卒中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康复组按照常规治疗。在病情稳定以后进行康复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和随意自我锻炼。2组治疗6周后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康复组的FMA积分及ADL评分明显较对照组提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急性脑卒中患者采取早期康复治疗可最大限度地恢复肢体的运动能力,并能明显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降低致残率,改善急性脑血管偏瘫患者的生活质量。
- 李咏梅
- 关键词:早期康复急性脑卒中日常生活能力
- 个体化方案在踝关节骨折术后康复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观察踝关节骨折术后患者进行个体化康复治疗的疗效,制定科学的康复方案。方法:随访2011年1月∽2013年12月踝关节骨折48例采取手术治疗的患者。其中对照组25例,行常规康复治疗。实验组23例,根据患者踝关节稳定性进行个体化康复训练。术后6个月2组分别采用AOFAS踝关节功能评分评定并进行比较。结果:术后6个月实验组踝关节功能评分为84.83±9.64分,高于对照组75.76±15.3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并且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踝关节的稳定性进行个体化康复训练,安全而有效地改善踝关节骨折术后患者踝关节功能。
- 刘灵峰吴剑毛林波李咏梅杨照峰何骥
- 关键词:个体化方案踝关节骨折康复
- 经皮神经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观察经皮神经电刺激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 46例脑卒中所致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1例,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吞咽康复训练,治疗组同时进行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疗程20天。治疗前后进行吞咽功能评分,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吞咽功能较对照组有明显提高,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能有效地改善急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减少误吸的发生。
- 李咏梅
- 关键词:经皮神经电刺激吞咽障碍脑卒中
- 神经肌电促通仪在正中神经损伤康复治疗中的作用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观察应用神经肌电促通仪结合综合康复治疗对正中神经损伤患者手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42例正中神经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神经肌电促通仪组)和对照组(针灸组)各21例,两组治疗3个月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优良率治疗组为85.71%,对照组为42.8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24%,对照组为66.67%(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神经肌电促通仪治疗正中神经损伤疗效优于针灸治疗,值得推广。
- 李咏梅毛林波
- 关键词:正中神经损伤神经肌电促通仪康复
- 运用护理程序对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患者的营养护理被引量:8
- 2007年
- 目的:探讨在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的营养护理中护理程序的运用。方法:运用护理程序对43例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的患者(观察组)进行营养护理,与40例常规护理的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的患者(对照组)比较营养护理的效果。结果:观察组重度营养不良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显著性。病人满意率高于对照组。结论:运用护理程序对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患者进行营养护理,对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提高生存质量、增加患者满意度有积极的意义。
- 李咏梅朱亚君
- 关键词:护理程序肝动脉栓塞化疗营养护理
- 纽曼保健系统模式在前列腺癌预防护理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08年
- 刘惠清卢丹陈丽娟李咏梅
- 关键词:纽曼保健系统模式前列腺癌预防护理健康教育人口老龄化癌发病率
-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康复的临床观察
- 2014年
- 目的观察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进行早期负重和面向任务的功能性活动的疗效,制定科学的康复方案。方法 30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进行早期负重和面向任务的功能性活动,随访时进行摄片及Harris髋关节评分评定。结果未出现假体松动、脱位、深静脉血栓形成、髋部及全身感染等并发症。Harris髋关节评分结果为优:21例;良:8例;可:1例,优良率96.7%。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进行早期负重和面向任务的功能性活动明显改善患肢疼痛及功能。
- 刘灵峰吴剑毛林波李咏梅陈铭沈斌何骥
- 关键词:全髋关节置换术康复
- 太极柔力球运动对慢性肾脏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肌力和疲劳状态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探讨太极柔力球运动对慢性肾脏病(CKD)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上下肢肌力和疲乏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于靖江市人民医院进行血液透析的60例CK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透析期间脚踏车运动,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太极柔力球运动。比较两组上下肢肌力[30 s坐站试验(STS-30)、握力测试(HGS)]及疲劳程度[Piper疲乏修订量表(RPFS)]。结果治疗前,两组HGS、STS-3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2个月后,实验组HGS高于治疗前,两组STS-30均大于治疗前,且实验组HGS高于对照组,STS-30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RPF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2个月后,实验组RPFS评分低于治疗前、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太极柔力球能改善MHD患者上下肢肌力和疲劳状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陈萍吴剑刘灵峰毛林波李咏梅
- 关键词:血液透析太极柔力球
- 基于时机理论的出院准备服务对老年痴呆患者照顾者照顾准备度及获益感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探讨基于时机理论的出院准备服务对老年痴呆患者照顾者的照顾准备度及获益感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靖江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康复科的100名老年痴呆患者的照顾者为研究对象,按入组时间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实施基于时机理论的出院准备服务。采用照顾者准备度量表(CPS)、照顾者获益感问卷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研究组CPS得分为(22.80±2.83)分,高于对照组的(17.92±2.6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3个月,研究组照顾者获益感问卷得分(117.50±6.25)分,高于对照组的(109.98±9.8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时机理论的出院准备服务能够提高老年期痴呆患者照顾者的照顾准备度和获益感。
- 朱晓佳陈爱民吴春燕宋秋萍李咏梅
- 关键词:痴呆照顾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