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闫国富

作品数:5 被引量:30H指数:2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有丝分裂
  • 1篇症状
  • 1篇支原体
  • 1篇支原体感染
  • 1篇体感
  • 1篇尿道
  • 1篇尿道炎
  • 1篇皮肤扩张
  • 1篇皮肤扩张术
  • 1篇皮质
  • 1篇皮质类固醇
  • 1篇丘疹
  • 1篇自觉症状
  • 1篇脲支原体
  • 1篇脲支原体感染
  • 1篇瘢痕
  • 1篇瘢痕疙瘩
  • 1篇外伤
  • 1篇外伤史
  • 1篇微循环

机构

  • 5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济南军区总医...

作者

  • 5篇闫国富
  • 4篇何威
  • 2篇杨玲
  • 2篇张国威
  • 2篇吴军
  • 1篇何云志
  • 1篇王亚丽
  • 1篇王儒鹏
  • 1篇贺忠文
  • 1篇林英
  • 1篇余小勤
  • 1篇王标
  • 1篇袁志芳
  • 1篇王志安
  • 1篇黄海
  • 1篇黎智

传媒

  • 1篇中华整形外科...
  • 1篇临床皮肤科杂...
  • 1篇中国皮肤性病...
  • 1篇中国美容医学
  • 1篇中国麻风皮肤...

年份

  • 1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0
  • 1篇199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皮肤扩张术机理探讨被引量:16
2000年
目的 探讨皮肤扩张术 (Skinexpansiontechnique,SET)的机理。方法 以家犬为动物模型 ,应用显微分光光度计及放射微球技术 ,对扩张后皮肤表皮有丝分裂及皮瓣微循环进行了测定。结果 ①被扩皮肤表皮明显增厚 (P <0 0 5 ) ;②基底细胞有丝分裂较对照组显著增强 (P <0 0 1) ;③皮瓣微循环较即刻皮瓣显著增强 (P <0 0 1)。结论 ①SET并非仅以代偿为基础 ,而是复制了新的“剩余”皮肤 ;②增强了皮瓣微循环 ,增大皮瓣存活面积。并就快速扩张时限及即时扩张机理进行了讨论。
贺忠文袁志芳闫国富王标
关键词:皮肤扩张术有丝分裂微循环
解脲支原体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11
1993年
解脲支原体是非淋菌性尿道炎的主要病原体之一。本文探索了不同人群中解脲支原体的寄生和感染状况。在123名性乱妇女、94名妇科门诊患者和24名棉纺厂女工中,女性生殖道解脲支原体感染率分别为37.4%、20.2%和16.7%。性乱妇女解脲支原体感染率为37.4%,单一性伴妇女感染率为19.5%,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x^2=9.45,P<0.01)。
张国威林英何云志闫国富何威杨鹰王志安华桂兰
关键词:解脲支原体流行病学尿道炎
颗粒细胞瘤1例被引量:2
2007年
杨玲何威闫国富黄海余小勤王亚丽
关键词:颗粒细胞瘤红色丘疹自觉症状疾病患者就诊前外伤史
须部假性毛囊炎
2008年
报告1例须部假性毛囊炎。患者男,25岁。右侧颏部出现一3cm长的线状限局性、复发性红色丘疹及脓疱4个月。经检查证实该线状损害是一根在真皮浅层潜行的毛发。根据病史及皮肤科检查确诊为须部假性毛囊炎。
何威吴军闫国富杨玲
倍他米松病损内注射治疗瘢痕疙瘩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00年
目的 :寻求简单有效的治疗瘢痕疙瘩的方法。 方法 :采用二丙酸倍他米松 /倍他米松磷酸二钠病损内注射治疗瘢痕疙瘩 6 0例。 结果 :经 1年随访 ,总有效率达 88.33%。 结论 :通过讨论二丙酸倍他米松 /倍他米松磷酸二钠作用机理、优点、不良反应等 ,作者认为该方法安全可靠、疗效显著、并发症少 ,尤其适合于中小面积瘢痕疙瘩的治疗。
吴军张国威何威闫国富王儒鹏黎智
关键词:瘢痕疙瘩皮质类固醇倍他米松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