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万旭

作品数:23 被引量:353H指数:11
供职机构:石河子大学农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9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19篇玉米
  • 6篇含水率
  • 5篇破碎率
  • 5篇籽粒
  • 5篇子粒
  • 4篇玉米机械
  • 4篇籽粒含水率
  • 3篇聚谷氨酸
  • 3篇机械收获
  • 2篇倒伏
  • 2篇性状
  • 2篇选育
  • 2篇玉米产量
  • 2篇玉米子粒
  • 2篇熟期
  • 2篇土壤
  • 2篇土壤保水剂
  • 2篇菌株
  • 2篇谷氨酸
  • 2篇发酵产物

机构

  • 16篇中国农业科学...
  • 13篇石河子大学
  • 7篇新疆生产建设...
  • 5篇河南农业大学
  • 3篇新疆生产建设...
  • 1篇河北省农林科...
  • 1篇宁夏农林科学...
  • 1篇江苏省农业科...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中化现代农业...

作者

  • 23篇张万旭
  • 16篇王克如
  • 16篇李少昆
  • 16篇明博
  • 16篇谢瑞芝
  • 16篇侯鹏
  • 9篇刘朝巍
  • 9篇李璐璐
  • 6篇张国强
  • 4篇韩燕来
  • 4篇初振东
  • 4篇李培培
  • 4篇汪强
  • 3篇谭金芳
  • 3篇柳枫贺
  • 2篇姜瑛
  • 2篇杨小霞
  • 2篇韩冬生
  • 1篇金修宽
  • 1篇袁建华

