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邰迎春

作品数:10 被引量:43H指数:4
供职机构: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疗效
  • 2篇穴位
  • 2篇穴位电刺激
  • 2篇妊娠
  • 2篇切除
  • 2篇切除术
  • 2篇全麻
  • 2篇中西医
  • 2篇中西医结合
  • 2篇卵巢
  • 2篇卵巢囊
  • 2篇卵巢囊肿
  • 2篇卵巢囊肿切除
  • 2篇卵巢囊肿切除...
  • 2篇囊肿
  • 2篇囊肿切除
  • 2篇囊肿切除术
  • 2篇经皮穴位电刺...
  • 2篇绝经
  • 2篇复合全麻

机构

  • 6篇陕西中医药大...
  • 4篇陕西中医药大...

作者

  • 10篇邰迎春
  • 2篇郭颖强
  • 2篇吴维
  • 2篇侯秀环
  • 2篇杨宗林
  • 2篇张玉勤
  • 2篇郑荣芝
  • 1篇崔晓萍
  • 1篇杨鉴冰
  • 1篇王乾
  • 1篇王玉琴
  • 1篇杨芳娥
  • 1篇徐军建

传媒

  • 3篇陕西中医学院...
  • 2篇陕西中医
  • 1篇吉林中医药
  • 1篇中医药学刊
  • 1篇辽宁中医药大...
  • 1篇长春中医药大...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1
  • 2篇2009
  • 1篇2004
  • 2篇2003
  • 2篇2002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100例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减少复发,提高治愈率。方法:对我院门诊患者100例采用胎盘组织液肌注,金钢藤胶囊口服,并用我院自制中药妇炎肠疗液灌肠。结果:临床显效40例,有效5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6%。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满意,是目前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最好方法。
杨芳娥邰迎春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观察胎盘组织液
自拟肾衰散治疗慢性肾衰30例疗效分析
2002年
对肾衰散治疗慢性肾衰进行了临床观察研究 ,将 5 6例慢性肾衰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 30例 ,对照组 2 6例。结果表明 ,肾衰散治疗慢性肾衰总疗效优于对照组 (P <0 .0 5 ) ;症状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 (P <0 .0 1) ;对慢性肾衰患者血尿素氮的影响优于对照组 (P <0 .0 5 )。说明该方可明显改善慢性肾衰患者的恶心、呕吐、乏力、皮肤瘙痒症状 ,可降低血尿素氮水平。该方疗效可靠 ,未发现毒副作用 。
徐军建王乾邰迎春
关键词:疗效慢性肾衰
滋阴补肾更年方对去卵巢大鼠血清CT、ALP及骨形态学的影响
目的:通过观察滋阴补肾更年方对去卵巢大鼠血清CT、ALP及骨形态学的影响,探讨该方药对围绝经期骨质疏松症的改善及作用机理。   方法:将鼠龄60-80d的SD雌性大鼠(200±20g)随机分成6组,A:模型对照组B:空...
邰迎春
关键词:围绝经期综合征血清降钙素碱性磷酸酶骨形态学
文献传递
益母草注射液预防产后出血临床研究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益母草注射液在分娩中预防产后出血、促进子宫复旧的有效性。方法:按照随机分组对照原则,选取我院2009年10月-2010年1月60例孕产妇进行分组,A组:益母草注射液组20例;B组:益母草注射液+缩宫素组20例;C组:缩宫素组20例。观察产后各时段子宫底高度、子宫体硬度及阴道出血量。结果:产时和产后6 h A组缩宫效果不如B、C组,以后各时段比较无差异;产后各时段比较,产后12 h A组阴道出血量较B、C组少(P<0.05),其余时段阴道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益母草注射液有缓慢但持久的缩宫效果,与缩宫素合用效果更明显。
邰迎春
关键词:产后出血子宫收缩
妊娠晚期羊水过少13例临床分析
2003年
目的:加强妊娠晚期羊水过少的诊断和治疗,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方法:对我院1999-2001年2年间13例妊娠晚期羊水过少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论:B超的广泛应用,羊水过少的检出率有所增加,羊水过少易发生胎儿窘迫,是剖宫产手术指征之一,剖宫产能有效降低围产儿死亡率。
邰迎春
关键词:羊水过少围产儿死亡率
经皮穴位电刺激复合全麻在腹腔镜卵巢囊肿切除术中的临床研究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研究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复合全麻在腹腔镜卵巢囊肿切除术中对镇静药异丙酚和阿片类镇痛药瑞芬太尼用量、术后苏醒时间及对内源性阿片肽样介质β-内啡肽(β-EP)及细胞因子白介素-2(IL-2)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ASAⅠ-Ⅱ级择期行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切除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经皮穴位电刺激复合静脉全麻组(F组)和单纯静脉全麻组(Q组)。