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海波
- 作品数:29 被引量:59H指数:4
- 供职机构: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测定结果分析被引量:2
- 2003年
- 李文华林洪全邓海波李春华
- 关键词:椎动脉型颈椎病脑干听觉诱发电位预后
- 蛛网膜下腔出血并迟发性脑血管痉挛4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08年
- 邓海波刘一尔伍龙吕平李文华
-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痉挛
- 小脑出血42例临床分析
- 2000年
- 刘一尔李文华邓海波
- 关键词:小脑出血CTMRI
- 出血性脑梗死34例临床分析
- 2003年
- 目的 :探讨出血性脑梗死 (HI)的易患因素及临床特点。方法 :对经CT或MRI确诊的 34例HI患者进行易患因素及临床特点分析。结果 :HI发生率占同期脑梗死的 9.3% ,脑栓塞为其主要病因 ,其次为高血压及高血糖等 ,CT或MRI主要分为血肿型及非血肿型。脑梗死发病第 2周发生出血占 82 .4 % ,且出血后原有症状加重 ,预后不良。结论 :CT或MRI是诊断HI最可靠的手段 。
- 邓海波李文华
- 关键词:出血性脑梗死CTMRI易患因素
- 鞘内注射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脑病12例
- 2003年
- 邓海波李文华
- 关键词:鞘内注射系统性红斑狼疮脑病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甲氨喋呤
-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脑梗死的临床特点被引量:1
- 2003年
- 目的 :根据临床资料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脑梗死的临床特点。方法和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住院病人85 7例分成并发脑梗死组和无脑梗死组 ,对其资料进行比较 ,结果 :并发脑梗死组平均CK峰值、心尖部梗死、心源性休克、心律失常 ,均高于无脑梗死组 (P <0 .0 5 ) ,并发脑梗死组死亡率高于无脑梗死组 (P <0 .0 1)。结论
- 刘一尔邓海波李文华伍龙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脑梗死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患者血浆β-内啡肽水平变化被引量:2
- 2003年
- 目的 :研究 β -内啡肽 ( β -EP)对呼吸功能的影响及其与呼吸衰竭发生机制的关系。方法 :选择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 63例 ,分为呼吸衰竭组 3 1例 ,非呼吸衰竭组 3 2例 ,分别监测 β -EP及动脉血气分析。结果 :呼吸衰竭组 β -EP值显著高于非呼吸衰竭组 (P <0 0 5 ) ,呼吸衰竭组血浆 β -EP值与PaO2 呈负相关 ,与PaCO2 呈正相关。结论 :β -EP是一种内源性呼吸抑制剂 ,影响呼吸功能 ,参与了呼吸衰竭的发生发展过程。
- 张九进陈显源吴维民邓海波黎祖高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血浆Β-内啡肽
- 脑梗塞急性期血浆皮质醇水平与预后的关系
- 2001年
- 伍龙刘一尔李文华邓海波
- 关键词:脑梗塞急性期血浆皮质醇预后
-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08年
- 邓海波
-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痉挛
- 双氢麦角碱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被引量:17
- 2003年
- 目的 :观察双氢麦角碱治疗椎 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方法 ;双氢麦角碱组 30例 ,男性 19例 ,女性 11例 ,年龄 (60 .0±s 2 .7)a ,给双氢麦角碱0 .6mg加入氯化钠注射液 5 0 0mL静脉滴注 ,qd ,共7d。丹参组 2 5例 ,男性 17例 ,女性 8例 ,年龄 (61± 3)a ,给丹参 2 0mL加入低分子右旋糖酐 5 0 0mL静脉滴注 ,qd ,共 7d。观察临床疗效和椎 基底动脉血流变化。结果 :双氢麦角碱组有效率 83% ,丹参组有效率 36% ,2组疗效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 <0 .0 1) ,双氢麦角碱组椎 基底动脉血流明显改善 ,与丹参组比较 ,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 (P <0 .0 1)。结论 :双氢麦角碱能迅速有效控制椎
- 刘一尔邓海波李文华伍龙
- 关键词:丹参椎底动脉供血不足药物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