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邓雪娇

作品数:220 被引量:2,634H指数:33
供职机构: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医药卫生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20篇期刊文章
  • 89篇会议论文
  • 10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23篇环境科学与工...
  • 88篇天文地球
  • 6篇医药卫生
  • 4篇交通运输工程
  • 3篇机械工程
  • 2篇生物学
  • 2篇电子电信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建筑科学
  • 2篇农业科学
  • 2篇理学
  • 1篇水利工程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主题

  • 54篇气溶胶
  • 39篇污染
  • 35篇能见度
  • 30篇珠江三角
  • 30篇珠江三角洲
  • 25篇灰霾
  • 24篇气象
  • 18篇珠三角
  • 16篇气溶胶光学
  • 15篇光学厚度
  • 14篇PM2.5
  • 13篇数值模拟
  • 13篇气溶胶光学厚...
  • 12篇空气质量
  • 12篇PM
  • 11篇臭氧
  • 10篇相对湿度
  • 10篇光化学
  • 10篇CMAQ
  • 9篇污染过程

机构

  • 217篇中国气象局广...
  • 46篇中山大学
  • 20篇中国气象科学...
  • 18篇北京大学
  • 10篇广东省气象台
  • 9篇广州市气象局
  • 9篇南京信息工程...
  • 8篇中国气象局
  • 7篇暨南大学
  • 5篇香港科技大学
  • 5篇广东省气候中...
  • 4篇中国科学院
  • 3篇兰州大学
  • 3篇华南理工大学
  • 3篇香港理工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大...
  • 3篇广东省大气探...
  • 3篇广东省环境监...
  • 2篇南京大学
  • 2篇中国科学技术...

作者

  • 220篇邓雪娇
  • 105篇李菲
  • 96篇吴兑
  • 78篇谭浩波
  • 73篇邓涛
  • 44篇毕雪岩
  • 26篇麦博儒
  • 24篇邹宇
  • 20篇刘显通
  • 16篇范绍佳
  • 13篇蒋德海
  • 13篇李婷苑
  • 13篇黄健
  • 12篇黄浩辉
  • 9篇蒋承霖
  • 9篇叶燕翔
  • 9篇史月琴
  • 8篇廖国莲
  • 8篇游积平
  • 8篇毛伟康

传媒

  • 26篇热带气象学报
  • 23篇中国环境科学
  • 11篇广东气象
  • 8篇第30届中国...
  • 7篇应用气象学报
  • 6篇环境科学学报
  • 5篇环境科学
  • 5篇气象学报
  • 4篇大气科学
  • 4篇高原气象
  • 4篇第29届中国...
  • 4篇第33届中国...
  • 3篇中山大学学报...
  • 3篇气象科技
  • 3篇2007年中...
  • 3篇第32届中国...
  • 2篇环境科学与技...
  • 2篇环境科学与管...
  • 2篇环境科技
  • 2篇中国科学:地...

