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光泽 作品数:9 被引量:37 H指数:2 供职机构: 高州市人民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靶控输注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复合依托咪酯对高龄患者气管插管反应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观察靶控输注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复合依托咪酯对高龄患者气管插管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2014-05~2015-09收治的需行全身麻醉高龄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ASA分级Ⅱ~Ⅲ级,按照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24例,观察组靶控输注0.35μg/ml舒芬太尼及依托咪酯0.5μg/ml行麻醉诱导,对照组靶控输注0.40μg/ml舒芬太尼及依托咪酯0.5μg/ml行麻醉诱导,比较两组患者诱导时血流动力学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插管后即刻及插管后1 min、3 min、5 min、10 min心率及平均动脉压较对照组更为平稳(P<0.05),两组诱导期脑电双频指数(BIS)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靶控输注0.35μg/ml舒芬太尼及依托咪酯0.5μg/ml对高龄患者气管插管反应影响小,患者血流动力学更为稳定,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陆光泽 陈伟志 丁耀茂 梁万益关键词:靶控输注 舒芬太尼 依托咪酯 高龄患者 气管插管 右美托咪定对脑出血钻孔引流术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究右美托咪定对高血压脑出血钻孔引流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高州市人民医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镇静药物使用情况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研究组给予右美托咪定镇静,对照组给予咪达唑仑镇静。对两组用药前后Ramsay评分和SAS评分结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用药前、用药后12h和24h两组患者的Ramsay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1h和6h,研究组患者的Ramsay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前、用药后6h、12h和24h两组患者的S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1h研究组患者的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针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镇静的过程中,采用右美托咪定的临床镇静效果较好,可有效的控制患者的SAS和Ramsay评分,是临床实践的理想选择方式之一。 黄进强 程俭 陆光泽 李宁清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 钻孔引流术 硬膜外麻醉复合全麻对肝硬化患者肝脏部分切除术的影响 2013年 目的观察0.2%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时对肝硬化患者行肝脏部分切除术时血流动力学和术后苏醒的影响。方法将60例择期行右肝部分切除术的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复合麻醉组(GEA组)和单纯全麻组(GA组),各30例。GEA组复合硬膜外麻醉。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后行气管插管,以异氟醚、瑞芬太尼和顺阿曲库铵维持麻醉,术中维持Entropy指数40~55。记录两组患者入室时(T0)、麻醉诱导前和后(T1和T2)、插管时(T3)、切皮(T4)、手术探查(T5)、术毕(T6)、拔管时(T7)的HR和MAP,并记录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时间,以及苏醒期躁动发生的情况。结果 T2时GEA组HR和MAP较GA组下降更显著(P<0.05)。T3和T7时GA组的HR及MAP较T0升高,GEA组维持在较稳定水平,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与GA组比较,GEA组患者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时间均缩短(P<0.05)。GEA组出现苏醒期躁动2例(6.7%),明显低于GA组的9例(30%)(P<0.05)。结论 0.2%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应用于肝硬化患者的效果要优于单纯全麻。 陈伟志 林红 梁万益 陆光泽 麦秋娟关键词:罗哌卡因 硬膜外阻滞 全身麻醉 肝硬化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对气管切开术患者全身麻醉苏醒期的影响 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观察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对全身麻醉下行气管切开术患者苏醒期的影响。方法54例全身麻醉下行口腔癌根治和气管切开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复方利多卡因乳膏组(L组)和对照组(C组),各27例。L组气切套管气管内段涂抹复方利多卡因乳膏,c组套管不涂任何药物。记录两组诱导前(T0)、术毕(T。)、唤醒即刻(T:)和唤醒后1min(T,)血流动力学参数,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唤醒时间、恢复室停留时间及呛咳、躁动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七氟醚吸入总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唤醒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组恢复室停留时间少于C组[(27.3±6.9)min比(34.9±6.6)min](P〈0.05)。C组B时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明显高于T0[(113.5±18.0)次/min比(82.2±13.1)次/min,(112.7±15.7)mmHg比(87.5±12.7)mmHg;(P〈0.01),L组L时HR、MAP低于C组[(92.6±12.8)次/min比(113.5±18.0)次/rain,(98.3±13.5)mmHg(1mmHg=0.133kPa)比(112.7±15.7)mmHg](P〈0.01或〈0.05)。L组呛咳程度明显低于C组(Z=-2.409,P〈0.05)。L组躁动程度明显低于C组(Z=-2.013,P〈0.05)。结论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气管表面麻醉有效抑制气管切开术后的循环波动、呛咳及躁动。 陈伟志 林红 陆光泽关键词:利多卡因 气管切开术 血流动力学 腰硬联合麻醉与B超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用于老年高血压下肢手术中的临床效果对比 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比较腰硬联合麻醉与B超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用于老年高血压下肢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老年高血压下肢手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30例。A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 B组采用B超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比较两组麻醉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及麻醉前(T0)、麻醉后5 min(T1)、麻醉后10 min(T2)、麻醉后15 min(T3)、麻醉后30 min(T4)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水平。