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秀娟

作品数:5 被引量:20H指数:2
供职机构:福建农林大学作物科学学院作物遗传育种与综合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水稻
  • 2篇蛋白
  • 2篇植物
  • 2篇QTL
  • 1篇蛋白复合体
  • 1篇性状
  • 1篇亚种
  • 1篇亚种分化
  • 1篇遗传连锁图
  • 1篇数量性状
  • 1篇水稻籼粳
  • 1篇穗部
  • 1篇特异种质
  • 1篇皮层
  • 1篇种质
  • 1篇重组自交系
  • 1篇重组自交系群...
  • 1篇自交
  • 1篇自交系
  • 1篇籼粳

机构

  • 5篇福建农林大学
  • 1篇福建省种子总...

作者

  • 5篇郑秀娟
  • 3篇梁康迳
  • 3篇孙新立
  • 2篇黄姗
  • 2篇沈伟伟
  • 2篇李志勇
  • 2篇郑燕
  • 1篇吴为人
  • 1篇梁义元
  • 1篇林志强
  • 1篇谢长荣
  • 1篇杨桂英

传媒

  • 3篇福建农林大学...
  • 1篇西北植物学报
  • 1篇2010中国...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1
  • 1篇201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植物凯氏带形成分子机制及功能特点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0
2017年
凯氏带位于被子植物初生根内皮层细胞,环绕细胞1周,是与质膜紧密结合的非极性带状增厚结构。凯氏带作为植物根中离子径向运输障碍,调节离子的质外体吸收途径,迫使土壤中的离子通过内皮层细胞膜,选择性地进入中柱。凯氏带发现于1865年,但直至拟南芥凯氏带蛋白的发现和凯氏带阻滞作用物质基础被揭示,凯氏带的形成机理和功能才逐渐为人们所认知。凯氏带的物质基础为木质素,其形成需要由凯氏带蛋白和受体激酶组成的合成平台。细胞内部的木质素单体经ABCG载体运输到凯氏带的形成区,经ESB1dirigent蛋白、RBOHF氧化酶和PER64过氧化物酶等催化,合成木质素。该文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凯氏带形成的分子机制和功能特点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进一步理解和解析凯氏带的形成机理和功能提供参考。
翁群清郑秀娟解慧芳孙新立
关键词:凯氏带木质素内皮层
一个水稻长穗大粒特异种质的QTL初步定位分析
本研究以超长穗大粒(穗长45.67cm,粒长15.0mm,粒宽4.1mm,千粒重70g)的偏籼型水稻品系LPBG08为材料,与已被全基因组测序的粳稻品种日本晴(穗长22.58cm,粒长7.8mm,粒宽2.5mm,千粒重2...
郑燕黄姗李志勇沈伟伟郑秀娟梁义元吴为人梁康迳
关键词:水稻QTL定位
水稻长穗大粒RIL群体产量、穗部和谷粒性状的遗传分析被引量:8
2011年
为探讨水稻长穗大粒特异种质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机制,以自育的一个水稻长穗、大粒品系FJCD与偏籼型三系恢复系密阳46通过杂交和单粒传法构建的含有130个品系的重组自交系群体(RILs)F9代为材料,采用植物数量性状的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及其相应的统计方法,对水稻18个产量、穗部和谷粒性状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谷粒厚和谷粒宽厚比2个性状符合多基因遗传,无主基因存在,千粒重性状符合1对主基因+多基因遗传,谷粒宽性状符合3对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其他14个性状均符合2对主基因+多基因遗传.以主基因遗传率为主的性状包括单株谷重、结实率、每丛有效穗数、穗长、一次枝梗数、一次枝梗总长、二次枝梗总长、谷粒长宽比、谷粒宽;以多基因遗传率为主的性状包括谷粒长和谷粒长厚比.其中,千粒重和谷粒宽2个性状可能含有效应较大的主效QTL.
林志强郑燕蔡英杰黄姗李志勇沈伟伟郑秀娟梁康迳
关键词:水稻重组自交系群体数量性状
植物ASK1-D3(MAX2)-D14蛋白复合体互作区特征与演化分析
2017年
ASK1-D3-D14复合体作为E3泛素连接酶的一部分,调控水稻的形态发生等生理反应.为了揭示该复合体互作区的结构特征和演化关系,通过对不同物种中D3直系蛋白间的系统进化进行分析,发现D3基因在不同物种中表现出不同的演化进程;而对ASK1-D3和D3-D14互作面的序列和空间结构分析,揭示D3直系同源蛋白质以及已知的F-box-like结构域间的序列同源性较低,而空间结构相似性较高,暗示F-box-like与ASK1类蛋白质之间的互作,空间结构的相似性重于序列的相似性.涉及D3和D14互作面的氨基酸在直系同源蛋白序列间的同源性很高,而形成互作面疏水内核的氨基酸保守性更高.这为D3复合体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依据.
郑秀娟翁群清陈思雀孙新立
关键词:蛋白复合体
水稻籼粳亚种分化关联性状的QTL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亚洲栽培稻分为籼粳两个亚种,程氏形态指数法已经广泛应用于籼粳分类的研究和生产实践中,但籼粳分化相关性状的遗传基础还多不清楚.本研究以典型粳稻牡丹江8号和典型籼稻明恢63的杂交F2群体为材料,构建遗传连锁图,检测到了11个籼粳分化相关性状(稃毛长、粒长、粒宽、倒一节间长和抽穗期)的QTL.同时定位了13个与这些性状高度相关的株高、穗长和护颖长的QTL.结果表明,检测到5个控制稃毛长的QTL,最大贡献率为25.57%;4个控制穗长的QTL,总贡献率为47.13%;4个控制抽穗期的QTL,分别位于第3、第7染色体上;控制粒长和控制粒长的QTL各检测到1个,贡献率分别为38.03%、20.56%.本研究为相关性状基因的克隆打下了基础,并加深了人们对籼粳分化的认知.
郑秀娟解慧芳曹红瑞杨桂英谢长荣梁康迳孙新立
关键词:水稻籼粳分化遗传连锁图QTL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