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陆如建

作品数:7 被引量:15H指数:2
供职机构: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胸腔
  • 3篇肺癌
  • 2篇胸腔镜
  • 2篇食管
  • 2篇食管癌
  • 2篇气胸
  • 2篇肿瘤
  • 1篇碘伏
  • 1篇胸部
  • 1篇胸部外伤
  • 1篇胸腔闭式
  • 1篇胸腔闭式引流
  • 1篇胸腔闭式引流...
  • 1篇胸外
  • 1篇胸外伤
  • 1篇血量
  • 1篇液气胸
  • 1篇引流
  • 1篇引流术
  • 1篇右侧气胸

机构

  • 5篇南通市第三人...
  • 3篇南通大学

作者

  • 7篇陆如建
  • 4篇褚红军
  • 2篇朱峰巍
  • 2篇张宏飞
  • 2篇张宏飞
  • 2篇施海
  • 2篇安超伦
  • 2篇陆辉辉
  • 1篇施海
  • 1篇尤庆生

传媒

  • 2篇工企医刊
  • 2篇交通医学
  • 2篇临床肺科杂志
  • 1篇转化医学杂志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1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胸腔镜联合腹腔镜治疗食管癌的临床效果
2024年
目的观察胸腔镜联合腹腔镜治疗食管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3年11月江苏省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食管癌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n=43)和对照组(n=43)。对照组患者采用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治疗,试验组患者采用胸腔镜联合腹腔镜治疗。比较2组淋巴结清扫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淋巴结清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和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吻合口瘘1例,感染1例,心律失常1例;对照组吻合口瘘1例,肺不张1例。2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联合腹腔镜能明显提升手术效率,值得推广。
陆如建卢帅
关键词:食管肿瘤胸腔镜腹腔镜疗效比较研究
EGFR基因突变及ERCC1、RRM1表达在非小细胞肺癌精准化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通过研究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标本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以及ERCC1和RRM1表达情况,结合患者个体化临床资料,探讨其与患者临床特征、疗效及预后的相关性,为NSCLC患者精准化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52例同期手术治疗的NSCLC患者肿瘤组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ERCC1和RRM1的蛋白表达,应用PCR方法检测EGFR基因突变,同时进行相关统计分析;比较不同EGFR基因突变以及不同ERCC1和RRM1的蛋白表达与患者临床特征、疗效及预后的关系。结果:(1)EGFR基因突变女性(56.5%,13/23)高于男性(20.7%,6/29)(P=0.009),腺癌(56.5%)高于鳞癌(23.1%)(P=0.017);不同TNM分期、年龄和吸烟状况下EGFR基因突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ERCC1、RRM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6.2%(24/52)、48.1%(25/52)。不同性别、年龄、病理分型、TNM分期和吸烟状况的患者其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RCC1和RRM1阴性表达者中位生存期(18.2M,17.3M)高于阳性表达者(13M,15M)(P=0.001、0.009)。(3)EGFR突变型患者化疗后中位生存期较EGFR野生型患者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EGFR野生型同时ERCC1、RRM1的表达阴性化疗疗效和中位生存期较突变型的好(P=0.043,P=0.0006)。结论:(1)EGFR基因突变在女性、腺癌的患者中发生率较高。(2)ERCC1、RRM1的表达水平可评价中晚期NSCLC患者以铂类为基础化疗的疗效,并可作为判断该类患者预后的指标。(3)EGFR野生型且ERCC1、RRM1的表达阴性的患者术后行以铂类为基础化疗其疗效较佳,EGFR突变型患者建议选择TKI治疗。
陆如建褚红军尤庆生安超伦施海张宏飞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ERCC1基因
食管癌手术治疗51例的临床分析
2011年
食管癌是消化科常见的多发恶性肿瘤之一,病死率较高,对人民生命影响较大,中晚期患者5年生存率仅为10%左右[1]。
陆如建陆辉辉
关键词:食管癌手术治疗恶性肿瘤晚期患者消化科病死率
碘伏在难治性气胸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 :观察碘伏作为胸膜粘连剂在难治性气胸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33例难治性气胸患者分为两组,碘伏胸腔内灌洗组18例(碘伏组),将2%利多卡因5m L,0.5%碘伏50--100m L,生理盐水50∽100m L经引流管注入胸腔,夹闭引流管,于各体位翻身后20min引流出,每日1次;红霉素胸膜固定术组15例(红霉素组),以2%利多卡因5m L,红霉素1.0g,溶于生理盐水50m L,操作方法同碘伏组。观察72h后两组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总有效率红霉素组为86.7%,碘伏组为94.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碘伏在治疗难治性气胸中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胸膜粘连剂。
施海张宏飞安超伦朱峰巍陆如建褚红军
关键词:碘伏红霉素气胸
127例胸外伤诊治体会被引量:1
2011年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各种胸部外伤常有发生,由于胸部解剖及生理特点,部分外伤患者往往引起严重的后果,易导致呼吸及循环功能紊乱,病情复杂,甚至威胁生命。及时有效的救治措施是救治成功的关键。在我国的"死亡顺序"中,创伤已从1957年的第9位上升至1995年的第4位[1]在我国大城市,
陆如建陆辉辉
关键词:胸外伤诊治胸部外伤生理特点外伤患者救治
完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的初步体会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完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手术效果。方法我院行完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14例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胸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及并发症、肺癌淋巴结清扫数目。结果 14例均在完全胸腔镜下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胸手术。术中出血量20-1800 ml(平均500 ml),手术时间100-500 min(平均280 min),术中输血量0-975 ml(平均187 ml),术后胸管留置时间2-9 d(平均4 d),术后住院天数5-22 d(平均10 d),8例肺癌患者清扫淋巴结共87枚,人均10.8枚。术后无手术死亡及严重并发症。14例随访1-9月,8例肺癌患者均无转移与复发。结论完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具有恢复快、疼痛轻、创伤小、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对早期周围型肺癌及部分肺部良性疾病是安全有效的。
张宏飞褚红军施海朱峰巍陆如建
关键词:完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早期周围型肺癌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
青年人气胸合并早期肺癌2例报告并文献复习被引量:2
2018年
病例资料 病例1:患者男,23岁,因“突发胸闷及胸痛1天”于2014-11-07入院.既往体健.入院查体:右肺叩诊鼓音,呼吸音弱,左肺呼吸音清,未及干湿啰音.胸片:右侧液气胸,肺压缩45%.急诊行右侧胸腔闭式引流术,2014-11-09胸部CT示左上肺叶见一直径约8mm磨玻璃影小结节,纵隔内未见肿大淋巴结,右侧气胸(图1).
张宏飞褚红军陆如建
关键词:液气胸文献复习早期肺癌青年人胸腔闭式引流术右侧气胸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