年份

  • 3篇2023
  • 1篇2021
  • 5篇2019
  • 9篇2018
  • 10篇2017
  • 14篇2016
  • 16篇2015
  • 16篇2014
  • 29篇2013
  • 22篇2012
  • 5篇2011
  • 15篇2010
  • 6篇2009
  • 7篇2008
  • 15篇2007
  • 14篇2006
  • 7篇2005
  • 2篇2004
  • 9篇2003
  • 4篇2002
2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珠三角空气质量暨光化学烟雾数值预报系统被引量:20
2013年
基于中尺度气象模式(MM5)、排放源模式(SMOKE)和大气化学模式(CMAQ),耦合本地排放源清单,建立了珠三角区域空气质量数值模式预报系统。该套模式系统对清洁、污染过程的一次、二次污染物都有较好的预报能力。冬季,能见度和PM_(2.5)的预报值和观测值的相关系数最高达0.76和0.78。O_3和NO_x的预报值和观测值的相关系数为0.64和0.61。随着预报时效的增加,预报效果没有明显降低。夏季,在2个典型光化学过程中,O_3的预报值和观测值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8和0.81,NO_x分别为0.57和0.64。在相关的边界层气象因子中,地表通风系数和能见度相关度最高,相关系数达0.71。混合层高度、地面风速、比湿和能见度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5、0.50、和-0.37。在灰霾过程中,PM_(2.5)占PM_(10)的质量浓度为78%。在气溶胶质量权重中,硫酸盐所占的比重最高,占PM_(2.5)权重达到33%,元素碳为18%,有机碳为14%,铵盐为5%,硝酸盐仅为1%。灰霾过程的二次气溶胶的质量权重比清洁过程的大。
邓涛吴兑邓雪娇冯业荣郑君瑜刘乙敏谭浩波李菲毕雪岩蒋德海
关键词:空气质量光化学烟雾灰霾CMAQ
岭南山地气溶胶物理化学特征研究被引量:35
2006年
对岭南山地收集的气溶胶样品的质量谱与水溶性离子成分谱的分析表明: 总气溶胶质量与诸离子浓度大体在华南大陆的清洁点均值与大中城市均值之间,其分布主要表现为明显的三峰分布,分别位于巨粒子段, 大粒子段与亚微米粒子段, 主峰值位于巨粒子段.K^+的分布最为特殊,仅仅在细粒子段位于0.065~1.1 μm处表现为一个明显的峰.气溶胶中均以SO4^2-为主要阴离子成分, Ca^2+为主要阳离子成分, 较之华南乡村清洁对照点, 除离子浓度成倍增加外,SO4^2-浓度占了阴离子含量的绝大部分.另外, NO3^-、NH4^+的含量比华南城市显著减少是其主要特点.在雨季无论是总浓度还是SO4^2-、Ca^2+、Mg^2+的浓度均比旱季时明显减少,与降水的清除过程有关.气溶胶中水溶性NH4^+、K^+、SO4^2-较多地存在于细粒态粒子中, 它们的质量中值直径在旱季比广州大,在雨季略小于广州的情况;而F^-、Ca^2+、Cl^-、Na^+较多地存在于粗粒态粒子中.相对于华南土壤而言,旱季的大瑶山和白云山气溶胶中Mg^2+、Ca^2+有明显富集,SO4^2-也有一定程度的富集,雨季仅仅白云山上Mg^2+有富集现象.通过离子中和情况的讨论,岭南山地气溶胶应呈酸性, 对雨水酸化的缓冲能力较差,会加重该区的酸雨危害.
吴兑邓雪娇叶燕翔黄浩辉
关键词:气溶胶富集度
广州大气中异戊二烯的特征及其对臭氧生成的影响分析
在广州番禺大气成分站(GPACS)应用在线监测仪器对异戊二烯进行长达1年的观测,获得异戊二烯浓度变化特征及其对臭氧生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广州地区异戊二烯日均浓度为1.12 ppbv,由于受光照和温度影响较大,各月日均浓度...
邹宇邓雪娇李菲
关键词:异戊二烯臭氧生成
文献传递
中山市旱季霾特征及数值模拟分析被引量:6
2016年
利用观测数据、Hysplit后向轨迹模式以及WRF-CMAQ模式对中山市旱季霾特征进行模拟分析.中山市霾污染的天气形势以大陆高压型为主.当相对湿度在71%~90%时,气溶胶浓度和能见度的负相关性最显著,且当能见度减小到5 km以下时,PM2.5浓度的大幅减小才能使能见度略有好转.最有可能引起中山发生霾天气的两条污染带,一条是沿中山至湖南南部,另一条是沿中山到粤东地区.WRF-CMAQ模式能较好地模拟出2014年1月份中山PM2.5浓度、能见度的变化趋势以及广东省区域内灰霾的污染过程.在气溶胶质量权重及消光贡献中,硫酸盐的比重最高,在高相对湿度下,二次气溶胶的消光权重超过80%.通过中山PM2.5过程分析发现,在霾过程,无冷空气时PM2.5主要来自气溶胶反应、排放源和水平平流,贡献率分别为35%、15%和10%,有冷空气时水平平流的贡献最大,达37%;在清洁过程,无冷空气时气溶胶主要靠水平平流和干沉降清除,贡献率分别为-39%和-14%,有冷空气时清除以水平平流和垂直对流、扩散为主,贡献率分别为-29%和-25%,说明不同天气条件下霾的污染和清洁机制有着明显差别.
