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金康

作品数:13 被引量:97H指数:5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滑膜
  • 5篇类风湿
  • 5篇关节炎
  • 5篇风湿
  • 4篇细胞
  • 3篇风湿关节炎
  • 2篇性关节炎
  • 2篇异体
  • 2篇异体骨
  • 2篇软骨
  • 2篇生物学
  • 2篇肿瘤
  • 2篇外科
  • 2篇免疫
  • 2篇类风湿关节炎
  • 2篇类风湿性
  • 2篇类风湿性关节...
  • 2篇骨移植
  • 2篇关节
  • 2篇风湿性

机构

  • 11篇第四军医大学...
  • 2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空军军医大学...

作者

  • 13篇赵金康
  • 5篇朱平
  • 4篇王臻
  • 3篇贾俊峰
  • 3篇贾筠
  • 2篇杜晓川
  • 2篇黄耀添
  • 2篇王聪华
  • 2篇于会东
  • 2篇史战国
  • 2篇穆楠
  • 2篇张伟
  • 1篇李鸿明
  • 1篇刘继中
  • 1篇樊春梅
  • 1篇师建国
  • 1篇梁戈
  • 1篇殷琦
  • 1篇王全平
  • 1篇舒震

传媒

  • 2篇中华外科杂志
  • 2篇第四军医大学...
  • 2篇中华风湿病学...
  • 1篇生物技术通讯
  • 1篇中华小儿外科...
  • 1篇人民军医
  • 1篇中华创伤骨科...
  • 1篇中国医院用药...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2
  • 1篇1997
  • 1篇1996
  • 2篇1995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幼儿期骨纤维结构不良的生物学特点被引量:1
1996年
讨论骨纤维结构不良的病因及治疗方法。本文报道16例8岁以下幼儿期骨纤维结构不良,大部分为单灶性,发生于长骨骨干,研究其临床、X 线、组织学表现和组织培养及各种治疗方法。经6个月~12年(6.2年)随访,治愈13例,复发率70%。骨纤维结构不良病变组织增生活跃、复发率高,浸润性生长,具有真性肿瘤特征。同时还根据病变纤维组织增生和化生骨化等病理过程的差别,将该病分为静止型和进展型。幼儿期骨纤维结构不良更具增生活性,多为进展型,应积极处理。
赵金康王臻黄耀添梁戈雷伟晏培松马福成王剑波杜晓川
关键词:骨疾病组织细胞纤维结构不良生物学
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及椎管狭窄症25例手术方法的改进
1995年
李新奎李稔生王全平赵金康
关键词: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症外科手术
韧带样瘤临床行为及细胞生物学活性研究被引量:8
1995年
作者报告了17例四肢骨骼肌系统韧带样瘤。通过对临床行为、组织学观察、Ag-NORs统计分析、细胞核形态定量测量等技术,对比纤维肉瘤和软组织纤维瘤,结合临床随访结果,研究该肿瘤的细胞生物学活性及其与临床预后的关系。结果表明韧带样瘤细胞具有较高的增殖能力,细胞生物学活性接近纤维肉瘤,是一种低度恶性肿瘤。作者认为避免或减少该肿瘤复发是治愈本病的关键,初次广泛性局部切除对预后极为重要。
王臻黄耀添梁戈赵金康雷伟师建国朱锦宇
关键词:骨骼肿瘤韧带样瘤细胞生物学
肢体大块骨缺损的大段同种异体骨关节移植被引量:49
1997年
作者为35例四肢恶性肿瘤切除后的骨缺损患者进行了大段同种异体骨移植重建,其中男性23例,女性12例。股骨下端和胫骨上端占68.5%。骨肉瘤占40%。所有病例均经术前、术后化疗。植骨材料来源于该院综合骨库。作者强调充分的术前准备,仔细选择匹配移植骨段,手术中注意设计骨膜袖套和软组织袖套以利于骨愈合。本组病例随访5个月~10年,平均3年,其中无病存活者25例,死亡6例,带病存活4例。部分患者于术后2年、4年进行移植骨段活检及99mTeSPECT骨扫描,显示骨段大部完成爬行替代。本组10例出现18个合并症,占28.6%。骨接触端的紧密结合,坚强可靠的内固定或带锁髓内钉固定是有效减少骨不愈合的方法。作者认为,复合同种大段骨移植将成为今后发展的方向。
王臻梁戈殷琦胡蕴玉孙磊刘健杜晓川赵金康王哲
关键词:骨移植骨肿瘤骨缺损
miR-10b对滑膜成纤维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及分子机制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讨miR-10b对类风湿性关节滑膜成纤维细胞(RA-FLS)炎性因子分泌、增殖、侵袭和迁移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首先,分离原代培养FLS细胞并进行microarray,筛选RA和OA中差异表达的miRNA分子。然后,用real-time PCR对筛选得到的结果进行验证,进而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细胞转染等方法明确miR-10b在FLS细胞中下调的分子机制。最后,采用MTT比色法、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等检测miR-10b对其FLS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水平的影响。结果:与OA FLS相比,芯片筛选发现176条miRNA在RA-FLS中上调,204条下调;其中,miR-10b在RA-FLS细胞中受肿瘤坏死因子(TNF-α)等多种炎性因子以NF-κB依赖的方式进行调控;miR-10b的下游靶基因为TAK1和TLR4,通过对这两个靶基因的调控,miR-10b一方面可以促进TNF-α的分泌和NF-κB的活化入核,从而激发TNF-α→NF-κB→miR-10b→TNF-α/NF-κB环路;另一方面促进FLS表面TLR4的表达以及LPS对于FLS的刺激作用,激发LPS→NF-κB→miR-10b→TLR4环路。此外,miR-10b的下调可促进FLS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结论:miR-10b在RA-FLS细胞中显著下调,其通过参与信号环路的调节可影响FLS细胞的炎性细胞因子分泌及其增殖、侵袭和迁移。
