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迟书玲

作品数:7 被引量:52H指数:5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血红蛋白
  • 3篇糖化
  • 3篇红蛋白
  • 2篇糖化血红蛋
  • 2篇糖化血红蛋白
  • 2篇羟苯磺酸钙
  • 2篇苯磺酸
  • 1篇蛋白检测
  • 1篇血红蛋白检测
  • 1篇血肌酐
  • 1篇血清白蛋白
  • 1篇氧化酶
  • 1篇抑素
  • 1篇散射测浊法和...
  • 1篇糖化白蛋白
  • 1篇糖化血红蛋白...
  • 1篇糖化血红蛋白...
  • 1篇糖尿
  • 1篇糖尿病
  • 1篇铁缺乏

机构

  • 7篇北京协和医院
  • 1篇空军总医院
  • 1篇北京医院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北京协和医学...

作者

  • 7篇迟书玲
  • 5篇邱玲
  • 5篇郝英英
  • 4篇齐志宏
  • 4篇国秀芝
  • 3篇赵芳
  • 3篇陈雨
  • 3篇佟大伟
  • 2篇张辉
  • 2篇程歆琦
  • 2篇侯立安
  • 2篇张麟
  • 2篇徐二木
  • 2篇吴洁
  • 1篇徐佳
  • 1篇杜娟
  • 1篇窦亚玲
  • 1篇张江涛
  • 1篇朱任媛
  • 1篇朱广瑾

传媒

  • 3篇中华检验医学...
  • 2篇基础医学与临...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协和医学杂志

