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婷
- 作品数:6 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80例产科监护室妊娠期糖尿病产妇泌乳启动延迟及影响因素分析
- 2024年
- 目的探讨产科监护室妊娠期糖尿病产妇泌乳启动延迟及影响因素,以期作为预防泌乳启动延迟的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3年5月期间医院产科监护室接收的妊娠期糖尿病产妇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产妇的年龄、体质指数、产次、定期复查血糖、妊娠期高血压、分娩方式、开奶时间、新生儿体质量、产后焦虑、产后抑郁、产后疲乏、吸吮次数等对泌乳启动延迟的影响。结果妊娠期糖尿病产妇泌乳启动延迟33例,发生率41.25%;泌乳启动延迟产妇的年龄≥35岁者占51.52%、未定期复查血糖者占39.39%、合并妊娠期高血压者占54.55%、开奶时间≥6 h者占57.58%、产后焦虑者占30.0%、产后抑郁者占36.36%、产后疲乏者占36.36%、吸吮次数<6次者占60.61%,与非泌乳启动延迟产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前体质指数、产次、分娩方式、新生儿出生体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35岁、未定期复查血糖、合并妊娠期高血压、开奶时间≥6 h、产后焦虑、产后抑郁、产后疲乏、吸吮次数<6次为妊娠期糖尿病产妇泌乳启动延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产科监护室妊娠期糖尿病产妇泌乳启动延迟发生率较高,主要受到年龄、未定期复查血糖、合并妊娠期高血压、开奶时间、产后心理状态、吸吮次数等因素影响,应重视健康教育和早期辅助干预,降低泌乳启动延迟发生率。
- 海迪袁凤霞王婷
-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产妇
- 孕晚期孕妇纯母乳喂养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调查孕晚期孕妇纯母乳喂养意愿,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1月至2021年11月于我院产检的78例孕晚期孕妇,对其纯母乳喂养意愿进行调查,分析影响其纯母乳喂养意愿的相关因素。结果78例孕晚期孕妇中,有纯母乳喂养意愿占比83.33%(65/78)。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不认同母乳是宝宝最好的食品、未看过母乳喂养教程、不了解纯母乳喂养相关知识为孕晚期孕妇无纯母乳喂养意愿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部分孕晚期孕妇不愿行纯母乳喂养,孕晚期孕妇无纯母乳喂养意愿的主要影响因素为不认同母乳是宝宝最好的食品、未看过母乳喂养教程、不了解纯母乳喂养相关知识,临床需加强对此类孕妇的母乳喂养教育,以改善其对纯母乳喂养的认知,提高纯母乳喂养率。
- 潘妍王婷马琳
- 关键词:孕晚期孕妇影响因素
-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妊娠压力与社会支持、心理弹性及自我管理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总结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妊娠压力与社会支持、心理弹性及自我管理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1月河南省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定期产检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80例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妊娠压力量表(PP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心理弹性量表(CD-RISC)、妊娠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问卷(SMQGDM)评估孕妇的妊娠压力、社会支持、心理弹性及自我管理情况;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妊娠期糖尿病孕妇PPS评分与SSRS、CD-RISC、SMQGDM评分的相关性;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妊娠压力的影响因素。结果:孕妇的PPS评分为(49.58±7.42)分,处于中度压力状态;SSRS评分为(31.27±4.36)分、CD-RISC评分为(61.18±5.82)分、SMQGDM评分为(88.83±9.64)分,均处于中等水平;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妊娠期糖尿病孕妇PPS评分与SSRS、CD-RISC、SMQGDM评分均呈明显负相关(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SSRS评分(β′=0.202)、CD-RISC评分(β′=0.217)、SMQGDM评分(β′=0.193)、年龄(β′=0.208)、不良孕产史(β′=0.184)均是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妊娠压力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处于中度妊娠压力状态,妊娠压力与社会支持、心理弹性及自我管理能力相关,应根据相关影响因素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减轻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妊娠压力。
- 潘妍徐芝灵王婷
-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妊娠压力社会支持心理弹性自我管理
- 互动式护理模式对产妇产时应对方式及妊娠结局的影响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探讨互动式护理模式对产妇产时应对方式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在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产二科建卡并定期产检的80例产妇,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互动式护理。比较两组产时应对方式和妊娠结局。结果对照组产时应对方式评分明显低于观察组,新生儿轻度窒息发生率高于观察组,自然分娩率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互动式护理能促使产妇产时形成正确应对方式,改善妊娠结局,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王婷
- 产后护理中的安全隐患及措施研究
- 2014年
- 目的:对应用针对性管理措施对产妇实施产后护理安全管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将我院收治的54例产科产妇病历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27例。采用常规安全管理模式对对照组产妇实施护理管理;采用针对性管理模式对观察组产妇实施护理管理。结果观察组产妇对产后护理安全管理模式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应用针对性管理措施对产妇实施产后护理安全管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 王婷李鑫
- 关键词:安全管理产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