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森
- 作品数:17 被引量:246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湖南省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湖南省“十一五”重大科技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花药培养对水稻温敏核不育系香125S不育性的遗传纯化效果初探被引量:2
- 2008年
- 在人工低温(23.5℃)和自然条件下研究了香125S DH(Double haploid)群体的育性变化、异交特性和重要农艺性状。结果表明,在23.5℃的人工低温条件下,DH群体各株系育性不一致,有11个DH株系(占36.7%)花粉不育度在99.5%以上,其中5个株系(占16.7%)花粉不育度达100%,自交结实率为0,是不育性稳定、不育临界温度低的DH系。各DH系的株高、穗长、有效穗、每穗总粒数和异交结实率与对照香125S差异不显著,DH系保持了原品种的优良农艺性状。花药培养技术是对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的不育性进行遗传纯化的有效方法。
- 冯双华蒋显斌赵森侯海军肖国樱
- 关键词:水稻温敏核不育系香125S花药培养育性遗传纯化
- 抽穗开花期耐高温的爪哇稻资源筛选被引量:17
- 2013年
- 通过人工气候室鉴定和分期播种试验,对来自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95份爪哇稻进行抽穗开花期耐高温特性评价。以综合结实率为指标,通过聚类分析将95份爪哇稻分为耐热能力不同的3类。综合考虑大田分期播种的结实率和人工气候室鉴定结果,筛选出耐高温品种IRAT109(IRRI编号38563)、260(IRRI编号14888)和L 4-34(IRRI编号13403),可用于水稻耐高温新品种的选育及耐热性遗传机制研究。
- 赵森于江辉周浩孟秋成肖国樱
- 关键词:爪哇稻抽穗开花期耐高温
- 荧光定量PCR检测淹涝胁迫下水稻Adh2基因的表达量变化被引量:24
- 2008年
- 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应用特异性引物,对淹涝胁迫下水稻叶片中低丰度表达的乙醇脱氢酶基因Adh2(Alcohol dehydrogene2)进行转录水平上的定量分析。实验得到一组基线平整、斜率大、指数区明显的S形荧光曲线。结果显示,在淹涝胁迫前期,Adh2基因表达持续增加,在水淹后8h表达量最大,随后下降。淹涝胁迫能诱导叶片中Adh2基因大量表达,且呈低-高-低的变化趋势。
- 赵森陈永华陈昊肖国樱
- 关键词:淹涝胁迫乙醇脱氢酶实时荧光PCR基因表达
- 水稻分蘖期耐淹能力评价及不同淹涝强度对重要农艺性状的影响被引量:11
- 2006年
- 对不同品种水稻分蘖期耐淹能力及不同淹涝强度对一些农艺性状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淹后叶片相对成活率和茎蘖耐淹能力评分可作为评价水稻分蘖期耐淹能力的指标,供试品种可划分为耐淹、中性、敏感3种类型;(2)随着淹涝强度的增加,淹后株高一般表现出“矮-高-矮”的变化,始穗期推迟时间为:敏感品种>中性品种>耐淹品种,产量性状受影响程度为:敏感品种>中性品种>耐淹品种。
- 陈永华柳俊赵森严钦泉肖国樱
- 关键词:水稻株高始穗期
- 分期播种对耐高温东北粳稻农艺性状的影响及耐热性评价被引量:12
- 2012年
- 用5份耐高温东北粳稻("东稻2号"、"东农03-33"、"东农415-1"、"合江195"和"吉粳3")为材料在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长沙水稻试验站进行分期播种试验(播种日期分别为2011年3月20日、3月30日、4月9日、4月19日、4月29日、5月9日、5月19日和5月29日),研究了分期播种对供试材料株高、主穗穗长、结实率、千粒重、单株穗数、每穗总粒数、单株产量等农艺性状的影响,并分析了自然温度与结实率的关系,评价了供试材料在抽穗扬花期的耐热性。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播种期推迟各品种播始历期逐渐变短,不同播种期间的单株穗数、每穗总粒数、单株产量变异幅度较大,而株高、主穗穗长、结实率、千粒重在不同播种期间的变异幅度较小。结实率与日最高温度和日平均温度均呈负相关,"合江195"结实率受温度影响最小,"东稻2号"、"东农03-33"、"东农415-1"的结实率与温度显著相关(P<0.05),"吉粳3"为极显著相关(P<0.01)。回归分析发现,在一定温度范围内,结实率与温度呈二次曲线关系,且日最高温度和日平均温度对结实率的影响具有一致性。抽穗扬花期遇到高温的各播种期处理材料,除"东农03-33"5月29日播种结实率为58.7%、"吉粳3"5月19日播种结实率为52.5%外,其他材料结实率均在64.9%~75.1%之间,表现出较强的耐热性。综合分期播种的田间农艺性状表现和各材料结实率与自然温度之间的关系,认为"东稻2号"和"合江195"适合作为早稻在湖南种植。
- 于江辉赵森周浩孟秋成蒋建雄肖国樱
- 关键词:粳稻早稻农艺性状高温热害抽穗开花期分期播种
- 抽穗开花期高温对东北粳稻花粉育性及结实率的影响被引量:6
- 2012年
- 以34份东北粳稻和对照耐热品种996、热敏感品种4628为材料,研究了抽穗开花期高温对其花粉育性和结实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花粉育性上,G 19、北04-20、东稻1号、龙粳5号下降较小,东农03-33、东农03-44、长白9号、龙粳21号、东稻2号、绥粳4号、长白10号、平粳8号下降较大;在结实率上,USSR 5、长白9号、长粒香、东稻2号、东农03-33、东农415-2、东农9213、合江195、吉粳3、千重浪2号、沈禾57号下降较小,08M8、G19、敦内稻、东稻1号、吉粳2、平粳8号下降较大;高温胁迫后结实率大于996的有东农03-33、USSR 5、吉粳3、东稻2号、东农415-1、合江195,其中单株产量合江195>东农415-1>东农03-33>USSR 5>996。并认为以绝对结实率作为水稻耐热性筛选指标较好。