年份

  • 1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羟苯磺酸钙对尿酸酶-过氧化物酶偶联法尿酸检测的干扰研究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探讨羟苯磺酸钙对市售7种尿酸酶-过氧化物酶偶联法尿酸( UA)检测系统的干扰及对临床的影响。方法配制含不同浓度羟苯磺酸钙的干扰样本,最终干扰样本中药物终浓度分别为0、2、4、8、16、32、64μg/ml。用7种尿酸酶-过氧化物酶偶联法检测系统以及1种尿酸酶-紫外法UA系统分别测定UA,计算与药物浓度为0时的百分偏差。监测了志愿者服药前后不同时间(实验前、0 h、1 h、2 h、3 h、4 h、6 h)血清中羟苯磺酸钙和UA浓度的变化。以LC-IDMS/MS法作为参考,比较了不同检测系统的干扰程度。采用HPLC法测定40份服药患者血清中羟苯磺酸钙浓度,选择其中10份血清,比较过氧化物酶偶联法和紫外法UA系统测定UA的偏差以评估临床状态影响。结果在体外添加实验中,当血清中羟苯磺酸钙浓度为16μg/ml时,7种尿酸酶-过氧化物酶偶联法UA测定值与药物浓度为0时的偏差在-6.3%--21.2%之间。志愿者服药后1 h,2 h,3 h,4 h,6 h血清UA采用过氧化物酶偶联法测定值与0 h相比偏差分别为-3.33%,-6.79%,-7.49%,-6.07%,-4.09%。志愿者服药0 h和2 h血清中UA采用7种过氧化物酶偶联法UA系统的检测值与LC-IDMS/MS法相比的平均偏差分别在-3.75%--6.89%和-14.0%--20.13%。结论羟苯磺酸钙对7种尿酸酶-过氧化物酶偶联法UA检测系统均产生明显负干扰,且不同检测系统受干扰程度有显著差异。临床患者服药期间,若采用酶法测定UA值可导致假性降低。(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5,38:600-604)
国秀芝张江涛侯立安吴洁禹松林方惠玲程歆琦夏良裕张麟齐志宏迟书玲佟大伟郝英英邱玲
关键词:尿酸羟苯磺酸钙尿酸氧化酶过氧化物酶比色法
羟苯磺酸钙致血肌酐检测结果假性偏低1例被引量:7
2014年
本院1例患者住院前后7个月内动态检测9次血肌酐,结果波动较大,最高和最低相差333μmol/L;血尿素检测结果较稳定,为持续高水平,最高和最低相差19.66 mmol/L,血肌酐和尿素水平变化不一致。为找出血肌酐检测结果波动较大的原因,按照EP15-A2评估不同检测系统的精密度,以及EP9-A2采用随机样本评价不同检测系统血肌酐测定的一致性,重复测定患者既往检测后保存的样本,报告如下。
齐志宏佟大伟倪雪峰郝英英朱任媛张辉毛镭篥迟书玲国秀芝杜娟崔巍
关键词:羟苯磺酸钙血肌酐
五种可溯源胱抑素C检测系统结果的一致性评价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比较4种颗粒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PETIA)与1种颗粒增强免疫散射比浊法(PENIA)胱抑素CCysC)检测系统结果的一致性。方法实验性能验证。选择2013年3月北京协和医院内科门诊患者的检测后剩余血清标本共40例用于方法学比对实验。参考CLSIEP15-A2及EP9-A2方案进行比对结果分析。在OlympusAU5400自动生化分析仪上分别应用上海景源、北京利德曼、北京九强和四川迈克生产的PETIA法CysC试剂(标为A、B、C、D)和两门子BNⅡ上的PENIA法CysC检测系统(标为E)测定40份比对血清,将4种PETIA法CysC检测系统A、B、C、D与PETIA法均值以及与PENIA法系统E结果进行相关分析,比较与PETIA法均值以及与PENIA法系统E的偏差和百分偏差。以1、2、3、4mg/L为医学决定水平,比较各检测系统在医学决定水平处的预期偏差。采用5种检测系统分别测定参考物质ERM-DA471/IFCC,计算各系统的偏倚和百分偏倚。结果系统A、B、c、D、E测定40份比对血清结果分别为1.29(0.89~2.43)、1.30(0.96~2.59)、1.22(0.90~2.44)、1.27(0.96~2.47)、1.14(0.82~2.05)mg/L。偏差图显示在CysC小于4mg/L时不同系统的差异较小。PETIA法A、B、C、D与其均值相关良好,与均值的平均偏差(百分偏差)在-0.017~0.031mg/L(-3.1%~2.1%)之间,均小于来源于生物学变异的允许偏倚(3.4%)。A、B、C、D与其均值在医学决定水平处的偏差在一0.176~0.178mg/L之间。系统A、B、C、D与PENIA法系统E测定结果相关良好,平均偏差(百分偏差)在0.278~0.326mg/L(12.6%~18.5%)之间,存医学决定水平处的偏差(百分偏差)在0.055~1.079mg/L(5.51%~26.98%)之间。PETIA法A、B、C、DCysC测定ERM-DA471/IFCC的偏倚在0.22~0.39mg/L(3.9%~7.O%)之间,超出参考物质靶值允许范围,且均大于来源于
国秀芝吴洁侯立安高学慧叶阿里齐志宏佟大伟迟书玲邱玲
关键词:胱抑素C散射测浊法和比浊法免疫测定可重复性
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在筛查女性铁缺乏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CHr)在筛查女性铁缺乏中的应用。方法选取体检中心506例女性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铁缺乏组(无贫血缺铁组与缺铁性贫血组112例)与对照组(394例)。检测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GB)、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分布宽度(RDW)、血清铁蛋白(SF)、血清铁(SI)及CHr等指标。结果铁缺乏组CHr为(27.2±3.0)pg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6±1.3)pg,(P<0.001)。ROC曲线证实诊断女性铁缺乏CHr的曲线下面积为0.841,明显高于RBC、HGB、HCT、MCV、MCH、MCHC和RDW等指标(P<0.05)。结论 CHr可以用于女性铁缺乏的筛查及早期诊断。
