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素怡
- 作品数:13 被引量:211H指数:8
- 供职机构:首都儿科研究所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儿童血压发育规律的研究被引量:8
- 1996年
- 为研究儿童血压发育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对6、9、12岁3个年龄组的健康儿童1164名进行了连续8年的血压纵向研究,总复查率为89.4%。初查与后7年复查血压相关系数,收缩压(除1989年外)为0.470~0.623,舒张压为0.293~0.451。初查血压高百分位者(P81~99)第8年时仍保持原相应百分位者占32.1%,表明儿童血压存在轨迹现象。连续2年及3年高血压发生率为3.8%和1.4%,复查血压上升组的体重、身高、皮脂厚度及体重指数明显高于下降组。多元回归分析表明血压与体重关系明显。高血压家族史阳性的儿童血压高于阴性组,提示体重及遗传因素为影响儿童血压变异的重要因素。
- 梁翊常吴光驰吴光驰郭素怡韩玲郭素怡柴晓敏
- 关键词:血压儿童发育规律
- 北京市朝阳区2377名小学生肥胖检出率及原因分析被引量:37
- 1999年
- 目的 本文对北京市朝阳区4 所小学的2 377 名儿童进行了有关肥胖的调查。 方法 按照年级将所有被调查对象分为6 个年龄组,肥胖的判断标准以 WHO 身高标准体重为标准。在所有筛出的肥胖儿童中选择半数为肥胖组,另选择与肥胖儿童同班级、同性别的正常体重儿童为对照组,对两组儿童进行有关肥胖发生原因的问卷调查。 结果 总的肥胖检出率为17 .7 % ,男生21 .1 % ,女生14 .1 % 。总的超重发生率12 .3 % ,男生12 .3 % ,女生12 .2 % 。随年龄的增长,肥胖检出率呈上升趋势,一年级组为12 .6 % ,五年级组达20 .8 % 。 结论 各年龄组肥胖检出率均为男生高于女生。所有肥胖儿童中,轻度肥胖占43 % ,中度肥胖占42 % ,重度肥胖占15 % 。吃饭速度快、晚餐前吃加餐、经常喝甜饮料、在学校吃中餐、课余运动时间< 2 小时/ 天、看电视时间> 1 .5 小时/ 天。
- 蒋竞雄夏秀兰吴光驰郭素怡谈藏文闫桂凤王力
- 关键词:儿童肥胖检出率
- 80年代产妇缺乳的高危因素及干预措施的研究被引量:12
- 1993年
- 本文对沈阳、北京、上海、郑州、济南五市城区1409例产妇分娩后42天的婴儿喂养方式,进行了回顾性调查。结果表明:所有产妇在生理上都具有分泌乳汁的生理基础,而产后无奶的产妇主要是分娩前后受社会心理因素的干扰,反射性抑制了乳汁的分泌。
- 张世光宋淑兰吴光驰郭素怡赵忠国朱玉敏詹绍康
- 关键词:母乳喂养催乳素
- 北京市儿童血清25-羟基维生素D的水平探讨
- 1995年
- 对北京地区0~13岁健康儿童285名进行血清25(OH)D水平测定,均值为(57.5±19.8)nmol/L。同时对25名乳儿肝炎患儿血清25(OH)D水平测定,其均值为(22.5±17.4)nmol/L,明显低于健康儿童,说明血清25(OH)D是一个敏感的生化指标,对儿科临床诊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刘玉兰吴光驰薛延张春如郭素怡徐孝辉
- 关键词:儿童血清维生素D钙磷
- 儿童单纯肥胖症门诊治疗效果观察被引量:18
- 2001年
- 【目的】 观察门诊治疗肥胖儿童的可行性及治疗效果。 【方法】 以WHO身高标准体重值为肥胖判断标准。自 1997年 12月~ 1999年 8月共治疗单纯性肥胖儿童 15 8例 ,治疗方法为控制饮食、改变饮食行为、中等程度 (心率 14 5~ 15 5次 /分 )有氧运动、减少静坐时间、健康教育等 ,首诊制订一周治疗方案 ,每周复诊 1次 ,根据患儿对治疗方案的执行情况制订下 1周治疗计划。采用个案分析方法 ,对不同年龄、不同肥胖度及是否有合并症等设定不同的治疗目标。 【结果】 治疗时间少于 4周者 98例 ,治疗时间在 4周及以上者 160例 (分别占就诊人数的 3 7.9%和62 .1% )。上述 160例肥胖儿童中 ,治疗后体重下降者 12 7例 ,减重幅度为 0 .5~ 7.5kg ,平均减重 (3 .5± 2 .9)kg ,体重不变或上升者 3 3例 ;体块指数 (bodymassindexBMI)下降者 15 8例 ,下降幅度为 0 .2~ 5 .6,平均下降 (1.8± 1.1)。BMI值不变者 2例。治疗时间较长者 (9周以上 )治疗效果较好。 【结论】 在门诊对肥胖儿童使用包括饮食调整、有氧运动。