于入室(T1)、入室后30min(T2)、诱导后5min(T3)、缝皮(T4)各时间点测定静脉血中β-EP、IL-2的含量,术中常规监测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呼气末CO2分压(PetCO2)和脑电双频谱指数(BIS值),并根据BIS值变化调整异丙酚和瑞芬太尼注药速度,术后记录麻醉苏醒时间和统计麻醉中异丙酚、瑞芬太尼用量。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整个实验过程,其中F组比Q组术中平均所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均明显减少;检测指标β-EP和IL-2在两组中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F组中β-EP始终无显著变化,但Q组则明显降低,组间比较差异明显;IL-2水平在两组中均表现出下降趋势,但在Q组中更加显著,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术后两组均顺利苏醒,但F组平均时间短。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能够引起血浆β-EP和IL-2水平升高,有较强的镇痛镇静作用,当和静脉全麻配合应用时能够减少全麻药物用量,缩短术毕苏醒时间。
杨宗林张玉勤郭颖强邰迎春吴维郑荣芝
关键词:卵巢囊肿疗效比较研究
胎儿安冲剂治疗胎漏胎动不安50例被引量:21
2002年
目的 :观察补肾固冲类中药配伍活血化瘀类中药组方 ,对胎漏、胎动不安的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自拟胎儿安冲剂 (菟丝子、桑寄生、五灵脂、蒲黄等 )治疗胎漏、胎动不安 5 0例 ,并设黄体酮 2 0例为对照组 ,对两组的总疗效、单项症状的疗效及 BBT、P、阴道脱落细胞的变化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 :胎儿安冲剂组的总治愈率为 80 % ,有效率为 98% ,两组总有效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 P<0 .0 5 )。提示 :胎儿安冲剂保胎效果好、见效快、治愈时间短 ,对阴道出血、腹痛、腰酸治疗效果显著 ,并能稳定升高孕激素 ,为中医中药治疗胎漏、胎动不安 (西医为先兆流产 )
崔晓萍杨鉴冰邰迎春
关键词:胎漏胎动不安中医药疗法疗效
输卵管妊娠四项评分法的应用效果分析
2009年
目的分析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妊娠中应用四项评分法选择适应对象及监控病情的效果。方法输卵管妊娠患者按输卵管妊娠四项评分法进行评分,值≤8分的患者纳入保守治疗40例,采用中西医结合(甲氨喋呤+宫外孕Ⅱ号方)进行保守治疗并追踪治疗结果。结果40例中,评分值4—5分的患者15例,保守治疗均成功;四项评分值6-8分的患者25例,保守治疗成功17例;中转手术治疗8例。成功率80%。结论输卵管妊娠四项评分法在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输卵管妊娠中选择保守治疗的适应对象及监控病情,取得较满意的效果。
邰迎春侯秀环
关键词:输卵管妊娠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
经皮穴位电刺激复合全麻对腹腔镜卵巢囊肿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影响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研究经皮穴位电刺激(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Acupoint Stimulation,TEAS)复合全麻对腹腔镜卵巢囊肿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行腹腔镜卵巢囊肿切除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经皮穴位电刺激复合全麻组(Ⅰ组)和全凭静脉麻醉组(Ⅱ组),每组30例。Ⅰ组入室后于双侧内关和足三里贴电极刺激片并连接穴位电刺激仪,行穴位电刺30 min;Ⅱ组患者入室后,在和Ⅰ组相同部位贴电极刺激片,但不连接穴位电刺激仪,静置30 min。2组麻醉诱导、气管插管、麻醉维持相同。Ⅰ组持续电刺激至缝皮结束,Ⅱ组整个术程未行电刺激。观察并记录术后48 h内2组患者出现心律失常、肩部疼痛、恶心呕吐(PONV)的例数;记录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和排便时间。结果:Ⅰ组术后48 h内心律失常、肩部疼痛、恶心呕吐(PONV)发生率明显低于Ⅱ组(P〈0.01);Ⅰ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和排便时间明显早于Ⅱ组(P〈0.05,P〈0.01)。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可显著减少或缩短腹腔镜术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和持续时间。
郭颖强吴维杨宗林张玉勤邰迎春郑荣芝
关键词:经皮穴位电刺激全麻腹腔镜卵巢囊肿切除术
绝经后妇女取器术探讨
2003年
目的 :减轻绝经后妇女取器的痛苦 ,提高绝经后取器的成功率 ,减少取器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X光线或宫腔镜直视下取器。结果 :12例常规取器困难者均在X光线或宫腔镜下顺利取出。结论 :常规取器对于有节育器嵌顿异位取器者非常困难 ,常可发生节育器断丝残留 ,子宫损伤 ,甚至脏器损伤等危险 ,在X光线或宫腔镜直视下取器 ,节育器的位置明确 ,取器准确性高 ,减轻患者的痛苦 ,减少取器的并发症 。
侯秀环王玉琴邰迎春
关键词:绝经后妇女取器术IUD宫腔镜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