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铎

作品数:92 被引量:418H指数:10
供职机构:河南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项目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79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领域

  • 8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7篇中医
  • 17篇多发
  • 17篇多发性
  • 17篇多发性硬化
  • 17篇中医药
  • 15篇药疗
  • 15篇药疗法
  • 15篇医药疗法
  • 15篇中医药疗法
  • 9篇补肾
  • 7篇中西医
  • 7篇中药
  • 5篇通络
  • 5篇疗效
  • 4篇眩晕
  • 4篇血管
  • 4篇血管性痴呆
  • 4篇治疗血管性痴...
  • 4篇头晕
  • 4篇缺血

机构

  • 54篇河南中医药大...
  • 35篇河南中医学院...
  • 7篇河南中医学院
  • 6篇郑州人民医院
  • 2篇郑州市第七人...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济源职业技术...
  • 1篇河南中医学院...
  • 1篇漯河市中心医...
  • 1篇永城市人民医...

作者

  • 86篇赵铎
  • 19篇王丹
  • 9篇武继涛
  • 8篇王宝亮
  • 6篇张志军
  • 6篇郑绍周
  • 5篇郭会军
  • 5篇金杰
  • 4篇古春青
  • 4篇陈海燕
  • 3篇钱仁义
  • 3篇王燕
  • 3篇刘福贵
  • 2篇冯来会
  • 2篇崔名雯
  • 2篇许前磊
  • 2篇张振强
  • 2篇李倩
  • 2篇李鹏宇
  • 2篇李社芳

传媒

  • 14篇中医研究
  • 7篇光明中医
  • 4篇中国民间疗法
  • 4篇中医杂志
  • 4篇中医学报
  • 3篇新中医
  • 3篇辽宁中医杂志
  • 3篇中国实用神经...
  • 2篇中国中医药信...
  • 2篇时珍国医国药
  • 2篇医药论坛杂志
  • 2篇现代药物与临...
  • 2篇中外女性健康...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吉林中医药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山西中医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河南中医