传媒

  • 5篇玉米科学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 3篇作物杂志
  • 3篇作物学报
  • 2篇新疆农垦科技
  • 1篇土壤通报
  • 1篇河南农业大学...
  • 1篇西北农业学报
  • 1篇石河子大学学...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9
  • 1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倒伏对玉米机械粒收田间损失和收获效率的影响被引量:58
2018年
通过大田机械粒收过程田间植株倒伏、机收落穗、落粒损失的大样本数据分析以及人工模拟倒伏控制试验,研究了倒伏率与机械粒收产量损失率及收获效率之间的定量化关系。结果表明,黄淮海夏玉米区田间倒伏率、机械粒收落穗率、落粒率均高于北方和西北春玉米区。大田自然条件下,倒伏对产量损失的影响主要表现为落穗损失,倒伏率每增加1%,落穗率增加0.15%;分区分析表明,倒伏每增加1%,春玉米区落穗率增加0.12%,夏玉米区落穗率增加0.15%;不同类型收获机械的测试结果表明,采用全喂入式机械时落穗率随倒伏率增加呈指数递增趋势,采用半喂入式机械时落穗率和倒伏率呈线性增加趋势,即倒伏在黄淮海夏玉米区对机械粒收落穗损失的影响更大。在倒伏控制试验条件下,倒伏每增加1%,落穗率增加0.59%;落粒与倒伏则呈显著负相关,可能与倒伏增加使进入机械的果穗减少从而降低了机械落粒有关;收获速度随倒伏率增加呈指数递减趋势,降低收获机割台可以减少落穗损失,但是降低了收获速度。通过选用抗倒伏品种、构建高质量群体、适时收获等防止倒伏措施,能够有效降低玉米机械粒收的田间损失。
薛军李璐璐谢瑞芝王克如侯鹏明博张万旭张国强高尚白氏杰初振东李少昆
关键词:玉米倒伏
江苏沿海地区夏玉米机械粒收质量与品种筛选研究被引量:15
2018年
2015-2017年在江苏盐城市大丰区和连云港市赣愉区,开展5组机械粒收试验与示范,对参试的34个品种、75个品次收获期子粒含水率、破碎率、杂质率和产量损失率数据分析。结果表明,破碎率高、损失车夫足该区域玉米机械粒收存在的主要质量问题,收获时子粒含水率偏高是导致破碎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过对参试品种玉米产量和收获期子粒含水率分析,以肖年参试品种平均产量和收获期平均子粒含水率为指标,应用双向平均作图法,初步筛选出产量高、收获期含水率低的迪卡517、京农科728、泽玉8911和泽玉501,推荐为该区域适宜机械粒收品种。
王克如孔令杰袁建华明博张万旭王新华季爱民邵青谢瑞芝侯鹏李少昆
关键词:夏玉米
一株γ-聚谷氨酸产生菌及其发酵产物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γ-聚谷氨酸产生菌,属于微生物和发酵技术领域,所述γ-聚谷氨酸产生菌为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保藏号为CGMCC NO.9169。γ-聚谷氨酸产生菌Dou-6,菌株发...
李培培韩燕来汪强谭金芳姜瑛张万旭
文献传递
玉米穗轴机械强度及其对机械粒收籽粒破碎率的影响被引量:16
2018年
【目的】明确玉米穗轴机械强度变化规律及其对机械粒收籽粒破碎率的影响,为提高玉米收获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通过设置品种大区鉴选试验,对各品种进行分期收获,历次收获均以相同粒收机械与农机操作人员实施,同步调查玉米穗轴形态、含水率、干物质积累、力学特征以及籽粒含水率、机收破碎率等指标,研究玉米生育后期穗轴机械强度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穗轴机械强度与籽粒破碎率之间的关系。【结果】结果显示,随着收获期推迟,玉米籽粒和穗轴含水率逐渐降低,而穗轴8 cm和全长抗折断力及籽粒破碎率均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籽粒含水率低于20.1%时,机械粒收籽粒破碎率随穗轴抗折断力提高呈极显著的指数增加趋势;当籽粒含水率高于20.1%时,破碎率与穗轴全长抗折断力呈极显著的指数模型关系,与8 cm抗折断力的回归分析未达到显著水平。穗轴抗折断力与穗轴含水率呈显著负相关,与穿刺强度、干重、单位长度干重、单位体积干重呈显著正相关;通径分析表明穗轴单位长度干重对抗折断力的贡献最大。【结论】玉米穗轴机械强度是影响机械粒收籽粒破碎的重要因素之一,生育后期穗轴干物质积累和含水率是影响穗轴机械强度的重要因素。
薛军李璐璐张万旭王群谢瑞芝王克如明博侯鹏李少昆
关键词:玉米穗轴破碎率
基于品种熟期和籽粒脱水特性的机收粒玉米适宜播期与收获期分析被引量:29
2018年
【目的】规模化生产条件下,需要兼顾产量和效率的协同提高。通过合理配置不同熟期品种及播期,能够延长播种和收获的机械作业时间,提高机械利用效率和玉米生产效率。【方法】本研究于2015—2017年,选用KWS9384、新玉77和M751 3种不同熟期的主栽玉米品种,观测籽粒含水率变化动态,建立基于授粉后积温(≥0℃)的籽粒含水率预测模型,结合当地气象数据,分析不同品种的播种与收获时期。【结果】结果表明,不同熟期品种的产量和适播期不同。早熟品种KWS9384适宜播期和收获期更长,但产量较晚熟品种低;晚熟品种新玉77和M751产量高,但满足生理成熟及脱水至适宜机械粒收含水率的时间更长。通过早熟品种和晚熟品种的搭配,可以有效延长玉米播种及机械粒收的作业时间;早播晚熟品种、晚播早熟品种的配置方案,能够较好地协调产量和籽粒脱水的关系。【结论】通过分析不同品种适宜播种期及其相应的适宜收获期,提出了高产高效协同生产目标下的品种和播期配置原则,实现特定生态和生产条件下机具利用效率和效益的最大化,为相关技术需求的研究和应用提供思路。
张万旭张万旭明博王克如刘朝巍侯鹏张国强张国强车淑玲谢瑞芝谢瑞芝
