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秋萍
- 作品数:14 被引量:58H指数:5
- 供职机构: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汕头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急诊救治的护理体会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总结急诊科救治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分析200例ACS患者在急诊救治过程中的护理措施。结果:200例ACS患者均得到迅速及时的抢救、正确的诊治,187例痊愈出院,13例患者在发病后4~24 h内死亡,。结论: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应迅速及时的抢救、正确的诊治,及早缓解病痛,同时为入院后的进一步介入治疗和冠状动脉内支架术赢得了宝贵的时间,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
- 黄泽虹李素玲林秋萍
- 关键词: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护理急诊救治
- 合并快速型心律失常的危重患者静脉应用胺碘酮的研究
- 2008年
- 目的评价合并快速型心律失常的危重患者静脉应用胺碘酮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合并快速型心律失常的危重患者72例,其中61例伴有不同程度的心力衰竭。患者均静脉应用胺碘酮,并给予胺碘酮口服治疗。将心律失常转复为窦性心律或心率明显减慢评价为显效;心律失常未纠正但心率减慢评为有效;心律失常未纠正且心率未减慢评为无效。密切监测用药前后血压、心率、药物不良反应及心力衰竭情况。结果72例患者中显效率63.89%,有效30.56%,无效率5.55%。大部分患者心力衰竭有不同程度改善,无心力衰竭加重者,未发生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合并快速型心律失常的危重患者,特别是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静脉应用胺碘酮是安全的,疗效是确切的。
- 刘美描吴贤仁林秋萍
- 关键词:胺碘酮快速型心律失常静脉应用危重病
- 潮气末二氧化碳分压评价气管插管时机对心肺复苏成功率的影响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探讨潮气末二氧化碳分压评价气管插管时机对心肺复苏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急危重症医学科2010-2011年心脏骤停患者78例,其中分为紧急气管插管组38例,延时气管插管组40例,通过对潮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的变化对照分析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的差异。结果:紧急气管插管组患者与延时气管插管组患者比较,心脏骤停时(0min)petCO2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petCO2水平在成功气管插管后2、5、10、20mi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初始复苏成功率及最终复苏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心脏骤停患者紧急气管插管明显提高了复苏成功率。
- 陈英杰陈运立林秋萍吴贤仁陈小华
- 关键词:气管插管时机复苏成功率
- 集束化护理干预在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救治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分析集束化护理干预在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本院接受住院治疗的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接受常规护理与集束化护理干预,比较2者肠道清洁时间、阿托品化时间、CHE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治疗费用等情况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肠道清洁时间(9.63±2.05)h、阿托品化时间(46.23±12.41)min、CHE恢复正常时间(3.74±1.03)d、住院时间(6.03±2.12)d、治疗费用(3729.46±732.09)元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干预可促进患者康复进度,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治疗费用。
- 林秋萍
- 关键词:护理方法学研究
-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急救与护理研究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分析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的急救与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急诊治疗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急诊针对性治疗及护理,观察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 12例(26.09%)自动转律,29例(63.04%)转为窦性心律,5例(10.87%)恢复慢而选择住院治疗;共出现不良反应3例(6.52%),其中肢体麻木2例,心绞痛1例。结论针对性的急诊治疗及护理可以有效恢复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的心律,避免不良后果的出现,保障患者生活质量。
- 林秋萍
- 关键词: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急救护理
- 两种护理模式在急诊护理中应用研究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比较症状护理与疾病护理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急诊科患者随机地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疾病护理,观察组给予症状护理。比较两组第一护理时间、意外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等。结果观察组第一护理时间为(1.32±0.54)min,明显短于对照组(1.80±0.60)min(P<0.05);观察组意外发生率4.00%,明显小于对照组12.00%(P<0.01);观察组护理服务满意度94.00%,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P<0.05)。结论与疾病护理模式比较,症状护理能够明显缩短第一护理时间,减少意外发生的次数,且大大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并应用。
- 林秋萍
- 关键词:症状护理疾病护理急诊护理
- 心理干预对留置胃管病人不良反应的效果观察被引量:7
- 2004年
-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在减轻留置胃管不良反应中的效应。方法 将留置胃管病人 10 0例 ,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5 0例。观察组插管前进行心理干预 ,对照组进行常规插管。结果 插管过程中能有效应对恶心病例的百分率 ,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插管一次成功率 ,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留置期间自拔胃管病例 ,观察组低于对照组。结论 留置胃管前及留置胃管期间进行心理干预能明显降低留置胃管的不良反应 ,提高留置管效果 。
- 林进英李玉容林秋萍陈彩芳黄文珠
- 关键词:心理干预胃管留置心理支持
- 预见性护理在急腹症分诊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分析预见性护理在急腹症分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住院治疗的急腹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接受常规护理及预见性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分诊准确率、休克发生率及死亡率等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接受预见性护理后,其外科分诊正确率(95.0%)、内科分诊正确率(89.66%)妇科分诊正确率(88.89%)均显著高于接受常规护理的对照组(P<0.05);休克发生率(3.85%)、死亡发生率(1.28%)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急腹症患者的诊断准确率,降低休克及死亡的发生。
- 林秋萍
- 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临床观察与护理干预
- 2004年
- 目的 探讨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临床观察要点及干预措施。方法 对 2 5例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病人进行心理疏导 ,落实各项护理措施 ,加强术后护理及康复指导。结果 2 5例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病人愉快地接受了治疗 ,住院期间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医、护、患密切配合和沟通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护理干预可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
- 林进英曹佩珍李玉容林秋萍成义花
- 关键词: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护理干预术前准备术后护理
- 程序化护理干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6
- 2014年
-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程序化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治疗的7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及程序化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死亡率及平均住院时间。结果:程序化护理的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12.31±3.94天明显短于对照组(t=3.242,p<0.05);患者死亡率(5.56%)明显低于对照组(x2=2.486,P<0.05)。结论:程序化护理可以有效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死亡率,加快其康复速度,缩短住院时间。
- 林秋萍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程序化护理住院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