- 蒋竞雄吴光驰郭素怡夏秀兰闫桂凤谈藏文王力宋小芳
- 关键词:儿童肥胖门诊治疗
- 北京地区468名少儿肥胖及血压改变的八年随访观察被引量:58
- 1997年
- 目的调查北京地区少年儿童肥胖发生、发展状况,以及对血压的影响,为预防少儿肥胖和高血压病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连续8年现场观察468名6~13岁少儿的身高、体重、皮脂厚度及血压等项目,并逐年分析不同性别、年龄的肥胖及超重儿的检出率和肥胖度及与血压的关系。结果肥胖少儿检出率由6岁的4.9%上升到13岁的16.2%,肥胖发病高峰年龄段是9~11岁,男生发病多于女生,13岁男、女生肥胖检出率分别为21.5%和11.9%。13岁肥胖少儿高血压发生率为14.3%;为同龄非肥少儿的3倍半。结论北京地区少儿肥胖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增多,肥胖少儿中高血压者明显增多。抓住肥胖发生的高峰年龄段和肥胖前的超重期是预防肥胖的两个关键。
- 吴光驰郭素怡王乃坤朱宇平
- 关键词:体重肥胖病血压
- 单纯性肥胖儿童咨询门诊疗效随访被引量:8
- 2005年
- [目的]探讨咨询门诊条件下治疗单纯性肥胖儿童的效果.[方法]对肥胖咨询门诊随诊一个月以上的101名单纯性肥胖儿童在进行膳食结构和生活习惯调查的基础上,进行以家长参与、纠正不良生活方式和不良饮食习惯、较低热量的均衡膳食、适当的有氧运动等治疗措施.[结果]治疗1、2、3月体重平均减轻分别为1.6kg、2.7kg及3.1kg;身高平均增长分别为0.6 cm、1.2 cm及1.6 cm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分别平均降低1.0、1.8及2.2.有23例(22.8%)肥胖度降低1~2度,其中2例治愈、1例由中度肥胖上升到重度肥胖,其余77例(76.2%)肥胖度未变.合并血压升高者治疗1个月后16例(80.0%)恢复正常,2个月后18例(90.0%)恢复正常,3个月后全部恢复正常.[结论]咨询门诊的效果是肯定的,但咨询门诊随诊率低,说明这种方式仍有不足,需要改进措施,提高儿童对减肥的兴趣,增强治疗信心以取得更好的疗效.
- 夏秀兰吴光驰郭素怡闫桂凤谈藏文王力
- 关键词:咨询门诊单纯性肥胖
- 冬季出生婴儿佝偻病的纵向观察
- 1995年
- 本文对316例新生儿进行佝偻病的前瞻性观察,在新生儿期、3月、6月及6岁的患病率分别为7.9%,31.8%,35.3%及44.3%。证实北京地区佝偻病发病很早.孕妇在孕后期每日服VD1000Iu,其血清25(OH)D_3水平明显高于不服VD者,表明预防佝偻病措施应从妊娠后期开始.在被观察的早期婴儿中2.9%患婴儿肝炎综合征.这些患儿合并佝偻病高达88%,提示在治疗婴儿肝炎综合征的同时要加强佝偻病的防治.
- 郭素怡张春如刘玉兰
- 关键词:佝偻病患病率婴儿
- 儿童肥胖学校群体干预三年追踪观察
- 目的评价学校群体干预方案对儿童肥胖的干预效果。方法在北京市城区选择5所小学为干预组(2所)和对照组(3所),对干预组所有在校学生实施为期3学年的干预措施,干预内容包括营养教育、饮食调整和在校内外增加运动。对干预初始(19...
- 蒋竞雄吴光驰夏秀兰谈藏文郭素怡
- 关键词:儿童肥胖发病率学校干预营养教育
- 北京与香港儿童肥胖比较被引量:7
- 1998年
- 目的 比较北京及香港儿童肥胖率.方法 采用超过身高相应标准体重20%作为诊断肥胖标准.结果 北京儿童6岁时肥胖率为6.2%,略低于香港7.1%,10岁时与香港相同,10岁后超过香港,13岁时两地儿童肥胖率分别为17.3%及1.7%.男童肥胖率高于女童.北京儿童肥胖倾向(14.7%)明显高于减肥趋势(1.3%).结论 肥胖已威胁我国儿童健康,预防极为重要,加强对其高发病年龄段及超重儿童的预防至关重要.1987~1994年对北京市6岁儿童连续8年追踪观察肥胖发生率.与此同时香港地区于1993年进行了儿童生长发育调查,并作了儿童肥胖发生率筛查.现按同一身高标准体重将两地儿童肥胖率进行统计,分析比较.
- 吴光驰郭素怡梁淑芳吴文英刘德辉
- 关键词:身高体重儿童单纯性肥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