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瑞霞

作品数:5 被引量:55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天文地球
  • 1篇水利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长江
  • 3篇长江流域
  • 2篇再分析资料
  • 2篇水分
  • 2篇水分循环
  • 2篇年际
  • 2篇年际变化
  • 2篇流域
  • 2篇可用性
  • 2篇可用性分析
  • 2篇黄河流域
  • 2篇河流域
  • 1篇异常环流
  • 1篇水汽
  • 1篇年代际
  • 1篇年代际变化
  • 1篇气候
  • 1篇气候特征
  • 1篇夏季
  • 1篇夏季风

机构

  • 4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中国气象局

作者

  • 5篇赵瑞霞
  • 3篇吴国雄
  • 1篇张宏

传媒

  • 1篇地球物理学报
  • 1篇自然科学进展
  • 1篇气象学报

年份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黄河流域中上游水分收支以及再分析资料可用性分析被引量:16
2006年
首先以实测资料为准定量计算了黄河流域中上游水分收支各分量,包括降水、径流、蒸发、水汽辐合等,分析其季节循环、年际变化以及线性趋势变化.结果表明,多年平均该区域是水汽汇区,主要来自天气过程造成的瞬变波辐合,蒸发所占比例远大于径流和水汽辐合,对流域水分循环至关重要;各要素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很大,20世纪70年代后降水和蒸发的年际变化幅度明显减小;1958年以来,降水显著减少,天然径流和蒸发也有所减少,但不显著.然后同ECM WF及NCEP/NCAR再分析资料作进一步对比分析,以检验两套再分析资料对黄河流域中上游水分循环的描述能力,在论证了其适用性的同时,指出其局限性,从而为使用再分析资料进行该区域水分收支分析提供参照.
赵瑞霞吴国雄
夏季风期间长江流域的水汽输送状态及其年际变化被引量:7
2008年
本文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了长江流域夏季风期间的水汽收支和循环,着重研究了不同月份与水汽收支的年际变化显著相关的大尺度水汽输送和环流异常.流域范围的西南夏季风水汽输送以6、7月最为强烈,经向输送在5-8月造成流域水汽辐合,9月造成辐散;纬向输送在5-7月造成流域水汽辐散,8、9月造成辐合.研究表明,在不同月份,流域的南北边界处的水汽输送在流域水汽收支的年际变化中起着不同的作用.这种变化与大气环流的异常密切相关.在夏季风相对较弱月份(5、8、9月),流域水汽收支的年际变化极大地受到流域南边界南风水汽输入通道的影响,对应于水汽收入偏丰年,该3个月500 hPa高空在青藏高原东部都存在显著异常低压区,而且,8、9月在中南半岛及其以东洋面存在显著异常反气旋环流,与8月西太副高的向西向南异常伸展,以及9月副高的西伸较弱和南北范围较宽有关,这些异常环流均造成南边界的大量异常水汽输入.而在夏季风十分强盛的6、7月,流域北边界南风水汽输出极大增加,成为流域水汽收入年际变化的关键敏感通道,对应于水汽收入偏丰年,6月500 hPa高空主要受中纬度以黄海和东海为中心的异常低压系统和气旋性异常环流影响,与该区域副高偏南、偏弱有关,而7月则主要受中高纬以外兴安岭为中心的异常高压和反气旋性异常环流影响,应该是由于该区域大陆高压的频繁生成造成的,它们均造成流域北边界水汽输出的异常减少.
赵瑞霞吴国雄张宏
关键词:长江流域夏季风年际变化异常环流
中国长江、黄河流域水分收支与水分循环
长江、黄河流域是中国最大的两个流域,支撑着中国人口最密集地区的水分和能量资源。它们地处东亚季风区,水分收支和循环同时受热带、副热带以及高纬系统的影响,时空分布和变化具有十分复杂的特征。然而,在流域尺度上对两闭合流域水分收...
赵瑞霞
关键词:长江流域
长江流域水分收支以及再分析资料可用性分析被引量:41
2007年
首先利用实测资料定量计算了长江流域水分收支的各分量,包括降水、径流、蒸发、水汽辐合等,分析其季节循环、年际变化以及线性趋势变化。结果表明,多年平均该流域是水汽汇区,主要来自平均流输送造成的水汽辐合,而与天气过程密切相关的瞬变波则主要造成流域的水汽辐散。蒸发所占比例接近于径流,对流域水分循环十分重要。大部分要素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都很大,只有蒸发和大气含水量的年际变化较小。降水和平均流输送造成的水汽辐合一般在6月达到年内最大,12月达到年内最小,而径流和大气含水量则一般滞后1个月于7月达到年内最大,1月降为年内最小。1958—1983年,夏半年降水略微增加,冬半年略微减少,各月实测径流为弱的增长趋势,但均不显著,年平均蒸发亦无显著的趋势变化。然后将实测资料同ECMWF及NCEP/NCAR再分析资料作进一步对比分析,以检验两套再分析资料对长江流域水分循环的描述能力。在量值上,NCEP/NCAR再分析资料中的降水、蒸发、径流均比实测偏大很多,大气含水量及由平均流输送所造成的水汽辐合则偏小很多;ECMWF再分析资料中的降水量、径流量基本上与实测接近,蒸发量偏大,大气含水量及由平均流输送所造成的水汽辐合偏小,但比NCEP/NCAR再分析资料要接近实测。另外,该两套再分析资料均可以较好地描述长江流域水分收支的季节循环和年际变化,而且同样是ECMWF再分析资料与实测资料的一致性更好。但是两套再分析资料在1958—1983年均存在十分夸张的线性趋势变化,尤其是ECMWF再分析资料。
赵瑞霞吴国雄
关键词:长江流域再分析资料
中国长江、黄河流域的水分收支与水分循环
长江、黄河流域是中国最大的两个流域,支撑着中国人口最密集地区的水分和能量资源。它们地处东亚季风区,水分收支和循环同时受热带、副热带以及高纬系统的影响,时空分布和变化具有十分复杂的特征。然而,在流域尺度上对两闭合流域水分收...
赵瑞霞
关键词:气候特征年际变化年代际变化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