- 于江辉赵森周浩孟秋成蒋建雄肖国樱
- 关键词:高温胁迫结实率花粉育性抽穗开花期粳稻
- mRNA差异显示技术在分离水稻抗性基因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07年
- mRNA差异显示技术从问世至今,在分离水稻抗性基因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通过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分析,能够进一步阐明水稻的抗性机理。对近年来mRNA差异显示法分离水稻抗性基因的研究做了总结,并从引物改进、PCR退火温度、dNTP浓度的改进、胶浓度的选择、标记方法的改进和差异片段验证方法的改进7个方面对mRNA差异显示技术的优化做了简单阐述。
- 陈昊赵森肖国樱
- 关键词:MRNA差异显示水稻抗性基因
- 高温胁迫对爪哇稻剑叶光合特性和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被引量:27
- 2013年
- 以耐热能力不同的两个爪哇稻Oryza stavia L. ssp.javanica品种IRAT109(耐热)和19 D(热敏感)为试验材料,对两种水稻在人工气候室进行日平均气温为33.5℃的高温处理,研究了高温胁迫对耐热能力不同的两个爪哇稻光合特性和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旨在揭示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耐热能力不同的爪哇稻品种对高温热害的生理代谢变化规律及响应机制。试验结果显示,高温胁迫引起爪哇稻气孔导度下降,胞间CO2浓度升高,叶绿素含量降低,最终导致净光合速率下降,并随着胁迫时间延长而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但耐热品种IRAT109与热敏感品种19 D相比仍能维持较高的光合作用。两种水稻中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在高温胁迫12 d后与自然温度下的植株相比差异显著。同时,高温胁迫造成两爪哇稻中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且随着高温胁迫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热稳定蛋白随高温胁迫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升高,脯氨酸含量随高温胁迫时间延长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耐热品种IRAT09在高温胁迫过程中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的下降幅度小于热敏感品种19 D,热稳定蛋白和脯氨酸含量的上升水平高于热敏感品种19 D。高温胁迫6 d后两爪哇稻中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热稳定蛋白含量与自然温度下植株相比差异显著,在高温胁迫第3、6和9天两爪哇稻中脯氨酸含量与自然温度下的植株相比差异显著。研究结果表明,耐热爪哇稻品种在高温胁迫下维持较高的光合特性和较高的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是其耐热的生理基础。
- 赵森于江辉肖国樱
- 关键词:爪哇稻剑叶光合特性渗透调节物质
- 高温胁迫对爪哇稻剑叶抗氧化酶及膜透性的影响被引量:3
- 2012年
- 为了探讨耐高温能力不同的爪哇稻品种在高温胁迫条件下生理指标响应的差异,设置自然温度和高温胁迫2个处理,研究不同温度对爪哇稻剑叶抗氧化酶类活性和膜通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爪哇稻剑叶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在耐热性不同的2个品种中具有不同的变化趋势,在耐热品种IRAT109中,SOD和POD活性在高温胁迫过程中一直升高,但在热敏感品种19 D中则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在高温处理过程中都表现为下降的趋势,热敏感品种19 D的下降幅度要大于耐热品种IRAT109。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性在高温胁迫下呈现出上升的变化趋势,且热敏感品种19 D的上升幅度大于耐热品种IRAT109。丙二醛(MDA)和叶片相对电导率在高温处理过程中一直处于增加状态,耐热品种IRAT109的增加幅度小于热敏感品种19 D。推测耐热品种IRAT109的耐高温原因可能是由于产生较少的活性氧,且具有较高的抗氧化酶活性来高效地清除活性氧。
- 赵森于江辉肖国樱
- 关键词:高温胁迫爪哇稻抗氧化酶膜透性
- 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转基因水稻外源基因拷贝数的研究被引量:60
- 2007年
- 转基因植物中外源基因拷贝数是影响目的基因表达水平和遗传稳定性的重要因素,因此外源基因拷贝数的检测成为转基因研究的关键.利用高通量、快速、灵敏的SYBR GreenⅠ荧光定量实时PCR法,检测了转大麦烟酰胺合成酶基因(NAS1)水稻中外源基因拷贝数.以蔗糖磷酸合成酶基因(SPS)作为水稻的内源参照基因,通过梯度稀释法,分别获得了NAS1和SPS基因的Ct值与起始模板数的相关性标准曲线,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76和0.99571,相关性高.通过目的基因NAS1和水稻内源参照基因SPS起始模板数的比较,获得了目的基因在转基因水稻中的拷贝数,在8株转基因株系中,1株为假阳性,1株拷贝数为1,3株拷贝数为2,其余3株拷贝数分别为3、4和7,而阴性对照拷贝数为0.这种方法快速、简便、准确,可以满足转基因育种工作中对后代优良株系的选择.
- 王育花赵森陈芬肖国樱
- 关键词:SYBR转基因水稻拷贝数