关键词:玉米籽粒含水率适宜收获期
聚谷氨酸高产菌株选育及其发酵产物应用
本试验进行了产聚谷氨酸(γ-PGA)新菌株的选育,并对菌株进行了形态学、分子生物学上的鉴定,对发酵产物进行定性定量的分析,探索了其适宜的发酵培养条件及发酵底物,利用豆渣进行固体发酵,对其发酵产物γ-PGA的保水性进行研究...
张万旭
关键词:菌株选育固体发酵保水性聚谷氨酸
新疆玉米机械收获籽粒含水率与相关性状的关系被引量:10
2019年
采用大田试验,在新疆昌吉以18个玉米品种为材料收获5次,在新疆奇台以5个玉米品种为材料收获4次,分析籽粒含水率、品种及地区差异对玉米机械收获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两地籽粒破碎率和杂质率均与籽粒含水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其中,含水率与破碎率符合二次曲线关系,与杂质率符合指数关系。昌吉和奇台各次收获满足损失率国家标准≤5%的样本量分别占总样本量的90.0%和87.5%,满足杂质率国家标准≤3%的样本量分别占总样本量的80.7%和87.5%,表明损失率和杂质率不是限制两地玉米机械粒收发展的主要因素。昌吉和奇台适宜机械粒收的籽粒含水率分别为15.4%~20.0%与12.3%~23.5%。
王浥州张万旭王克如肖春花周先林张园梦翟娟谢瑞芝明博侯鹏李少昆
关键词:籽粒含水率破碎率
北疆玉米大田机械粒收质量调查被引量:4
2018年
北疆是我国玉米机械粒收率最高的区域,为了解北疆玉米大田粒收质量现状,2012-2017年在新疆奇台总场、伊犁新源71团、伊宁县和温泉县等地农户田块调查了机械粒收质量,共获得269组样本,结果表明:(1)子粒破碎率均值为6.38%,高于5%的国家标准[玉米收获机械技术条件(GB/T 21961-2008)]要求;杂质率和产量损失率均值分别为0.41%和0.96%,分别低于3%和5%的国家标准要求,子粒破碎率高是当前北疆玉米大田机械粒收存在的主要质量问题。(2)收获玉米子粒含水率均值为23.3%,其与破碎率呈显著相关,可用二次函数y=0.0263x^2-1.0433x+15.867(R^2=0.108,n=269)拟合。(3)在子粒含水率相同条件下,不同品种之间子粒破碎率表现出明显差异,其中,新引M751子粒破碎率明显低于KWS2564,而KX3564介于两者之间。(4)筛选早熟、脱水快、耐破碎品种,实施玉米密植高产全程机械化绿色生产,可以有效改善机械粒收质量,实现玉米高产高效协同。
李少昆张万旭王克如王克如韩冬生杨小霞俞万兵刘朝巍刘朝巍张国强柳枫贺杨京京李璐璐李璐璐谢瑞芝侯鹏
关键词:北疆玉米
北疆玉米密植高产宜粒收品种筛选被引量:16
2018年
筛选耐密植、产量潜力大、脱水快、适宜机械粒收的品种是玉米密植高产全程机械化绿色生产的关键。在密植栽培条件下,2012-2017年在北疆昌吉奇台总场、伊犁新源71团和伊宁县3地开展了15个点次、133个品种/组合267个品次的品种/组合筛选试验,收获时采取机械粒收测产方式,测试收获质量、子粒含水率和单产,并按子粒含水率和产量水平2个指标采用双向平均法作图进行品种分类。试验结果表明:(1)267个样本收获时子粒破碎率均值为5.20%,略高于国家标准(GB/T 21961—2008)规定的5%水平;杂质率和产量损失率均值分别为0.67%和0.92%,低于国家标准3%和5%的要求;(2)子粒含水率均值为24.65%,子粒含水率与破碎率呈极显著正相关(r=0.461),子粒含水率高是造成破碎率高的主要原因,两者关系可以用二次函数y=0.0346x2-1.443x+18.998(R2=0.3799,n=267)拟合,当子粒含水率为20.9%时,破碎率最低;(3)筛选出子粒含水率低、单产水平高的品种华美1号、晋单73、金9913、MC670、增玉1317和豫单9953,推荐为玉米密植高产全程机械化绿色生产技术适宜品种;早熟、脱水快、但产量水平低于平均值的品种有KX9384、KWS5383、登海1786、泽玉501和郑单528,推荐在热量资源偏少的地区种植,或作为热量资源适合地区的搭配品种。
李少昆张万旭王克如王克如陈永生韩冬生韩冬生杨小霞刘朝巍张国强柳枫贺柳枫贺杨京京谢瑞芝谢瑞芝侯鹏
关键词:北疆玉米
适宜机械粒收玉米品种的熟期评价指标被引量:3
2021年
玉米收获期籽粒含水率偏高制约了机械粒收技术的应用,选育和筛选快速脱水的品种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然而我国尚缺乏评价籽粒脱水速率的指标。本研究于2014—2018年进行,在不同产区调查了先玉335和郑单958的生育和脱水进程,探讨玉米籽粒脱水速率的评价指标。结果表明,播种–生理成熟积温、播种–25%含水率积温和生理成熟–25%含水率积温在品种之间均差异显著。其中播种–生理成熟积温先玉335和郑单958平均为3039℃ d(2752~3249℃ d)和3090℃ d(2750~3546℃ d),差值51℃ d,变异系数为4%和6%。播种–25%含水率积温在这2个品种之间差异更大,先玉335和郑单958平均为3097℃ d(2920~3392℃ d)和3309℃ d(2980~3613℃ d),差值达212℃ d,变异系数为4%和5%。生理成熟–25%含水率积温先玉335和郑单958平均为66℃ d(0~287℃ d)和166℃ d(36~338℃ d),变异系数为131%和54%。播种–25%含水率积温更能体现品种之间籽粒脱水速率,可以作为现阶段机械粒收品种选育和筛选的熟期指标,但是该指标在区域、年份和播期之间有一定差异,在测量时建议统一田块和播种日期。本文提出用播种–25%含水率的积温作为评价籽粒脱水速率的熟期指标,用于当前品种选育和筛选,推动玉米机械粒收技术在国内的发展。
李璐璐明博初振东张万旭高尚王浥州侯梁宇周先林谢瑞芝王克如侯鹏李少昆
关键词:玉米籽粒含水率脱水速率积温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