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春亮
- 作品数:5 被引量:6H指数:2
-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药学院医学检验系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MLVA分型技术对120株幽门螺杆菌基因分型的初步研究
- 目的幽门螺杆菌(Hp)是慢性胃炎的主要致病因子,与多种消化系统疾病密切相关。人群对Hp普遍易感,但感染后症状存在明显差异。研究表明,这可能与不同菌株型别的毒力强弱相关。然而,目前还缺乏一种较好的Hp菌株分型方法。具有简便...
- 郭春亮廖亚玲任莉郭鹰邹全明郭刚
-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MLVAVNTR基因多态性基因分型
- 文献传递
- MLVA分型技术对80株幽门螺杆菌基因分型的初步研究
- 目的:幽门螺杆菌(Hp)是慢性胃炎的主要致病因子,与消化性溃疡、胃黏膜相关性淋巴样组织(MALT)恶性淋巴瘤等疾病密切相关,在全球有50%以上的人群感染。人群对Hp普遍易感,但感染
- 郭春亮廖亚玲任莉郭鹰孙红武邹全明郭刚
- 高原地区幽门螺杆菌的分离培养方法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建立适合高海拔、低气压、低氧含量等高原环境特点的幽门螺杆菌(Hp)分离培养方法。方法随机收集186例知情同意的西藏军区总医院胃病患者胃窦、胃体、胃底部黏膜组织各1份,匀浆法研碎混匀后分别用常规法和根据高原环境特点改进的减量法、加氧法、加压加氧法同时进行培养,比较各培养方法的差异,同时分析培养结果与藏汉民族、性别、不同胃病间的相关性。结果各培养方法中,常规法阳性率最低(1.1%),减量法最高(38.2%)。常规法培养阳性率显著低于减量法、加氧法、加压加氧法(P<0.01)。Hp培养阳性率的差异在藏汉民族、性别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不同胃病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高原环境特点改进的减量培养方法更适合高原地区Hp的分离培养;Hp感染率的高低与藏汉民族、性别无关,而与不同种类胃病相关。
- 郭春亮李素芝孙红武廖亚玲任莉陈友伟卢永周邹全明郭刚
-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阳性率
- 应用MLVA对中国人群幽门螺杆菌的基因分型研究
- 目的: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 Pylori)是一种螺旋状、微需氧、革兰阴性杆菌,定植于人胃黏膜表面。全球约有50%的人口感染H. Pylori,尤其在发展中国家,其感染率达50%~...
- 郭春亮
-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基因分型
- 文献传递
- 西藏拉萨市1351例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分析被引量:4
- 2010年
-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是人类上消化道疾病的重要致病菌[1-3].HP的感染与社会经济状况、卫生习惯、饮食习惯有关,且有家庭聚集性,不同国家、地区、人群感染率有明显差异.为了解拉萨市居民HP的感染情况及与相关疾病的关系,对西藏军区总医院1351例随机就诊患者进行了调查分析.
- 郭春亮李素芝孙红武廖亚玲任莉陈友伟卢永周邹全明郭刚
-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感染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