结果B组麻醉起效时间(5.26±1.42)s、阻滞完善时间(7.24±2.23)s均短于A组的(10.55±2.73)、(16.65±4.17)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0、T1、T2时段,两组心率、平均动脉压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3、T4时段, B组心率、平均动脉压水平均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超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用于老年高血压下肢手术中的效果优于腰硬联合麻醉,可显著减少术中心率及平均动脉压波动,值得推广。 陆光泽 邓铸强 梁万益 黄进强关键词:腰硬联合麻醉 老年高血压 下肢手术 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抑制气管拔管期循环反应的最低有效浓度 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 探讨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抑制气管拔管期循环反应的最低有效浓度.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行全身麻醉手术患者180例,均行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并根据上下序贯原则,对瑞芬太尼的浓度予以调整,比较不同时间点患者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和脑电双频指数(BIS)的变化.结果 麻醉诱导中,患者的HR、MAP和BIS在气管插管前最低,明显低于其他时间段(P〈0.05);BIS在气管插管前后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VAS评分为(1.8±0.3)分,无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抑制循环反应的半数有效血浆靶浓度为1.56 ng/ml,95%CI为1.44-1.70 mg/ml.结论 丙泊酚浓度维持在3 μg/ml时,抑制气管拔管期循环反应的瑞芬太尼最低有效浓度为1.56 ng/ml. 黄进强 程俭 陆光泽 李宁清关键词:瑞芬太尼 丙泊酚 全凭静脉麻醉 气管拔管期 七氟醚及丙泊酚对控制性降压髋关节置换术后老年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6 2016年 目的比较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及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对术中行控制性降压的髋关节置换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标准Ⅰ或Ⅱ级、年龄65~81岁择期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52例,随机分成S、P两组(每组26例)。麻醉维持S组采用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而P组采用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切皮后以1.0~3.0μg/(kg·min)的速度静脉泵注硝酸甘油行控制性降压,维持平均动脉压(MAP)70~80 mm Hg,严格控制不低于60 mm Hg。应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表(MMSE)分别于术前24 h及术后1 h、6 h、12 h、24 h、72 h评价患者认知功能的变化,记录术后恢复自主呼吸、呼之睁眼、按指令简单动作、握手有力等麻醉恢复指标及拔管的时间,分别在切皮前及手术结束时采患者颈静脉球部血检测血清S100β值,采集以上指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一般资料、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MSE评分两组术前比较无差异,术后1 h、6 h、12 h显著低于术前(P〈0.05)且S组降低幅度显著大于P组(P〈0.05);S组拔管及术后麻醉恢复指标的时间显著长于P组(P〈0.05);两组术后血清S100β蛋白值均高于术前(P〈0.05),且S组显著高于P组(P〈0.05)。结论七氟醚及丙泊酚均可引起行控制性降压下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短时间内下降,而使用丙泊酚麻醉者认知功能影响程度较小,恢复较早。 陈冠文 陈伟志 梁金华 梁万益 陆光泽关键词:老年 髋关节置换 七氟醚 丙泊酚 控制性降压 术后认知功能 0.2%罗哌卡因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对肝硬化断流术苏醒期的影响 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 观察应用0.2%罗哌卡因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对肝硬化患者行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手术术后苏醒的影响.方法 选择ASA Ⅰ~Ⅱ级、肝功能分级Child-pughA级拟择期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手术的肝硬化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和复合麻醉组(GEA组)各30例.两组全麻诱导方案相同.对照组(C组)插管后静脉持续输注瑞芬太尼0.1~0.3μg/(kg·min)维持;复合麻醉组(GEA组)全麻诱导前行T8-9硬膜外腔穿刺置管,术中间断硬膜外注入0.2%罗哌卡因,按需静脉泵注瑞芬太尼.两组均吸入异氟醚,间断推注顺阿曲库铵维持肌松,根据情况调整药物剂量,维持合适的麻醉深度.记录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唤醒时间、拔管时间、唤醒时意识状态(改良OAA/S评分)、VAS疼痛评分和躁动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病人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唤醒时间、拔管时间相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GEA组改良OAA/S评分高于C组,VAS评分低于C组,苏醒期躁动程度较C组轻,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0.2%罗哌卡因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用于肝硬化断流手术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苏醒质量. 陈伟志 林红 陆光泽 陈冠文 梁金华关键词:罗哌卡因 硬膜外阻滞 肝硬化 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 苏醒 右美托咪定用于腹部手术中对苏醒质量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用于腹部手术中对苏醒质量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80例腹部手术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观察组于麻醉诱导时给予右美托咪定,对照组于麻醉诱导时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观察比较两组术前、术后24 h免疫功能指标;苏醒期寒战、躁动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前CD3+、CD4+、CD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24 h CD3+、CD4+、CD8+水平均低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4 h CD3+、CD4+、CD8+水平分别为(52.31±2.68)、(33.48±1.17)、(22.31±3.17),均高于对照组的(40.15±3.79)、(23.05±0.48)、(17.46±1.4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苏醒期寒战、躁动发生率分别为0、2.50%,均低于对照组的10.00%、1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用于腹部手术中镇痛效果理想,且不会对患者免疫功能造成影响,可减少寒战、躁动发生率,提升苏醒质量,值得推广。 陆光泽 邓铸强 梁金华 李宁清关键词:腹部手术 苏醒质量 免疫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