褚楚穆楠顾锦涛黄同列舒震赵金康郑朝晖张伟薛晓畅
关键词:类风湿性关节炎MICRORNAMIR-10B成纤维样滑膜细胞
关节镜及组织病理学检查在类风湿关节炎早期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和意义的探讨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以关节滑膜病变为主的慢性全身自身免疫性疾病,致残率高,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增加,严重危害人民的身心健康。 迄今为止,对RA的病理生理过程还...
赵金康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关节镜滑膜切除术血管翳
文献传递
miR-10a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滑膜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及机制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以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滑膜细胞为研究对象,明确mi R-10a对滑膜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首先用q RT-PCR对筛选得到的异常表达mi RNA进行验证,进而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结合报告基因、Western印迹方法,明确mi R-10a的靶基因,最后采用Transwell、划痕实验考察mi R-10a对RA成纤维细胞样滑膜细胞(FLS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mi R-10a在RA患者滑膜组织及细胞中低表达;TAK1和BTRC是mi R-10a的靶基因;mi R-10a可促进IL-6、IL-8等炎症因子的表达;mi R-10a可促进FLS细胞的侵袭、迁移。结论:mi R-10a可通过调节NF-κB的活性影响RA FLS细胞的侵袭、迁移。
杨海穆楠顾锦涛张阔张旺倩张伟赵金康
关键词:类风湿性关节炎
100例I类切口围术期抗生素应用调查分析被引量:9
2010年
目的:调查我院心脏外科I类切口围手术期抗生素应用现状,探讨提高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的方法。方法:对2008年1~12月心脏外科100例I类切口手术围术期抗生素使用情况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所有病例围术期均使用了抗菌药物,初次给药时机选用不合理的56例,占56%;术后持续使用疗程不合理的79例,占79%;抗菌药物选择不合理的4例,占4%;院内感染病例8例,细菌培养送检2例,送检率25%;抗菌药物联用情况较好。结论:心脏外科围术期抗生素使用存在一定的不合理应用情况,主要抗菌药物运用指征过宽、术前用药时机选择不当、预防用药时间过长和细菌培养送检率低等,故应加强对围术期抗生素的使用标准的执行力度,强化管理,规范其使用。
郭颖华赵金康贾筠杨西超朱平
关键词:心脏外科抗生素围术期
两种类风湿关节炎滑膜侵蚀软骨联合免疫缺陷模型的建立及比较
2008年
目的比较背部皮下与肾包囊内2种不同移植方式所建立的类风湿关节炎(RA)滑膜侵蚀软骨联合免疫缺陷(SCID)模型的病理学及血清学改变,为采用人滑膜和软骨进行RA炎症及软骨损伤机制和治疗的体内研究提供实验系统。方法15只SCID小鼠随机分为皮下移植组、肾包囊移植组及空白对照组,无菌获取RA患者滑膜及人正常软骨,通过相应的移植方式共同植入各组SCID小鼠体内。分别于术后4、8周取移植组织,进行组织病理学分析;留取血清,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人类风湿因子(RF)水平。结果皮下移植组成活率及建模成功率较肾包囊组明显增高,两组滑膜中炎细胞浸润、滑膜增殖、软骨侵蚀评分及血清RF-IgM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肾包囊移植相比,背部皮下移植建立的SCID-HuRAg在炎症及骨侵蚀及血清学改变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操作简便,成功率高,是进行人RA滑膜对软骨侵蚀机制和治疗体内研究的理想动物模型。
贾俊峰朱平史战国王聪华吕婷婷赵金康贾筠肖李冰
关键词:关节炎类风湿滑膜软骨联合免疫缺陷
类风湿关节炎滑膜侵蚀软骨SCID鼠模型的建立及初步实验研究被引量:8
2006年
目的建立类风湿关节炎(RA)-SCID小鼠模型,观察滑膜对软骨的侵蚀情况,为探讨RA滑膜侵蚀软骨机制及治疗奠定基础。方法70只SCID小鼠,3~6周龄。无菌获得12例非关节炎患者正常关节软骨,修剪成约2 mm×2 mm×1 mm后备用。同时取10例RA患者(膝关节或髋关节)滑膜组织修剪成约3 mm×6 mm的小块(片),这些小块包裹软骨后共植入SCID鼠肾包囊处,4例骨关节炎(OA)患者滑膜及2例正常滑膜同样处理作对照。术后观察小鼠和移植物的一般情况,从第4周开始分批处死SCID小鼠并切除移植物,进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病理分析。结果大部分滑膜及软骨在SCID小鼠体内存活,4周开始滑膜黏附并侵蚀软骨,12周后RA滑膜明显破坏软骨,移植物细胞浸润、软骨破坏与RA病理类似,OA滑膜轻微破坏软骨,而正常滑膜几乎不破坏软骨。结论RA滑膜植入SCID可成活并能侵蚀软骨,RA-SCID小鼠可作为人源化滑膜侵蚀软骨模型,在探讨机制特别是软骨破坏及治疗方面可能有明显优势。
史战国朱平贾俊峰卢宁赵金康李鸿明王彦宏樊春梅肖李冰
关键词:滑膜软骨SCID鼠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