麦健华邓涛于玲玲邓雪娇王世强王楠李颖敏刘显通
关键词:后向轨迹
南岭大瑶山雾区锋面降水的雨水化学成分研究被引量:18
2005年
使用1999年1月和2001年2-3月在南岭山地采集的雨水样品资料,分析了南岭山地雨水的化学组分;对4次典型锋面过程伴随降水的雨水离子浓度及其可能的来源进行了分析;发现酸雨的频率达88%,酸雨的危害十分严重。南岭山地的浓雾伴随的降水,其雨水中的诸离子浓度远低于雾水中的值,因而,雾不但造成视程障碍,而且是高浓度污染的微粒,对人体健康十分有害。不同过程雨水的化学特征变化差异明显,在雨水中浓度最高的阴离子是SO42-,其次是Cl-;在阳离子中Ca2+、NH4+的浓度最高。雨水比雾水更酸,说明虽然雾水中的离子浓度较雨水高得多,但大量的离子成分中存在更多的缓冲物质,比如说NH4+和Ca2+。不同降水过程间雨水离子浓度的富集存在差异,总体而言南岭山地锋面降水的雨水化学成分主要受大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吴兑邓雪娇范绍佳叶燕翔毛伟康黄浩辉唐浩华
关键词:锋面降水浓雾雨水化学成分
广东地区对流层CO2碳柱浓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在SCIAMACHY温室气体卫星遥感资料的地基验证基础上,分析了广东省不同区域对流层CO2柱浓度水平及时空分布特征,为深入研究区域碳源汇分布,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提供基础理论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SCIAMACHY...
麦博儒刘显通邓雪娇李菲
关键词:温室效应二氧化碳卫星遥感
文献传递
广州地区春季污染雾的化学特征分析被引量:18
2008年
使用2005年2~3月在广州地区采集的雾水样品资料,分析了广州地区污染雾雾水的化学组分;对3次典型污染雾过程雾水的离子浓度及其可能的来源进行了分析。广州地区的污染雾雾水中的诸离子浓度远高于雨水中的值,因而,雾不但造成视程障碍,而且是高浓度污染的液态颗粒物,对人体健康十分有害。在雾水中浓度最高的阴离子是SO4=,其次是NO3-;在阳离子中Ca++、NH4+的浓度最高。雨水比雾水更酸,说明虽然雾水中的离子浓度较雨水高得多,但大量的离子成分中存在更多的缓冲物质,比如说NH4+和Ca++。雾水中的Ca++、SO4=、Mg++有明显的富集现象,广州地区的污染雾雾水主要受大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这期间广州地区出现严重污染雾与水汽充足和大量气溶胶污染粒子的存在直接有关。
吴兑李菲邓雪娇毕雪岩王新华黄晓莹
关键词:雾水化学成分
南海季风建立前后珠江三角洲的陆气热量交换与热力边界层结构特征被引量:8
2007年
根据动力与热力指标,2004和2005年南海季风建立前后可分成明显的4个阶段——季风建立前的雨期、非雨期;季风建立后的活跃期与非活跃期。对2004和2005年南海季风建立前后的广州番禺综合外场观测资料进行分析,得到了这4个阶段陆气热量交换与热力边界层的主要特征:净辐射与净短波辐射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净短波辐射与净长波辐射之比为3.49—4.81,净短波辐射是净辐射的主要贡献项,云量与降水是控制净短波辐射与净辐射的直接因素;季风活跃期间午间对流云系对太阳辐射衰减显著,造成了辐射各分量以及热通量的峰值区变窄,量值急剧变小;季风建立前后感热与潜热均是净辐射的主要消耗项,占净辐射的90%以上,潜热明显大于感热,2005年较2004年潜热的分配额有明显的增加,其原因可能与近地层的风速较大,总是维持向上的湿度梯度有关;季风建立前后除季风活跃期外边界层位温结构均具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午间混合层可发展至1070m,而季风活跃期间午间混合层发展受到对流云释放潜热的抑制,导致季风活跃期混合层消失的现象,分析还发现季风建立前后各阶段夜间残余混合层均不明显。分析表明引起陆气能量过程及边界层热力结构差异的关键因素之一是云系与降水,加强边界层过程与降水宏微观过程相互作用的研究是深入认识陆气过程与边界层结构特征的关键。
邓雪娇李春晖毕雪岩梁建茵吴兑张宏升杜金林黄健李菲廖国莲
关键词:感热潜热位温混合层逆温南海季风
珠三角空气质量数值预报系统的模拟结果分析被引量:1
2017年
通过对珠三角空气质量预报模式的模拟结果与观测资料进行对比,发现模式颗粒物预报的等级准确率存在季节差异,夏季等级预报较好,春季较差;灰霾等级预报准确率高,达到84%以上,秋季灰霾等级预报较好,春季较差;不易出现灰霾月份的灰霾天气过程和易出现灰霾月份清洁天气过程的预报准确率都较高,达到80%以上。
王开燕邓涛邓雪娇李海洋祁秀香
关键词:环境气象空气质量珠三角
广州地区PM2.5污染特征与外来源输送分析
李婷苑邓雪娇范绍佳
关键词:细粒子气象条件
共2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