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阳

作品数:6 被引量:23H指数:2
供职机构: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西省卫生厅科技攻关计划项目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单胞菌
  • 2篇药师
  • 2篇生物膜
  • 2篇铜绿
  • 2篇铜绿假单胞
  • 2篇铜绿假单胞菌
  • 2篇细菌
  • 2篇耐药
  • 2篇耐药性
  • 2篇假单胞菌
  • 2篇病例
  • 2篇病例分析
  • 1篇蛋白
  • 1篇蛋白-1
  • 1篇心肌
  • 1篇心肌炎
  • 1篇性细胞
  • 1篇学科
  • 1篇阳性菌
  • 1篇阳性球菌

机构

  • 4篇山西医科大学...
  • 3篇山西医科大学...
  • 2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大学第三...
  • 1篇北京大学

作者

  • 6篇郭阳
  • 3篇段金菊
  • 2篇李晓霞
  • 1篇尹冬虹
  • 1篇康建邦
  • 1篇王立新
  • 1篇张瑞琴
  • 1篇晋月萍
  • 1篇宋艳
  • 1篇尚楠
  • 1篇田杰
  • 1篇刘芳
  • 1篇杨虹
  • 1篇徐静静
  • 1篇李赟

传媒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国药房
  • 1篇中国药物与临...
  • 1篇中华心力衰竭...
  • 1篇首都食品与医...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中国肺癌患者应用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抑制剂相关的心肌炎病例分析
2022年
目的了解中国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应用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1)抑制剂后出现免疫相关心肌炎的临床特点及发病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中国知网)、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网)、万方数据库及PubMed、Embase等数据库中收录的中国NSCLC患者应用PD-1抑制剂后出现免疫相关心肌炎的病例报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1年12月。在排除重复文献或病例后对纳入文献中患者的相关信息进行提取,使用EXCEL 2013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分析。结果共纳入14篇文献,英文6篇,中文8篇,涉及患者14例,使用的PD-1抑制剂包括纳武利单抗2例,帕博利珠单抗2例,特瑞普利单抗2例,信迪利单抗2例,卡瑞利珠单抗4例,替雷利珠单抗2例。男性8例,女性6例,年龄分布为50~82岁,平均年龄67岁。肺癌类型中腺癌8例,鳞癌5例,1例未明确NSCLC类型。多数(13例,占92.8%)患者心肌炎发生在使用PD-1抑制剂的前3周期内。11例记录了末次用药与心肌炎发生的间隔时间,范围为1~19天,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为6(4,15)天。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为呼吸困难(7例),其次为肌痛(6例),乏力(5例)。除了心肌炎,其他免疫相关不良反应包括肌炎(5例),重症肌无力(5例),肝炎(5例)。14例均检测了心肌肌钙蛋白I或T,其数值均高于各自参考值范围上限。11例心电图异常,包括ST-T改变(7例)、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5例),室性期前收缩(3例)、室性心动过速(3例)。有13例描述了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其中,6例记录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仅2例LVEF<50%,其余4例LVEF在51%~63%。仅4例患者行心脏磁共振检查,其中2例提示心肌炎性改变,2例未见异常。所有患者在诊断心肌炎后均使用了糖皮质激素治疗,最常用甲基强的松龙(甲强龙)静脉应用,起始剂量不等,4例患者联合使用丙种球蛋白。14例患者中有3例因心肌炎死亡(病死率为21.4%)
晋月萍尚楠郭阳
关键词:心肌炎肺癌病例分析
一例肺炎克雷伯菌肝脓肿病例分析
2021年
目的为临床药师和医师提供肺炎克雷伯菌肝脓肿的诊疗思路和治疗经验.方法临床药师根据患者疾病特点和病情变化,细菌耐药情况,药物作用特点,协助医师共同制订药物治疗方案﹑监护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患者病情基本得到控制,未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嘱患者出院继续抗感染治疗,定期复查腹部超声或CT,以明确抗感染疗程.结论临床药师利用微生物学和药学专业知识,协助医师制订专业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案,保证药物治疗安全﹑有效﹑经济﹑合理.
郭淑一郭阳
关键词:肺炎克雷伯菌肝脓肿糖尿病临床药师
药师参与多学科诊疗的模式探讨及效果评价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评价药师参与多学科诊疗(MDT)的模式及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Embase、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万方数据,收集药师参与MDT对患者临床结局影响的试验性研究和观察性研究。提取资料和评价质量后,对纳入研究的结果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共纳入10项研究,其中3项研究为随机对照试验(RCT),2项研究为非RCT,4项研究为队列研究,1项研究为病例对照研究;共计2422例患者。有效性方面,药师参与MDT后患者的肿瘤无进展生存期、糖化血红蛋白、再入院率和住院时间等指标均显著改善。安全性方面,药师参与MDT后患者大出血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经济性方面,药师参与MDT后患者与药物相关的住院费用、平均门诊医疗费用总额均显著改善,但医疗费用未见明显改善。人文结局方面,药师参与MDT后患者的依从性结论存在争议。结论药师根据自身的药学服务技能和方法,全程化地参与MDT,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结局,提高了用药的安全性,但在经济性和人文结局方面尚存在争议。
李赟李赟王立新郭阳田杰
关键词:药师
葡萄糖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形成能力的影响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索不同浓度的葡萄糖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形成能力的影响。方法用含有不同葡萄糖浓度的胰蛋白胨大豆肉汤培养铜绿假单胞菌,测定其570 nm处光密度,通过函数Linest进行线性回归拟合,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CLSM)观察不同浓度葡萄糖培养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的形成过程及厚度。结果 22株细菌不同浓度葡萄糖的A_(570)拟合直线的斜率均大于0,其中4株菌上升趋势明显。与无糖组及低浓度葡萄糖组相比,当葡萄糖浓度≥11.1mmol·L^(-1)时,生物膜成熟速度加快、成熟时间减少、粘附能力增强、厚度增加(P<0.05)。结论葡萄糖浓度≥11.1 mmol·L^(-1)时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形成有明显的诱导作用,并且随葡萄糖浓度的升高,诱导作用增强。
徐静静郭阳杨虹李晓霞王姝云段金菊
关键词:细菌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葡萄糖
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与生物膜形成能力之间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8
2014年
目的探讨铜绿假单胞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与生物膜形成能力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2年4-6月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42株,采用平板结合结晶紫染色法建立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模型,定量分析铜绿假单胞菌的生物膜形成能力;采用琼脂倍比稀释法测定菌株的耐药性;概率法检验生物被膜形成能力与耐药的相关性。结果铜绿假单胞菌对氨曲南、头孢哌酮/舒巴坦、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高达40.5%、35.7%、28.6%,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最低为2.4%;41株具有生物膜形成能力,其中生物膜形成能力弱的18株占42.9%,生物膜形成能力强的23株占54.8%,1株无生物膜形成能力;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性随着生物膜形成能力增强而增强。结论绝大多数铜绿假单胞菌具有生物膜形成能力;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性与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呈正相关。
李晓霞郭阳张瑞琴段金菊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耐药性
2002—2011年某院四种革兰阳性球菌的耐药性监测被引量:2
2013年
在引起临床感染的病原菌中.革兰阳性菌是一类重要的致病菌,该类细菌分布广、传播快、耐药率高,一经感染,将给临床治疗带来很大困难。因此,笔者对2002--2011年我院临床分离的4种主要革兰阳性球菌的耐药性进行监测与分析,为临床一线经验性初始治疗方案的建立提供理论指导。
郭阳康建邦尹冬虹宋艳段金菊
关键词:革兰阳性球菌耐药性监测革兰阳性菌细菌分布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