年份

  • 2篇2025
  • 4篇2024
  • 5篇2023
  • 4篇2022
  • 3篇2021
  • 4篇2020
  • 12篇2019
  • 8篇2018
  • 1篇2017
  • 11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6
  • 6篇2005
  • 3篇2004
9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郑绍周治疗面神经炎经验被引量:2
2003年
1 治分三期,辨证选方 郑绍周教授认为面神经炎急性期、恢复期、后遗症期3期病因不同,病机有异,治疗亦应有所不同.
金杰陈海燕赵铎
关键词:面神经炎中医药疗法辨证论治
郑绍周教授论治老年人体位性低血压性头晕经验被引量:4
2018年
总结郑绍周教授从脾肾论治老年人体位性低血压性头晕临床经验。脾肾不足,气血亏虚是老年人体位性低血压的基本病因病机,同时兼夹"痰湿""血瘀"等多种病机致病。因此治疗本病应以益气健脾、补阳升阳、化痰活瘀为根本治法。郑绍周教授在临床中运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本病取得较好临床疗效。
王厚强赵铎王丹潘亚茹
关键词:体位性低血压眩晕中医药疗法
中药调控小胶质细胞极化平衡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24年
神经炎症是神经退行性疾病(NDs)的共同病理特征,而小胶质细胞(MG)是具有独特发育起源的脑内常驻巨噬细胞,是神经炎症的核心驱动因素,可通过不同极化状态参与NDs的发生、发展过程,且在调节神经发生、突触塑造和维持体内平衡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MG根据功能可分为M1促炎表型和M2抗炎表型,其中M1表型释放的炎症介质可导致神经变性和髓鞘损伤,而抑制炎症反应、促进组织修复则需要M2表型的激活。中药在多途径、多靶点及双向调节的优势下,可调控MG的极化平衡,且在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多发性硬化等NDs中具有双重作用。中药活性成分及其复方可通过调控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NOD样受体蛋白3(NLRP3)、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1(STAT1)、核转录因子-κB(NF-κB)等通路抑制MG的活化,促进M1型向M2型极化,减少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促炎因子的表达,增加IL-10、精氨酸酶-1(Arg-1)等抗炎因子的分泌,降低阿尔茨海默病中β-淀粉样蛋白沉积和Tau样蛋白表达、减轻帕金森病中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缓解多发性硬化的脱髓鞘、炎性细胞浸润及相关临床症状。中药双向调控MG M1/M2极化平衡是治疗NDs的潜在策略,而该文重点探讨中药单体及其复方调控MG极化平衡治疗NDs的作用靶点,旨在进一步研究和归纳现有的研究成果,从而为将来治疗NDs提供思路和依据。
赵浩林孙世标秦国燕丁艳怡赵铎
关键词:神经退行性疾病中药信号通路
郑绍周运用芳香开窍药物治疗癫痫经验
2020年
癫痫以髓海不充、元神失养、脾虚痰盛、脑络失灵为基本病机,且此类患者血压一般偏低,治疗该病应以温肾健脾、醒神开窍、益气祛痰为根本治法。郑绍周在临床中以"补肾化痰祛瘀"为治则辅以芳香开窍药,治疗癫痫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韩雨轩赵铎
关键词:癫痫芳香开窍
郑绍周教授运用全蝎、僵蚕药对经验被引量:8
2016年
郑绍周教授系第三、四批全国名老中医,第三、四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首届河南省中医药事业终身成就奖获得者,行医50余载,经验丰富,临床治病擅用虫药。通过整理郑教授运用全蝎、僵蚕对药辨治疑难杂病的病案,总结郑教授的用药经验,为疑难杂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王维峰赵铎王丹
关键词:全蝎僵蚕中医师
富马酸二甲酯治疗多发性硬化疗效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
2024年
目的 评价富马酸二甲酯(DMF)治疗多发性硬化(MS)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Web of Science、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网,收集DMF(试验组)对比其他药物或安慰剂(对照组)的随机对照试验。筛选、提取数据,评价文献质量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6篇文献,共计63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治疗后病灶发生变化的患者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MD=-0.65,95%CI(-1.27,-0.02),P=0.04];两组患者的复发率[RR=1.06,95%CI(0.52,2.17),P=0.88]、治疗后出现新发病灶患者比例[RR=1.05,95%CI(0.62,1.80),P=0.85]、治疗后临床扩展致残量表评分[MD=0.02,95%CI(-0.18,0.23),P=0.82]、不良事件发生率[RR=1.33,95%CI(0.97,1.84),P=0.08]、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RR=0.95,95%CI(0.48,1.90),P=0.89]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本研究所得复发率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不稳健,其他结果稳健。结论 DMF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MS患者的病灶进展,未增加不良事件及严重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但在降低复发率、控制残疾进展方面未有显著优势。
李凤云兰瑞赵铎刘福贵陈良辰
关键词:富马酸二甲酯多发性硬化复发率
健脑复智口服液治疗血管性痴呆30例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探讨健脑复智口服液对血管性痴呆(VD)的疗效及机理。方法:按标准选择45-80岁VD患者50例,随机分为受试组和对照组。受试组口服健脑复智口服液,对照组口服都可喜片。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2个月、3个月查MMSE积分、BBS积分、中医证候指标,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查经颅多普勒(TCD),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受试组与治疗组MMSE积分、BBS积分、中医证候指标、TCD等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健脑复智口服液对VD有较好疗效。
赵铎
关键词:痴呆健脑复智口服液
补肾解毒通络方对EAE大鼠CD4^+、CD8^+ T细胞和IL-17的影响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补肾解毒通络方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大鼠外周血CD4^+、CD8^+T细胞和脑组织内白细胞介素(IL)-17的影响。方法将60只雌性Wistar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正常)、模型对照组(EAE+生理盐水)、低剂量组(EAE+15 g·kg^(-1)·d^(-1))、中剂量组(EAE+30 g·kg^(-1)·d^(-1))及高剂量组(EAE+60 g·kg^(-1)·d^(-1))。模型建立后持续灌胃14 d。治疗结束后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大鼠外周血CD4^+、CD8^+T细胞水平,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阳性细胞计数检测各组大鼠侧脑室周围组织内IL-17水平。结果(1)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大鼠CD4^+、CD4^+/CD8^+明显偏高,CD8^+明显偏低(P<0.05);与模型对照组、低剂量组及中剂量组相比,高剂量组大鼠CD4^+、CD4^+/CD8^+明显偏低,CD8^+明显偏高(P<0.05);高剂量组与空白对照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大鼠IL-17阳性细胞数明显偏高(P<0.05);与模型对照组、低剂量组相比,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明显偏低(P<0.05);高剂量组与空白对照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解毒通络方60 g/kg剂量能更好地升高EAE大鼠外周血CD8^+T细胞同时降低CD4^+T细胞和IL-17阳性细胞数。
赵铎王丹崔名雯齐亚莉
关键词: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CD4+T细胞CD8+T细胞白细胞介素-17
眩晕宁片治疗后循环缺血55例临床观察
2011年
目的观察眩晕宁片治疗后循环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后循环缺血患者10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5例,对照组52例。治疗组给予眩晕宁片口服,对照组采用定眩胶囊口服治疗,90d后分别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3%,对照组为8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眩晕宁片治疗后循环缺血的疗效优于定眩胶囊,是治疗后循环缺血的理想药物。
赵铎李倩
关键词:眩晕宁片后循环缺血
郑绍周教授治疗失眠临证经验举隅被引量:1
2019年
失眠为常见疾病,现代医学在治疗上多给予镇静安眠药,但可能会带来过度睡眠、精神不振、药物依赖等不良反应,而中医中药在治疗失眠时,具有全面兼顾,辨证论治,不良反应轻,无依赖性等优点。文章总结郑绍周教授运用中医药治疗失眠的临证经验,郑绍周教授认为失眠的病因多以脏腑气血亏虚、情志失调为主,导致心神失养、心虚胆怯,或者上述致病因素同时参与,导致失眠,故在治疗上多侧重补益脏腑气血,同时重视兼证的治疗,强调整体观念及辨证论治。
范鹏赵铎
关键词:失眠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