徐二木罗丹徐佳吴卫迟书玲邱玲
关键词:网织红细胞铁缺乏贫血
酶法测定糖化白蛋白的方法性能验证及其初步临床应用被引量:16
2013年
目的验证酶法检测血清糖化白蛋白(GA)性能,评价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属于验证性研究。参考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EPl7-P、EP6.A、EPl5-A、Efr7.P方案对该项目的定量检测下限(LoQ)、线性范围、精密度、干扰因素进行验证,采用制造商提供的主校准品及3份通过高压液相色谱法(HPLC)赋值的冻干血清验证GA%正确度。使用该方法在BECKMAN AU5400、ROCHEMODULAR P、HITACHl7180及BECKMANDXC600共4种不同品牌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检测从2012年3月份门诊患者剩余血清标本中分类随机抽样选取50份新鲜血清标本,并比对结果一致性。参考CLSIC28-A3方案,从2012年2至3月查体人群中整群随机抽样选取452名表观健康人血清,对参考区间进行验证,分析选取2012年10至12月在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门诊就诊的61例2型糖尿病(T,DM)患者经口服降糖药治疗30-45d,比较患者血清中GA%与糖化血红蛋白(HbAIS)的相关性。结果自动生化分析仪的LoQ为0.28g/L;线性范围为0.28~36.1g/L(R。=0.9997);重复性cy为0.6%~1.5%,实验室内再现性cy为1.3%~2.1%,均小于试剂盒声明不精密度;3种干扰物在试验浓度内(胆红素≤659 μmol/L、血红蛋白≤0.966g/L及乳糜≤1530FTu)的偏差分别为-3.80%,-4.03%及-1.34%;正确度验证显示测定值与HPLC赋值偏倚为-1.2%~1.53%;4个生化检测系统GA%结果与均值的回归方程分别为Y=1.0216X-0.0449(R2=0.9991)、Y=0.9963X+0.0423(R2=0.9990)、Y=0.9776X+0.075(R2=0.9995)、Y=1.0245X~0.0367(R。=0.9906),偏差分别为0.5%~3.3%、-2.4%~1.9%、-2.9%~-0.7%、-1.9%~5.O%;452名表观健康人血清GA%的95%置信区间为11。3%一15.6%;GA%与HbA。。呈显著相关(r=0.812,P〈0.01),回归方程为G
赵芳张芳邱玲程歆琦国秀芝陈雨齐志宏郝英英迟书玲
关键词:血清白蛋白参考值
变异血红蛋白对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的影响与分析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 探讨7种变异血红蛋白对两种糖化血红蛋白检测方法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2年2月至2013年4月北京协和医院门诊及住院患者中变异血红蛋白(D、S、Q、G、J和F)样本25份,对照样本40份,分别用两种检测糖化血红蛋白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方法进行检测.比较两组数据结果与血糖的相关性,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分析两种方法对两组样本检测的差异.结果 无变异血红蛋白对照组采用两种方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有较高一致性(6.68%±1.87%比6.64%±1.99%,P>0.05).对于变异血红蛋白样本组,离子交换HPLC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结果与亲和层析HPLC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57%±3.51%比4.95%±0.57%,P<0.05).离子交换HPLC法会受到变异血红蛋白的干扰;亲和层析HPLC方法不受这些变异血红蛋白的干扰,与血糖的相关性好.结论 常见的变异血红蛋白会干扰离子交换HPLC方法的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结果,使检测结果发生偏低或偏高;亲和层析HPLC方法不受变异血红蛋白的干扰,检测特异性强.
陈雨胡莹莹郝英英迟书玲赵芳张辉李薇窦亚玲
关键词:糖尿病糖化血红蛋白
保存温度和时间对糖化血红蛋白A1c样本稳定性的影响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4种保存温度下糖化血红蛋白A1c(HbA1c)样本稳定时间。方法收集20例HbA1c水平不同的受试者样本,每例样本充分混匀后分装成45管,随机抽取一管样品立即测定,其余样本分组保存在室温(22~25℃)、冷藏(2~8℃)、低温冷冻(≤-20℃)、超低温冷冻(≤-70℃)条件下,并于保存第1、2、3、7、15和20天,第1、2、3和6个月及1年测定。HbA1c检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观察4种保存条件下HbA1c平均水平随时间变化率,并采用不同统计方法和判别标准评价样本稳定性。结果按偏差小于6%判定,-70℃保存HbA1c可稳定1年;-20℃保存时,低浓度水平可稳定7 d,高浓度水平可稳定20 d,1年平均下降率为11.2%。室温及冷藏保存均可稳定3 d,至第7天HbA1c分别平均下降-9.1%和-7.1%。结论本研究为临床检验制定完善的HbA1c标本保存条件提供了依据,同时超低温冷冻保存更适用于开展HbA1c的大规模流行病学研究。
迟书玲邱玲郝英英张麟赵芳徐二木陈雨朱广瑾
关键词:糖化血红蛋白A1C稳定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