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和清
- 作品数:72 被引量:617H指数:14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电子电信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核科学技术更多>>
- 无速度传感器异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的仿真研究
- 为了提高电压型转子磁链观测器的输出精度,本文采用自适应积分算法代替传统的纯积分,克服了直流偏置和积分初始值问题,尤其适用于转子磁链需要改变的情况下.采用基于转子磁链的模型参考自适应(MRAS)辨识算法估算转速,利用MAT...
- 朝泽云康勇邹旭东钟和清徐至新
- 关键词:转子磁链观测器转速辨识异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自适应辨识
- 文献传递
- 分布电容对高频高压变压器性能的影响及其控制措施被引量:20
- 2008年
- 高频高压变压器的微小分布电容对变压器的性能和带有变压器的高频高压电源的性能有着重要影响,分布电容会加大变压器的损耗,降低了变换器的功率因数和效率。文中分析了高频高压变压器匝间电容和层间电容的大小对高频高压变压器的电压分布和可靠性的影响,指出减小层间分布电容和降低单层电压对变压器的可靠运行的重要意义。通过对不同绕组结构型式下的层间分布电容大小的分析和比较,指出采用"Z"型绕法和"∠"型绕法能够进一步减小高频高压变压器的层间分布电容,同时降低了变压器的绝缘要求,大幅改善高频高压变压器的电压分布,提高了变压器的绝缘耐压水平和可靠性。
- 齐玮钟和清林磊邓禹徐至新
- 关键词:高频高压变压器绕组结构绝缘水平漏感
- PWM方式串联谐振CCPS研究被引量:1
- 2009年
- PWM方式串联谐振是串联谐振电容器充电电源(CCPS)电路的3种工作模式之一。这种软开关技术是近年来研究的一大热点。为了研究PWM方式串联谐振CCPS电路的工作过程,给出了其电路原理图及各阶段的等效电路,建立了该电路的数学模型。结合数学表达式,通过数学仿真的方法,给出了输出电压变化情况下谐振电路的工作状态,并给出了该电路主要波形。实验结果验证了所采用控制方案的正确性和充电系统的有效性。
- 张柯邹云屏钟和清张华
- 关键词:脉冲宽度调制串联谐振开关频率
- 激光热核聚变能源系统研究
- 本文分析了传统能源系统的优缺点,指出采用新型能源系统结构的必要性;并针对能源系统的技术性能指标要求,对能源系统功能进行了分解。分析了新型放电电路结构下引燃管自闪的原因,首次使用同轴结构改善了引燃管自闪现象,并分析了其工作...
- 钟和清
- 关键词:同轴结构串联谐振串并联谐振电磁兼容
- 高压脉冲电容器寿命试验平台的研制
- 脉冲电容器在一定重复频率下的充放电寿命是绝缘特性的关键指标,本文设计并制做了一个脉冲电容器寿命试验平台,它可以针对不同电容量的电容器进行不同电压和频率下的重复充放电试验。目前该平台已投入使用,正常工作超过1000小时。
- 刘刚薄鲁海林福昌钟和清
- 关键词:脉冲电容器充电机晶闸管
- 文献传递
- 单周期控制技术在三相单管BUCK型ZCS整流器中的应用
- 2003年
- 以 BU CK型直流变换器为例 ,详细研究了单周期控制理论及采用单周期控制技术的电路特点。并阐述了电路能减小输入线电流总谐波畸变率。
- 邹旭东钟和清康勇
- 关键词:单周期控制功率因数整流电路
- 全数字化高频高压充电电源被引量:5
- 2001年
- 介绍了一种适于高压电力电容器的 TMS32 0 F2 40DSP芯片控制的全数字化高频高压充电电源及系统控制方案和软件实现方法 ;分析了系统结构及其工作原理 ;并给出了系统实际输出电压波形。实际应用表明 :系统满足设计要求 。
- 谢永刚徐至新钟和清
- 关键词:数字控制电力电容器
- 一种脉冲晶闸管并联触发电路及脉冲放电系统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脉冲晶闸管并联触发电路及脉冲放电系统,属于晶闸管触发技术领域,包括:N个触发电源、N个触发模块及对应的N组串联晶闸管组,其中,N>1;每个触发模块包括电容、限流电阻、触发开关及触发变压器;电容和触发开...
- 钟和清邓禹林磊张力
- 单周控制三相单管ZCS BUCK型PFC电路研究被引量:1
- 2003年
- 以BUCK型直流变换器为例,详细研究了单周控制理论及采用单周控制技术的电路特点。并阐述了系统特性,同时给出了电路设计及实验结果,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 邹旭东钟和清康勇陈坚
- 关键词:直流变换器单周控制ZCS
- 二极管箝位型三电平逆变器控制系统研究被引量:126
- 2005年
- 该文对二极管箝位型三电平逆变器的控制系统进行研究。为了对输出电压的波形进行控制,该文建立了三电平逆变器的数学模型,使用输出电压瞬时值控制系统来获得高质量的输出电压波形。中点平衡问题是三电平逆变器的一个固有问题,该文对此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提出了一种基于各相桥臂输出电流方向和中点波动方向检测的中点平衡控制方法。实验结果验证了控制方案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 林磊邹云屏钟和清邹旭东丁凯
- 关键词:电力电子数学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