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涛
- 作品数:7 被引量:28H指数:4
- 供职机构:武汉工业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多孔球状氧化亚铜的制备及其对甲基橙的吸附性能研究
- 在明胶存在的条件下,用盐酸羟胺还原氧化铜,成功地制备了平均粒径为0.3~0.6μm 的氧化亚铜;通过 X 射线衍射仪,透射电子显微镜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自制的氧化亚铜为多孔球状颗粒, 且分散比较均匀;其对甲基...
- 赵涛杨明
- 关键词:氧化亚铜甲基橙
- 文献传递
- 多孔球状MnO2自组装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其吸附性能的研究被引量:5
- 2008年
- 以聚乙二醇(PEG1000)作为分散剂,由HMnO4和MnSO4的反应成功地制备了纳米MnO2,用X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对其进行表征,考察了吸附时间、茜素红的初始浓度、温度、吸附剂的投加量及pH对吸附作用的影响。结果显示,产物为粒径300~600nm的球状多孔颗粒MnO2,且分散均匀;制备的纳米MnO2对茜素红的吸附具有迅速、高效的特点,60min可以达到最大吸附,在优化条件下,MnO2吸附茜素红的脱色率可达87.5%以上,适合染料废水的处理。
- 刘薇杨明赵涛淮路枫
- 关键词:二氧化锰自组装茜素红
- 2,9-二甲基-4,7-二苯基-1,10-邻菲啰啉间接光度法测定抗坏血酸被引量:1
- 2007年
- 以2,9-二甲基4,7-二苯基-1,10-邻菲哆啉为显色剂,建立了一种新的间接光度法测定抗坏血酸。在乙醇和pH6.0的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中,基于抗坏血酸可以将Cu^2+还原成Cu^+,进而Cu^+与2,9-二甲基4,7-二苯基-1,10-邻菲哆啉生成稳定的桔红色络合物,在其最大吸收波长475nm处测其相对吸光度以测定抗坏血酸。该方法测定抗坏血酸的线性范围为17.6~176μg/25mL,回归方程为A=0.00384C+0.05426,相关系数为0.99957,摩尔吸光系数ε475=1.963×10^4L·mol^-1·cm^-1,最低检测限为9.73×10^-2μg·mL^-1,同时还测定了抗坏血酸与Cu^+及显色剂的反应比。
- 赵涛张敏
- 关键词:抗坏血酸间接光度法CU^+
- 纳米TiO_2的制备及其光催化降解茜素红的研究被引量:7
- 2007年
- 以钛酸丁酯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成功制备了纳米TiO2粉末,用X射线衍射(XRD)对其进行了表征,并对影响其制备过程的因素进行了研究,讨论了不同焙烧温度对其光催化降解茜素红的影响。XRD结果显示,产物为锐钛矿型TiO2,其粒径为30.3nm,锐钛矿型TiO2的光催化活性明显高于金红石型TiO2,锐钛矿型向金红石型转变的临界温度在600~700℃之间。当焙烧温度为500℃时,其光催化降解茜素红效率最高,可达93%以上。
- 赵涛张敏
- 关键词:溶胶-凝胶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茜素红
- 新生态MnO_2的制备以及处理茜素红染料的研究被引量:4
- 2008年
- 研究以聚乙二醇(1000)作为分散剂,用HMnO4和MnSO4反应成功地制备了纳米MnO2。并通过X衍射仪(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其进行表征;研究了吸附时间、茜素红的初始浓度、温度、吸附剂的投加量对吸附作用的影响。XRD结果显示,产物为MnO2;SEM结果表明,产物为粒径为50—200nm的球形多孔颗粒,且分散均匀;实验结果表明:MnO2对茜素红吸附具有迅速、高效的特点,吸附5min可以达到最大吸附量。在较优条件下,MnO2吸附茜素红的脱色率可达83.67%以上,适合染料废水的处理。
- 刘薇赵涛淮路枫
- 关键词:二氧化锰茜素红
- 单步溶胀聚合法制备单分散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被引量:7
- 2008年
- 用无皂乳液聚合法制得的微米级聚苯乙烯微球为种球,以N-甲基天门冬氨酸(NMA)为模板分子,通过单步溶胀聚合法在水相中制备了单分散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MIPMs)。研究了影响种球溶胀的因素,并对MIPMs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实验表明,单步溶胀聚合法能够制得粒径2~3μm、单分散性好的MIPMs,且具有较好的特异吸附性能。Scatchard分析表明,MIPMs在识别NMA过程中存在两类结合位点,计算得到高亲和力的结合位点的离解常数KD1和最大表观结合常数Bmax1分别为0.223 mmol/L和2.12μmol/g,低亲和力的结合位点的离解常数KD2和最大表观结合常数Bmax2分别为5.34 mmol/L和36.42μmol/g。
- 杨明淮路枫赵涛刘薇赵静国
- 关键词: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单分散性结合位点
- 多孔球状氧化亚铜的制备及其对甲基橙的吸附性能研究被引量:4
- 2007年
- 在明胶存在的条件下,用盐酸羟胺还原氧化铜,成功地制备了平均粒径为0.3~0.6μm的氧化亚铜;通过X射线衍射仪,透射电子显微镜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自制的氧化亚铜为多孔球状颗粒,且分散比较均匀;其对甲基橙的吸附过程受甲基橙初始浓度、温度、吸附剂用量和吸附时间等因素的影响。当温度为25℃、吸附40min时,自制多孔球状氧化亚铜对甲基橙的最高脱色率可达93%以上。红外谱图证实自制多孔球状氧化亚铜表面吸附了甲基橙。
- 赵涛杨明
- 关键词:氧化亚铜甲基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